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美國廣播公司2月28日報道,近日,美國一位生物學家正獵殺一種入侵的橫斑貓頭鷹,而他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當地瀕危的斑點貓頭鷹。
據報道,該舉已經獲得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服務局允許。據當地的《聖荷西信使報》報道,負責獵殺橫斑貓頭鷹的生物學家洛厄爾•迪勒,也是綠色鑽石資源有限公司的承包商。該公司主營木材生意,林場位于洪堡、德爾諾特以及三一縣。
據悉,橫斑貓頭鷹,也被稱為橫斑林鸮,是“欺淩”斑點貓頭鷹的罪魁禍首。該貓頭鷹原來栖息在美國東部,但後來侵入加利福利亞州,強占了斑點貓頭鷹的領地,然後栖息地向南蔓延、直逼舊金山。土生北方斑點貓頭鷹的生存再度面臨嚴重威脅,亟需保護。
2009年,為驅逐橫斑貓頭鷹,迪勒開辟了專門的林地進行對照試驗。4年之後,他發現沒有橫斑貓頭鷹的林地,北方斑點貓頭鷹數量不再下降。迪勒是以申請了獵殺許可。随後,發表在《野生動物管理學報》及《野生動物專著》的研究表明,一旦斑點貓頭鷹不需與橫斑貓頭鷹搶占“地盤”,其數量就會回升。因而,迪勒的保護試驗行之有效。
報道稱,該舉使很多動物保護人士感到不适。美國奧杜邦協會加州分會的鳥類保護主任安德烈•瓊斯說,“這是個兩難的處境,(因而)我們既不提倡也不反對獵殺行動。”她還表示,原始栖息地的破壞是導緻兩種貓頭鷹“互相傷害”的罪源。野生動物保護者的西北項目負責人肖恩•卡佩也認為,驅逐橫斑貓頭鷹僅是權益之計,長遠之策在于恢複栖息地。迪勒也表示,他并不享受獵殺動物的快感,隻想專注于保護斑點貓頭鷹。據他描述,在驅逐橫斑貓頭鷹兩星期之後,就有一對斑點貓頭鷹“重制江湖”。
報道稱,斑點貓頭鷹在1990年被列為瀕危物種。盡管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采取措施,保護斑點貓頭鷹的栖息森林,但在有些區域其數量仍以每年12%的速度銳減。(實習編譯:吳思靜稽核:牟延晨)
責編:吳思靜 牟延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