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實習生 馮銳

【編者按】

18年前,紀錄片《鐵西區》橫空出世,不僅因為該片時長達九個小時,還因為未能在公開場合廣為放映,導緻坊間傳聞紛紛,成為那時候觀衆私底下傳閱交流的片子(dvd)。

《鐵西區》分三部,依次是《工廠》、《豔粉街》、《鐵路》。這部超長的紀錄片,對于觀衆是一個嚴肅的考驗。這在中國紀錄片曆史上,似乎也是絕無僅有的。在國内,其出産後不是被冷落,就是被誤解,似乎很少有人知道,在世界三大紀錄片電影節上——法國的馬塞和南特,日本的山形——它都獲得了第一名。

沈陽鐵西區是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它于日僞時期建立,1949年後又按計劃經濟管理制度和蘇聯模式重塑,成為國有企業的龐大群落。到新千年前後,大廠依次被拆,舊世界分崩離析。

今年,導演王兵将當年創作《鐵西區》紀錄片同期拍攝的照片,再度推向公衆——2017年參展第14屆卡塞爾文獻展的52幅攝影作品,亮相2021年11月3日在滬舉辦的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以此為契機,關于《鐵西區》的創作幕後故事、video與靜态圖檔攝影的創作了解,以及他本人對于生命的困惑,等等,王兵在2021年10月22日,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長達3個多小時的專訪,我們将分四個獨立篇章釋出,與讀者分享。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03:47

視訊加載中...

王兵導演談創作過程中的認知與困惑 視訊剪輯 實習生 郭志屹婷(03:47)

澎湃新聞:鐵西區的拍攝發生在90年代,到了今天在創作上又有什麼不同?

王兵:從我剛開始拍照片到今天,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沒有一刻會忘乎是以。别人以為這個電影怎麼樣,對我來說是很沉重的一件事情,不是那麼愉快的。不是說我生活不愉快,而是在精神世界是非常困惑。

如何在電影裡面建立一個精神性,或者說一種内心世界?塔可夫斯基電影跟安東尼奧尼電影很像,隻是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更沉重,他的心靈更壓抑。但是安東尼奧尼就更浪漫、内心更多想象,他也有他的情感困惑,但他們的困惑是不一樣的,兩個人表達的方式也截然不同。對我來說,我也一樣很困惑,一直在一個情感的困惑當中,不是說好像就是吃飽了喝足了,然後有很多錢會很高興,不是這樣子。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鐵西區》07-52 沈陽鐵西區豔粉街拆遷 2000年 王兵 攝影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鐵西區》10-52 沈陽鐵西區豔粉街小賣部老石和他的妻子 2000年 王兵 攝影

剛才你問我這麼多年,從《鐵西區》一直到今天,我也經曆了很多關于電影的變化。像我拍《方繡英》,她是我在南方湖州拍的,它的叙述語言和《鐵西區》完全變了。因為在《鐵西區》的時候,有一種很青春的東西在裡面——青春和浪漫的那種心理。當然困惑就是,我們怎麼通過電影去感受到人類的真正情感。到了現在,這種困惑消失了,另一種困惑出現了,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活着是為什麼,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主體,我們的意義在哪裡?就像我拍方繡英這麼一個老太太,她是我朋友的媽媽,得了老年病,到了不能吃飯的地步。我們看着她整個身體自我搗毀,親人在邊上死守,看着她即将離開我們,最終去世。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面臨這個時刻,不光是她,任何一個人都逃離不了這樣一個時刻。回到電影,其實我們也面臨藝術的平靜、個人的平靜、生命本身的平靜,面臨很多的問題,是以會一直處在一種困惑當中,然後來建構這種電影的可能性。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方繡英》截圖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澎湃新聞:那活着的意義在哪裡?

王兵:人的意義到底在哪?它是無意義的,她(方繡英)的生命也許就是無意義的,那麼誰會有意義?我也不知道,我會有意義嗎?我們看着一個一個這樣的人,就這樣消失了,是以如果你問我這部電影主題是什麼,我不知道,我也不想說,但是我内心很感動。她生命的最後時刻讓我迷戀,迷戀那種衰弱、那種絕望。我不知道她内心有什麼樣的恐懼、甚至是不是有恐懼,我不知道,但是同時也面臨那種尴尬、那種無助、那種無所謂,就是沒辦法解釋。

這種表達方式在過去的電影裡邊很少。我們過去的電影都是要表達某個意義,表達某一個人物,表達喜怒哀樂,但是在這一刻沒有。這個電影裡面沒有這個東西,唯一有的就是一個人如何離開這個世界。當我的攝影機每每對準她拍攝的時候,我總有種無名的憂傷、恐懼,或者說是一種(生命的)徘徊。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所謂電影裡面是不是真實,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我也不覺得什麼是真實,什麼是不真實,我們過去講藝術真實性的問題,我好像沒想過,我隻是覺得藝術更重要的是它的情感——我們感覺人的情感、感覺作品本身的情感,而不是說我們有什麼真理可談。我不是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真理,也可能有真理,但是對于這一刻,我覺得藝術更重要的是人類彼此之間内心的情感。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活着,我們的内心通過藝術來溝通,這是情感的一種溝通。

禅宗實際上也是講了這麼一個主觀性的問題,我覺得禅宗可能就是我們主體性的問題,我覺得藝術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應該是這個東西。《鐵西區》那個時候更外化,而且技術上更絢麗,比如拍攝的方式、鏡頭的排程方式變化都很大。那時候受到俄羅斯電影的影響,怎麼去排程設計、怎麼去建立這種空間感,實際上那不是随便想出來就能做的,它有之前電影的影響在裡面。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到了後期我的電影基本上都很簡化,拍攝方式變得很簡單,沒有那種看上去非常漂亮,非常美的東西,都很簡單平視,看上去讓人很親近。像《無名者》,就是一個老頭,他一個人生活在一個荒原的世界裡面,他的周邊完全就沒住人。在一個廢棄的村莊裡面,他沒有房子可住,他住兩個地洞裡,完全是兩個像動物一樣的兩個地洞。

我們人類是一個社會性的動物,當你一個人離開這種社會性而獨立存在,不再使用語言,也不再使用更多的物質,那麼在這種狀态下,你如何繼續生活?可能有人會說這個人生活很悲慘,實際上不是,反而有時候我們想一想,我們的物質是不是太多了?如果我放棄這個物質,我作為一個個體,存在于那種狀态下獨自生活會怎麼樣?這就帶來一種想象,一種思考。

比如我,當時也沒有條件進入到另一類很主體的集體性電影創作中,不是說沒有這個創作能力,而是我最初就是這樣去看待電影的,這形成了我的電影世界。最後讓我變成了一個個體的電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是天生就是這樣,而是機緣巧合。我相信如果說當時提供了另一種機會,我也許可能會拍那樣的電影(集體性電影)。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無名者》截圖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紀錄片導演王兵②:開始拍照片到今天,我内心從來都是困惑的

2021年10月22日,王兵在上海接受澎湃新聞的采訪。 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攝影

責任編輯:高劍平

校對:施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