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刀網絡 史亞芹】
2018年4月16日來自江蘇徐州的種植戶周緒對于葡萄粒上出現的黑斑是啥原因導緻很是疑惑,農管家的專家給出兩種判斷,一部分專家認為是葡萄黑痘病,一部分專家認為是綠盲蝽導緻的,快來一探究竟吧.......

葡萄粒上有黑斑
服務三農(甘肅省威武市)
防治黑痘病,用戊唑醇或者苯咪甲環唑或者苯甲丙環唑防治。
邢瑞芳(山東省青島平度市,擅長植保技術)
黑痘病,選用苯醚甲環唑或氟矽唑或戊唑醇防治,7天一次連噴兩次。
趙娟(山東壽光,擅長植保技術)
黑痘病 可以用苯咪甲環唑咪鮮胺或氟矽唑或戊唑醇或吡唑醚菌酯。
李超(河北省石家莊市,擅長植保技術)
疑似綠盲蝽危害導緻
毛維山(雲南省賓川縣,擅長植保技術)
綠盲蝽危害,用吡蟲啉,吡蚜蚨蟲胺,螺蟲乙酯,烯啶蟲胺,啶蟲脒,噻蟲,防治。
翟配建(山東省淄博市,擅長土壤管理)
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葉子,新捎葉柄,果實,借助風雨傳播,一般3到4月開始侵染,6月中旬,溫度升高,是高峰期,注意果園排水,通風,偏施氮肥,肥料不足,都會誘發病害,要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結合夏剪,及時綁蔓,去除副稍,控制果實負載,隔離病菌,增施有機肥,保證樹體營養藥劑防治,可以用氟矽唑,咪鮮胺,苯醚甲環唑,腐黴利防治。
郭欣華(山東省聊城市冠縣,農藝師,技術站站長)
葡萄黑痘病可以使用苯醚甲環唑、甲基硫菌靈、戊唑醇、氟矽唑·咪鮮胺、代森聯、嘧菌酯、代森錳鋅等防治。
1、黑痘病危害症狀
黑痘病主要為害葡萄的綠色幼嫩部分,如果實、果梗、葉片、葉柄、新梢和卷須等。
一、枝蔓。新梢病斑先為圓形褐色小斑點,以後擴大為長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紫紅至深褐色,内為灰褐色,中央凹陷開裂。病斑常數個連成一片,病梢常因病斑環切而枯死。卷須、葉柄、花軸、果梗和穗軸等處的症狀與新梢相似。粗枝蔓上的病斑成為較大的潰瘍,中部色淡、裂開。
圖檔為葡萄黑痘病枝蔓初期症狀。新梢病斑先為圓形褐色小斑點,以後擴大為長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紫紅至深褐色,内為灰褐色,中央凹陷開裂。病斑常數個連成一片,病梢常因病斑環切而枯死。卷須、葉柄、花軸、果梗和穗軸等處的症狀與新梢相似。粗枝蔓上的病斑成為較大的潰瘍,中部色淡、裂開。-----農管家app
二、葉片。葉片上的病斑先為針頭大小的黑褐色斑點,周圍有黃褐色暈圈;擴大後病斑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4mm,邊緣紫褐色至黑褐色,中央灰白色,幹燥時破裂穿孔。有時病斑在葉脈處成串發生,葉脈上病斑梭形,稍凹陷,葉脈被害後因停止生長而使幼葉皺縮、扭曲成畸形。
三、果實。幼果上産生紅褐至黑褐色小圓點,後期病部常龜裂,病粒多萎蔫變黑,幹枯脫落。長成後的果粒,病斑圓形,直徑3~8mm,邊緣紫褐至紫紅色,内為褐色,中央灰白色,稍凹陷,似鳥眼,表面硬化,有時龜裂。多個病斑可連成大斑,病斑僅限于果表,不深入果内,但果味酸,喪失食用價值。
2、綠盲蝽習性症狀
一、生活習性
綠盲蝽有趨嫩為害,生活隐蔽,爬行靈活,成蟲善于飛翔,晴天白天多隐匿于草叢内,早晨、夜晚和陰雨天爬至芽葉上為害活動,頻繁刺吸芽内的汁液,1頭若蟲一生可刺1000餘次。
二、為害症狀
以成蟲和若蟲通過刺吸式口器吮吸葡萄幼嫩器官的汁液,被害幼葉最初出現細小黑褐色壞死斑點,葉長大後形成無數孔洞,葉緣開裂,嚴重時葉片扭曲皺縮,芽葉伸展後,葉面呈現不規則的孔洞,葉緣殘缺破爛,花蕾被害産生小黑斑,刺吸果實汁液,幼果産生黑色斑點,随着果實的增大,果面的壞死斑葉變大,商品價值下降;新梢生長點被害呈黑色壞死斑,但一般生長點不會脫落。
綠盲蝽危害葡萄----農管家app
三、為害作物
棉花、桑、棗樹、葡萄、桃、麻類、豆類、玉米、馬鈴薯、瓜類、苜蓿、藥用植物、花卉、蒿類、十字花科蔬菜等。
以上是今日的案列分享,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歡迎留言讨論。
了解更多種植資訊,請點選下方下載下傳 農管家app ,分享您種植中遇見的疑難雜症,專家線上為您免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