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實的宮本武藏比遊戲裡強萬倍,一生決鬥六十餘次,沒輸過

估計大多數朋友知道宮本武藏,都是在王者裡。真實的宮本武藏可比遊戲裡強太多,也難怪,宮本一直被削弱,最後成了超級兵。好了不多說,今天帶你認識一下真實的宮本吧!
真實的宮本武藏比遊戲裡強萬倍,一生決鬥六十餘次,沒輸過

日本是一個崇尚武力、崇尚刀劍的民族,在戰國末期是一個劍客輩出的時代。

宮本武藏是日本戰國末期與德川幕府前期的一位劍術家,他在日本的影響相當大,以緻有“真田的(幸村)槍、宮本的刀”的說法。他自稱:“餘自幼鑽研劍法,遍遊各地,遇各派劍客,比試六十餘次,不曾失利。”日本是一個崇尚武力、崇尚刀劍的民族,明王朝盡管與日本朝野都發生了摩擦,還是大量地向日本進口刀劍,從商業的角度上說,日本的刀劍相當于中國鴉片戰争前絲綢、茶葉,在對外貿易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當時有名的劍客有佐佐木小次郎、柳生宗嚴、丸目長惠、伊藤一刀齋、東鄉重位等。甚至連室町幕府的将軍足利義輝,也是有名的“劍豪将軍”。

真實的宮本武藏比遊戲裡強萬倍,一生決鬥六十餘次,沒輸過

宮本武藏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在1954年版本三船敏郎導演的《宮本武藏》電影中,很好的描繪這之前的一段經曆。

“隻有經曆過死亡的威脅後,頭腦才會清醒。擁有力量,不光為自己,還要為别人着想,人、神與萬物皆有同情心,凡人必須敬畏神。除了力量,不要忽視了正義和智慧,你以為自己是無敵的,隻有擁有智慧和高尚的品德,才稱得上是完整的人。人生就像一場戰鬥,沒有第二次機會,為死亡祈禱吧,外面的世界無窮無盡,要學會堅強!”

正因為他的這句話,令他茅塞頓開:21歲立志做一名修行武者。因而割舍與阿通之間的摯愛深情,但内心卻十年如一日牽系于她,後來他曆盡艱難困苦,足迹周遊各地。他曾與六十六位高手比武皆獲全勝,但他的聞名于世,卻是以與佐佐木小次郎決戰而一舉成名。

真實的宮本武藏比遊戲裡強萬倍,一生決鬥六十餘次,沒輸過

嚴流島之戰是宮本武藏最出名的一戰,發生于慶長17年(公元1612年),宮本武藏29歲的時候。

在這場流傳後世的決戰中,相傳武藏也是遲遲不露面,佐佐木小次郎從正午等到了太陽偏西,已經等得不耐煩了,武藏才坐着一艘小船出現在衆人的視線裡。 

武藏對付小次郎的武器和技法不是他慣用的“二刀流”,而是一根用船槳削成四尺二寸長的木刀。這是宮本武藏為了克制佐佐木小次郎手中長達三尺三寸的愛刀“物幹竿”(原名“備前長船長光”)而專門做的準備。而且為了增加殺傷力,宮本還惡毒地在刀頭釘了不少釘子。

真實的宮本武藏比遊戲裡強萬倍,一生決鬥六十餘次,沒輸過

最終,宮本武藏一擊就殺死了佐佐木小次郎。由此可見,宮本武藏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實用主義思想的劍術家。

因為事實上大多數的日本劍客在比武的時候都不會帶刀鞘的,帶刀鞘反而會礙手礙腳。而宮本武藏正是二刀流的創造者,是以覺得刀鞘是格外的重要。有人評價宮本武藏在這場戰鬥中過于的奸詐,勝之不武,但也有人表示非常贊賞宮本的政策,以拖延遲到來幹擾對手的心智,首先從心理上擊敗了敵人,也印證了兵家所謂的兵不厭詐。

宮本武藏并不滿足于劍道決鬥中的勝利,遂緻力于兵法研究,揣悟劍道的哲理。他曾說:“年過三十,回顧過去之曆程,兵法至高,前所未有,此因道之有為而不離天理乎?抑他流兵法有所未逮?……其後,朝夕鍛煉,以悟至深之理。如是,于我五十歲時,始得兵法之道。”

真實的宮本武藏比遊戲裡強萬倍,一生決鬥六十餘次,沒輸過

宮本武藏57歲時,即寬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縣)藩主細川越中守忠利邀請,在當地正式教導劍術。在以後的歲月裡,武藏寫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以及《五輪書》,合稱“兵法二天一流三兵書”。

二天一流中所謂“二天”就是指“二天曬日”之意,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即陰與陽,也就是象征對立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簡單地講就是統一左右兩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動作,由此達到戰勝對手的目的。由這對立的二極升華統一而發展這個事實,不但是劍術,甚至是“世界之理”,是以名為“兵法二天一流”。

在日本民間,更是有許多關于宮本武藏的傳說:

傳說由于宮本武藏經常找人決鬥,結下了不少仇家,在洗澡的時候曾多次被人偷襲。從此宮本便下定決心劍不離身不再洗澡,時刻保持警惕。

真實的宮本武藏比遊戲裡強萬倍,一生決鬥六十餘次,沒輸過

宮本武藏一生都在追求劍術的修行,以劍道通天人之道,是以他放棄了和阿通相見,他知道自己沒辦法過普通人的生活,是以他從不接觸女人。信手拈來皆妙著,他的書中更是包含不少人生智慧。

正像有人所說的,他是一個生命實踐者,一介苦其心志的修行武者,一位十七世紀的劍道家。雖出生在400年前,但他的的傳奇故事,卻深深影響後人,他是撼動時代的精英,感動無數位生命奮鬥的追随者。

(完)

更多精彩内容,歡迎關注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