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收集了160,000隻蒼蠅

作者:俯視世界

魏偉,原安順市疾病控制與疾病控制中心主任,研究物種多樣性和進化已有36年的曆史

他收集了160,000隻蒼蠅

人們認為蒼蠅很髒,但魏偉卻把它們看作"穿金甲的戰士"

他收集了160,000隻蒼蠅

這些蒼蠅是他的寶藏

他收集了160,000隻蒼蠅

雖然人們退休了,但蒼蠅研究将繼續進行

他收集了160,000隻蒼蠅

在大衆眼中,蒼蠅是細菌的代名詞,但在一個人的眼中,蒼蠅是很美的,在顯微鏡下,它們就像穿着金色盔甲的戰士一樣耀眼。這名男子是安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主任醫師,被稱為"蒼蠅專家",在過去的36年裡,他收集了16萬隻蒼蠅标本進行研究,以了解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及其進化。

以魏薇命名的工作室已經成立,蒼蠅研究将繼續進行。在省總工會近日組織的"基層工會活力"大型訪談活動中,記者有幸走進魏偉的演播室,看到了蒼蠅大家庭。

1、一歲多,他和蒼蠅結了36年

走進安順市一家以魏薇命名的創新工作室,主人公魏薇将向您展示他的蒼蠅标本。整個房間都裝滿了樟腦丸,每個人都走進房間,他讓同僚們打開窗戶。"你不能聞到它,這是為了防止标本被破壞,放一些樟腦丸。一隻蒼蠅用一個大釘子整齊地釘在盒子上,下面的标簽詳細說明了收藏家的時間,地點,海拔和姓名。

房間整齊地擺放着兩排鐵櫃,每排都有不同種類的蒼蠅的名字,如花蠅、送蒼蠅、食蠅者等。很難想象一個80平方米的房間,裡面有16萬隻蒼蠅标本。一張木桌、一台電腦、兩台顯微鏡,這些都是魏偉平時工作的"好夥伴"。

"顯微鏡下的蒼蠅很漂亮,就像穿着金色盔甲的戰士。談及為何采集蒼蠅,63歲的魏偉笑着回憶道:"1978年,他剛對蒼蠅産生興趣,畢業于貴陽醫學院,獲得臨床學位,在全市防疫站工作了兩年,感覺有點無聊,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本關于蒼蠅的書,就在桌子上有一隻蒼蠅,他抓着顯微鏡看了一眼,突然發現蒼蠅很美,你看到的越多就有了學習,後來才發現蒼蠅有很多特點,埋下了曆史的印記,于是開始研究蒼蠅。"

"當時,文學非常困難,中國關于蒼蠅的文學很少,我專門為此目的學習了英語,德語和俄語;經濟不是很富裕,每月50元,為了減少開支,我借錢抄襲家裡有的文獻。魏炜筆劃了一本英國文學作品。

16萬隻蒼蠅使魏偉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個采集蒼蠅标本的人,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蒼蠅标本之一。

2、被譽為"飛人",飛越女性和男性的眼睛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蒼蠅很髒,有時我感到惡心,但并非所有的蒼蠅都是肮髒的。但有一次,為了研究蜣螂的繁殖和習性,我在廁所裡呆了将近10天,是它們對我的熱愛。我的愛情特别幹淨,因為我的工作有時會把蒼蠅帶回家,有很多争吵,不管是什麼原因,最後我還是因為自己的愛情事業而堅持了下來。"魏偉的眼睛很堅定。

"蒼蠅在生态平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處理動物屍體。魏偉收集的每隻蒼蠅都像簡一樣,在櫃子裡放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包括正式的标本箱,還有一些月餅箱,"有16萬多隻蒼蠅标本,大箱300個标本,小150個标本。"魏偉自豪地介紹道。

我們在蒼蠅眼中隻有一個名字,但魏炜炜卻要分辨"夜蠅""腐爛的蒼蠅""牙蠅"等等,這些我們都沒有聽說過蒼蠅的種類,在他周圍的人眼裡,他是名副其實的"蒼蠅人",曾經有人戲弄他"蒼蠅飛過他的眼睛, 他認識男性和女性。

魏說,他在全球昆蟲研究領域也鮮為人知,曾受邀參加國際昆蟲學術交流,其中許多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89年,魏偉在貴州省安順市發現了他的第一個新蒼蠅物種,茫然的鼻涕蟲。并發表了第一篇研究論文《全蠅屬于雙翅蠅的兩個新品種》,由于過于興奮,該蠅的特征在論文中未畫一個月。

3、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雖然退休了,但蒼蠅研究還将繼續

近日,以魏偉命名的工作室正式成立。上市當天,安順市總工會因資金不足而無法參加國内外學術交流,立即提供了5000元的工作經費,并承諾"隻要将來有類似的學術交流,工會就要盡最大努力支援"。

1993年,魏偉獲得國家資助的科研經費5萬元,獲得貴州省首個國務院補貼。魏偉曾被授予"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衛生部先進職工等稱号,并曾在貴州大學、安順學院擔任博士生導師、客座教授等職務。退休前,他曾在貴州省安順市疾病控制中心擔任醫生。

"即使我退休了,研究也将繼續進行,我将收集更多的蒼蠅标本,現在我有近三個半的标本等着我研究,"他說。因為研究它們對于了解物種的進化和曆史程序,以及保護生态環境具有重要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