為了保護恐龍化石,古生物學家狀告特朗普政府!

在美國猶他州有一座國家紀念區,它就是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以其獨特的地質地貌和優美的自然環境聞名于世,但是在古生物學家眼裡,這片國家紀念區卻有着獨特的吸引力,那就是豐富的古生物化石資源。就在不久之前,古生物學家命名了在這裡新發現的甲龍類,同時還狀告了特朗普政府,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圖注: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圖檔來自網絡
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位于美國猶他州的南部,該紀念區面積廣闊,面積達到了188萬英畝,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國家紀念區。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内發現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特别是白垩紀的恐龍化石。就在不久之前,古生物學家又命名了一種在這裡發現的新恐龍,它就是釘頭龍。
圖注:恐龍化石挖掘現場,圖檔來自猶他州自然曆史博物館
釘頭龍的化石是斯科特·查理森(scott richardson)在2008年發現的,他是美國聯邦土地管理局的員工。古生物學家厄爾密斯(r. irmis.)上司的發掘團隊在2009年開始對化石的正式挖掘。
當化石被送到猶他州自然曆史博物館之後,博物館的志願者蘭迪·約翰遜(randy johnson)花了整整四年的時候将化石修理出來,投入其中的時間超過了一千小時!在約翰遜的努力下,化石的頭骨展示在研究者眼前,人們使用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對頭骨進行了掃描。
圖注:正在修理化石的蘭迪·約翰遜,圖檔來自美國國家地理
2018年7月19日,研究團隊在《peer j》上發表了一篇名為《a new southern laramidian ankylosaurid, akainacephalus johnsoni gen. et sp. nov., from the upper campanian kaiparowits formation of southern utah, usa》的論文,正式命名了釘頭龍(akainacephalus)。
釘頭龍的屬名來自希臘語的“ἄκαινα”(意為“釘子”)和“κεφαλή”(意為“腦袋”),因為它的腦袋上長有骨質的突起,就像釘子一樣。釘頭龍的模式種名為約翰遜釘頭龍(akainacephalus johnsoni),種名獻給蘭迪·約翰遜,以表彰他在化石修複過程中付出的努力。
釘頭龍的化石編号為umnh vp 20202,其儲存了45%的化石,完整度已經相當高了。根據化石可以确定釘頭龍是一種典型的甲龍類恐龍,體長在4-5米,體重約1噸。
圖注:釘頭龍化石發現的部分,圖檔來自論文
與其他甲龍類一樣,釘頭龍就像是一輛行走的“裝甲車”,它的身上長滿了厚厚的骨片和尖銳的骨刺,這些防禦結構能夠保護釘頭龍的身體。在釘頭龍的尾巴末端有由三個卵形實心骨錘組成的尾錘,這是釘頭龍攻擊敵人的武器。
圖注:博物館的從業人員正在安裝釘頭龍尾巴上的骨質棘刺,圖檔來自網絡
圖注:釘頭龍的頭骨,圖檔來自網絡
釘頭龍最獨特的地方從名字上就能夠看到,那就是頭骨結構。與其他甲龍類一樣,釘頭龍的腦袋也已經完全骨化的,不過腦袋上有比較獨特的地方,那就是在嘴巴上方和頭頂之間有許多骨質的突起,就好像是一個個微型的金字塔。除了腦袋上的獨特結構,釘頭龍嘴巴上方有一對左右對稱橫向生長的骨質突起,在鼻子上面也有類似的骨質突起,此外在眼睛上面也有脊狀的骨質突起存在。正是由于腦袋上存在着這麼多獨特的特征,古生物學家才确定釘頭龍是一種全新的恐龍。
圖注:釘頭龍的頭部複原,圖檔來自網絡
釘頭龍的化石發現于凱帕羅維茨組(kaiparowits formation),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7597萬年前的晚白垩世。晚白垩世的北美洲與今天大不相同,當時一片名為西部内陸海的淺海将北美洲一分為二,西面的叫做拉臘米亞大陸,東面的叫阿巴拉契亞大陸,釘頭龍生存的猶他州就在拉臘米亞大陸南部。
圖注:釘頭龍生活時的北美洲,圖檔來自網絡
圖注:釘頭龍生活時代的情景複原,圖檔來自網絡
晚白垩世的猶他州并不像現在這麼荒涼,寸草不生。當時的氣候溫暖潮濕,屬于典型的亞熱帶氣候,類似于今天的佛羅裡達。
盡管生活在北美洲南部,但是經過研究分析,古生物學家發現釘頭龍在血緣關系上更接近于亞洲的甲龍類,也就是說釘頭龍的祖先是從亞洲經過北方的陸橋遷移而來的,之後它們與北美洲的甲龍類共同生活。在北美洲的拉臘米亞大陸上,原來生活有祖先來自不同大陸的不同種群的甲龍類,這是之前古生物學家沒有想到的。
圖注:特朗普宣布縮減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的範圍,圖檔來自網絡
圖注:在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露出的恐龍化石,圖檔來自網絡
近幾十年來,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不斷有新的恐龍被發現,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就是2017年12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猶他州首府鹽湖城發表的演講中宣布将縮減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的面積,将土地的控制和使用權歸還給州政府和當地居民。特朗普說:“在我今天的行動之後,我們不僅将歸還你們對這片土地的發言權,同時恢複你們擷取及享有這片土地的權利,公共土地将再次為公衆所用。”
縮減之後的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面積隻有原來的45%,大量土地被“還給”了州政府和人民,這背後可能存在着利益上的調整,因為在猶他州的地下有620億噸的煤礦,對于礦業集團來說是無盡的财富。
發現釘頭龍化石的地點很幸運的被保留在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之内,但是許多古生物化石發掘地點卻在紀念區範圍之外,這引起了古脊椎動物協會強烈反對,古生物學家和當地的環保組織已經送出了訴訟,起訴特朗普政府這種短視的行為,目前案件還在審理之中。
ps:凱帕羅維茨組恐龍發現一覽:
凱帕羅維茨組代表了距今7600至7400萬年前晚白垩世北美大陸西南部的生物群落,在這裡發現的恐龍包括有:屬于植食性恐龍的格裡芬龍(gryposaurus)、副栉龍(parasaurolophus)、華麗角龍(kosmoceratops)、大鼻角龍(nasutoceratops)、猶他角龍(utahceratops);屬于肉食性恐龍的哈格裡芬龍(hagryphus)、近爪牙龍(paronychodon)、理查德伊斯特斯龍(richardoestesia)、塔羅斯龍(talos)、怪獵龍(teratophoneus)、傷齒龍(troodon)等等。
怪獵龍
華麗角龍
猶他角龍
參考資料:
jelle p. wiersma; randall b. irmis (2018). "a new southern laramidian ankylosaurid, akainacephalus johnsoni gen. et sp. nov., from the upper campanian kaiparowits formation of southern utah, usa". peerj. 6: e5016. doi:10.7717/peerj.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