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得起,我們才能渡過難關"——中非媒體抗疫合作雲論壇舉行"群像"

作者:海峽網絡
"看得起,我們才能渡過難關"——中非媒體抗疫合作雲論壇舉行"群像"

看得心、幫扶共難"中非媒體抗疫合作雲論壇主會場。中國網記者董甯攝影

6月3日,由中國外事局、中國外事局教育教育訓練中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主辦的"看得互助,共危難時期"中非媒體抗疫合作雲論壇成功舉辦。來自中國、喀麥隆、埃塞俄比亞、加納、肯亞、賴比瑞亞、莫三鼻克、奈及利亞、烏幹達的12位新聞官員雲集雲端,圍繞"加強中非國際傳播合作,聚集全球積極抗疫媒體能量"主題,分享經驗和智慧。與會者普遍認為,疫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未來中非媒體合作将更加緊密,中非友誼将繼續蓬勃發展。

中國外事局副局長方正輝在緻辭中指出,有效防控重大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要國際社會密切溝通、加強協作、資訊共享和聯合防控,對各國國際傳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說,作為媒體人,我們需要明确自己在全球抗擊疫情中的使命和媒體責任,加強中非國際傳播合作:一是發揮好社會"瞭望塔"的作用,促進高效、高價值的資訊傳播;

加納國家衛生服務局媒體關系主管Naoma Abdul Kareem表示,新肺炎的爆發引發了一場全球健康危機,對非洲大陸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疫情期間,媒體應履行重要資訊釋出職責,幫助公衆普及公共衛生知識,監測跟蹤防控工作進展,糾正病毒相關錯誤資訊,積極搭建媒體合作抗擊病毒的平台。

喀麥隆新聞部媒體研究主管Com Sleso Iban表示,他以前在中國的經曆加深了他對中國媒體發展現狀和趨勢的了解和了解。他建議媒體積極擴大資訊共享的範圍和領域,利用國際交流平台和人文交流開展更加全面、廣泛的合作,為共同抗擊疫情、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人們相信,隻有國際社會團結起來,人類才能真正戰勝這一流行病。

《北京周刊》副主編李建國結合《中國和非洲》月刊中有關中非抗擊疫情的報道,描述了中國媒體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他認為,面對疫情,媒體應該在報道中更加突出人文價值觀和人文關懷,講述中非團結合作的故事,增強各國戰勝疫情的信心。

據《埃塞俄比亞先驅報》記者Asf Uku Borazziu報道,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采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展現了中國對自己人民、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健康的責任态度,值得借鑒。希望未來中非能夠保持長期的媒體夥伴關系,積極應對全球性問題,共同戰勝疫情。

疫情使我們更加意識到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肯亞國家廣播公司的數字經理Mejero Garad Ombe說。面對全人類的這一共同危機,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團結起來。結合他與中國媒體同行的經驗,他解釋了中非媒體合作的重要性。他建議,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更好地發揮中國和非洲主流媒體的作用,積極建構積極的交流互動關系,推動建構人類美好家園。

《中國日報》社論編輯李洋認為,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和非洲抗擊疫情的報道,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鬥争中缺乏真實性。面對這些批評,中非主流媒體應團結起來,抵制虛假言論和做法,做好基于客觀事實的新聞報道,堅持公道,為鞏固信心、挽救生命做更多有意義的工作。他建議非洲媒體建立中國網站,向中國人提供來自非洲國家的第一手資訊。

賴比瑞亞聯合民主變革黨(UUP)國家公共關系官員沃茲·薩米爾·弗雷門(Woz Samir Fremen)在一份聲明中說,在全球健康危機的背景下,我們正在經曆個别西方媒體針對非洲大陸的"國際陰謀",這些陰謀捏造和傳播恐慌,謠言和偏見,嚴重破壞了非洲國家抗擊這一流行病的努力。 但我們要感謝非洲國家的良好夥伴為促進疫情預防和控制方面的國際合作提供的有益援助。

莫三鼻克電台主播多雷斯·維克托·雅法(Dores Victor Jaffa)重點介紹了莫三鼻克在防治這一流行病方面的目前局勢以及國際社會對這一流行病的支援和援助。他說,各國應秉持科學态度,加強抗疫國際合作,共同戰勝疫情。

以新華社關于非洲疫情的報道為例,新華社國際新聞編輯部英文部副主任羅偉指出,中國與非洲國家的相似之處,如國際聲音不夠大,仍然被西方誤解甚至故意誤解;她表示希望媒體能夠加強傳播合作,發出共同的聲音,積極建設中非命運共同體。

奈及利亞《外交家報》主編拉斐爾·巴米裡·奧尼(Raphael Bamiri Oni)建議通過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給媒體帶來的挑戰,加強中非媒體之間的合作。他說,奈及利亞的大多數媒體都是私人擁有的,是以禁令将導緻工資下降,甚至有裁員的風險,這将影響公衆,及時有效地傳播資訊。對此,要大力推進媒體改革創新,積極建立媒體傳播聯絡小組,搭建中非媒體交流正常平台,深化中非媒體同行密切交流。

烏幹達願景集團執行主編Mukhori David重點介紹了新的冠狀動脈肺炎疫情給媒體内容的制作和傳播方式帶來的變化。他表示,疫情期間,網絡媒體飛速發展,新聞媒體從業者正在逐漸适應媒體發展的新趨勢,積極應對媒體轉型帶來的新挑戰。他通過在廣州播出烏幹達人參與中國疫情防控的新聞報道,積極呼籲中烏媒體攜手應對疫情,迎來美好明天。

中國網總編輯王曉晖在研讨會結束時指出,我們從資深媒體人的角度,結合自己的觀察和實際工作,更詳細地闡述了中非疫情新聞報道的現狀,探讨了中非媒體在抗擊疫情中應該發揮的作用, 并達成共識,中非應進一步密切溝通,加強合作,迎接疫情挑戰,建構中非命運共同體,展現中非媒體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未來,我們期待各媒體人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不同媒體自身中發揮積極作用,共同緻力于在國際傳播領域開展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

研讨會期間,與會者就"中部非洲抗疫報道經驗分享與交流"、"媒體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和責任"、"加強中非抗疫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個分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達成了廣泛共識。

雲論壇由新京周報、北京博盛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北京濰坊國際數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非洲客人都是中國外事局教育教育訓練中心對外援助教育訓練班的參與者。

"看得起,我們才能渡過難關"——中非媒體抗疫合作雲論壇舉行"群像"

外交部副局長方正輝緻辭。中國網記者董甯攝影

"看得起,我們才能渡過難關"——中非媒體抗疫合作雲論壇舉行"群像"

中國網主編王曉輝主持論壇。中國網記者董甯攝影

"看得起,我們才能渡過難關"——中非媒體抗疫合作雲論壇舉行"群像"
"看得起,我們才能渡過難關"——中非媒體抗疫合作雲論壇舉行"群像"

來自中非九個國家的12位新聞官雲密布,圍繞"加強中非國際傳播合作,聚集全球抗疫媒體正能量"這一主題,分享經驗,集思廣益。視訊截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