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放生緬甸蟒入侵美國,吞殺女嬰絞殺鳄魚,30萬條天災都滅不了緬甸蟒生殖力旺盛,可以不停地長大寵物入侵,反緻美國生态鍊崩塌汞含量嚴重超标,食之無望

放生緬甸蟒入侵美國,吞殺女嬰絞殺鳄魚,30萬條天災都滅不了緬甸蟒生殖力旺盛,可以不停地長大寵物入侵,反緻美國生态鍊崩塌汞含量嚴重超标,食之無望

撰稿:白小白,編輯:徐德文

美國是入侵物種的天堂,不光人類,其他很多生物,包括亞洲鯉魚、亞洲蛤、歐亞野豬、風滾草等等,一旦到了美國,似乎就獲得了絕對的自由,開啟了瘋吃、瘋長、瘋生的“狂瘋”模式,在極短時間之内就可以泛濫成災,完全令人難以置信。

人類就不說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歐洲窮人和受宗教迫害的人士開始大量逃往美國,很快就征服了當地原住民,迅速發展起來;歐亞野豬的入侵則是因吃肉和狩獵所需引進,不斷野化雜交最終導緻泛濫;風滾草則是藏在俄羅斯亞麻籽裡偷渡而入,很快就開始在美國封門堵路了。

而還有一個物種,卻是被不法商販當做寵物引進,誘騙人們購買,越養越大,長起來停都停不下來,最後吓得趕緊放生,終至泛濫成災,甚至發生了絞殺人類食用的慘劇。

放生緬甸蟒入侵美國,吞殺女嬰絞殺鳄魚,30萬條天災都滅不了緬甸蟒生殖力旺盛,可以不停地長大寵物入侵,反緻美國生态鍊崩塌汞含量嚴重超标,食之無望

這種動物就是緬甸蟒,世界上最巨型的蟒蛇之一。有些人可能覺得難以了解,什麼?緬甸蟒已經被列入了iucn紅色名錄的易危物種,在中國更是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怎麼在美國就泛濫了呢?難道跨個太平洋,命運就冰火兩重天了?

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嘴部扁平,體形粗胖,沒有毒性,身體呈棕褐色,頭部長有棕色箭頭狀花紋,背面滿布不規則棕色雲狀大斑。研究發現,緬甸蟒成年後仍會緩慢生長,一生都不會停止,身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182公斤,并且雌性比雄性更壯實。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記載,最大的一條緬甸蟒長達9.75米,相當于三層樓的高度。

身材粗犷的緬甸蟒是肉食性動物,捕食能力極強,而且胃口奇大。曾經有記錄顯示,短短三個月時間,一條5米左右的雌性巨蟒就捕食了一隻成年鹿與兩隻小鹿。

放生緬甸蟒入侵美國,吞殺女嬰絞殺鳄魚,30萬條天災都滅不了緬甸蟒生殖力旺盛,可以不停地長大寵物入侵,反緻美國生态鍊崩塌汞含量嚴重超标,食之無望

不僅如此,緬甸蟒還繁殖能力驚人。緬甸蟒的生育繁殖季在早春,雌雄蟒蛇春風一度之後,雌蛇會在三月或四月産下12–36枚甚至更多的卵。2019年,研究人員就曾在佛羅裡達國家自然保護區捕殺過一條大型緬甸蟒,解剖後發現它的腹中有73枚正在發育的卵。

緬甸蟒生下卵後,就會聰明地用身體把卵圈在一起,不斷扭動肌肉産生摩擦,讓卵的溫度保持在比周圍環境高幾度的狀态。但一旦幼蛇孵化出來,它們就馬上由“慈母”變成了陌路蛇,再也不聞不問了。好在幼蛇也很聰明,它們會呆在卵中,直到完成第一次蛻皮後才會外出覓食。

而如果沒有天敵克制,緬甸蟒就可以在栖息地裡肆意妄為,莺歌燕舞,怡然自得地頤養天年,雄性蟒蛇壽命可達15年左右,雌性則可以活到25歲以上。瘋吃、瘋長再加上瘋生,壽命還瘋長,為緬甸蟒在美國的泛濫埋下了巨大的伏筆。

放生緬甸蟒入侵美國,吞殺女嬰絞殺鳄魚,30萬條天災都滅不了緬甸蟒生殖力旺盛,可以不停地長大寵物入侵,反緻美國生态鍊崩塌汞含量嚴重超标,食之無望

緬甸蟒的原生地在亞洲,遍布整個南亞和東南亞,大部分居于熱帶雨林之中,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也可以看到它們的蛇影,偶爾也會出沒于樹木上。

緬甸蟒身材好,斑紋漂亮,容易飼養,尤其還有純白色的白化蟒,以及著名的黃金蟒,在寵物界大受歡迎。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異國寵物貿易量激增, 邁阿密快速成為緬甸蟒蛇的家園。1996年至2006年間,緬甸蟒蛇在寵物貿易中廣受歡迎,超過90,000條蛇進口到了美國。

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緬甸蟒的習性,而不法商販也避而不談,為了利益一味誘騙人們購買。緬甸蟒最大的特點就是生長迅速,食量大,如果食物充足,一年之内就可以長到3米長,4歲成型後依然會緩慢生長,不會停止。最為可怕的是,緬甸蟒非常聰明,熟谙飼養者的心理,知道自己隻要表現出饑餓的狀态,主人就會不斷喂食,因而經常裝出很餓的樣子,不斷求取食物,導緻快速生長,甚至變得極度肥胖。

而緬甸蟒是食肉動物,野外的主食是鳥類和哺乳類,食量驚人。作為寵物喂養後,随着它慢慢長大,甚至需要用整頭的豬或羊去飼喂,很多時候讓寵物飼養者大感難以承受,但又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于是就偷偷地将它放生。

放生緬甸蟒入侵美國,吞殺女嬰絞殺鳄魚,30萬條天災都滅不了緬甸蟒生殖力旺盛,可以不停地長大寵物入侵,反緻美國生态鍊崩塌汞含量嚴重超标,食之無望

還有就是緬甸蟒力量驚人,利用強勁的肌肉力量将獵物絞殺後食用,佛羅裡達州甚至發生過一條緬甸蟒狙殺短吻鳄的著名事件,導緻230條蟒蛇被捕殺。而緬甸蟒本性具有主動出擊的傾向,因而對飼養者也會構成威脅,2009年就有一條2.5米長的緬甸蟒從佛羅裡達州薩姆特縣的籠子中逃脫,溜進嬰兒床吞下了一名正在睡覺的2歲女孩,并且是絞殺後食用。在如此嚴峻的威脅面前,很多飼主也不得不将飼養的緬甸蟒放逐到野外。

更為嚴重的災難發生在1992年,重新整理美國飓風強度和破壞程度紀錄,并保持了13年之久的安德魯飓風重創南佛羅裡達州,大批緬甸蟒逃脫人類圈養基地,流竄到大沼澤地并快速繁殖建立種群。

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佛羅裡達州被緬甸蟒徹底攻陷,大沼澤地生态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緬甸蟒還開始從佛羅裡達州外遷,可能會侵占美國三分之一的内陸地帶。2012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在緬甸蟒出沒的地區,已經沒有狐狸和兔子的蹤影,浣熊數量下降99.3%,負鼠數量下降98.9%,白尾鹿數量下降94.1%,鳥類、土狼種群以及稀有物種佛羅裡達山獅可能也開始受到威脅。最令人吃驚的是,佛羅裡達山獅的數量大幅減少到如此之低,以至于不得不近親繁殖,進而造成一系列疾病與生殖問題。這也導緻了這一年美國頒布禁令,開始禁止緬甸蟒的進口。

放生緬甸蟒入侵美國,吞殺女嬰絞殺鳄魚,30萬條天災都滅不了緬甸蟒生殖力旺盛,可以不停地長大寵物入侵,反緻美國生态鍊崩塌汞含量嚴重超标,食之無望

很多人可能會問,緬甸蟒既然是因人類引進而成為入侵物種,人類難道就沒有辦法控制它們嗎?如此巨大的蟒蛇,多麼美味的蛋白質啊,美國的吃貨們到哪裡去了?

不是吃貨們不想吃,而是緬甸蟒太狡猾,吃貨們根本就無能為力。

佛羅裡達州緬甸蟒泛濫後,人們義不容辭地開始想辦法來消滅蟒蛇,還大自然健康的生态環境。政府發出了懸賞令,每捕獲一條緬甸蟒可以獲得50美金的獎勵,如果是一條孵卵的雌緬甸蟒,更可以獲得200美元的獎金。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蟒蛇獵人職業應運而生,不少當地人以此發家。一位名叫唐納·卡裡爾(donna kalil)的緬甸蟒職業女獵人帶領自己的團隊,近年來已累計抓捕500多條蟒蛇,将其安樂死以擷取蛇肉,卡裡爾說,一條4米長的蟒蛇,能割下大約4到5公斤的肉。

然而緬甸蟒力量驚人,加之很聰明善于躲藏,捕獵可以說非常困難,而且極為危險,經常導緻獵人受傷。

2013年,佛羅裡達州舉行了一場為期一個月的蟒蛇挑戰賽,提供了大量的激勵措施,一個月下來後,卻僅僅捕獲了68條緬甸蟒;2020年緬甸蟒獵殺大賽再次舉行,來自20個州的750多名獵人聞風而動,在一周内“大舉”捕獲了80條蟒蛇。

從2017年以來的3年裡,人們一共在大沼澤地裡捕獲了5000多條緬甸蟒,然而緬甸蟒在美國有多少呢?粗略的估計是超過30萬條。相較于巨蟒的繁殖速度,通過獵捕來遏制蟒蛇數量似乎根本就無濟于事。

放生緬甸蟒入侵美國,吞殺女嬰絞殺鳄魚,30萬條天災都滅不了緬甸蟒生殖力旺盛,可以不停地長大寵物入侵,反緻美國生态鍊崩塌汞含量嚴重超标,食之無望

2010年,人們曾經一度看到過希望,當時佛羅裡達州遭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長的寒潮,導緻90%的緬甸蟒被凍死。然而人們很快就發現,大自然的懲罰并沒有終止緬甸蟒的入侵步伐,反而幫助它們适應了寒冷的環境,很快就卷土重來,壯大了自己的族群。2018年《分子生态學》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表示,2010年幸存的蟒蛇很快就适應了環境,并向後代傳遞了耐寒基因。

而後來的一項研究,更是讓吃貨們也偃旗息鼓,難以下嘴了。由于緬甸蟒常年生活在沼澤地,研究發現其體内有毒金屬含量極高,在捕獲的蟒蛇之中,汞含量達到了人類安全劑量的100多倍,是以根本就不能食用。

沒有天敵,獵捕無望,天災滅不了,想吃又有毒,美國人民已陷入巨大的煩惱之中,難道真的就隻能任由緬甸蟒肆虐,成為最危險的入侵物種?

是以人類真的要深思了,你放一條生,殺死的可能是千萬蒼生,甚至是一個、兩個乃至很多個物種的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