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作者:安卓中國

機哥「六号線吳彥祖」這稱呼可不是白叫的,我每天都出入六号線呢。

今天在六号線扶梯上,身後突然傳來好大一陣視訊外放的聲音。好家夥,降噪耳機都頂不住的程度。

類似的場景,相信大夥在車廂等公共場合,都碰到過。

在擁擠車廂中,還要忍受噪音的身心折磨,這種煩躁心情,懂的都懂。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事也湊巧,機哥剛逃離身後外放的女士,一刷手機,就看到抖音釋出最新公告。

抖音表示,抖音上線提醒功能。當你用手機外放抖音,而且聲音開得比較大的時候,會有大大的彈窗提醒,上面寫着:

「目前音量過大,可能影響他人,建議降低音量避免打擾。」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而且抖音官方瘋狂暗示,十一假期要來啦,這個功能趕緊用起來,希望大家合理使用手機。

很明顯,這次功能更新,不久之後就有使用場景啦。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不得不說,包括機哥在内,我們都受視訊外放的困擾太久了,是公共場合大聲外放那種。

無論你有沒有刷短視訊的習慣,總會有一些魔性背景音樂,被刻在 dna 裡。

比如:“哎喲我滴媽呀~”、尖銳的猴子笑聲等等。

先别調侃機哥怎麼能發語音,你再看看下面這幾句歌詞盤點,說不定你會唱出來。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就這樣,短視訊外放,使得部分原本好聽的歌曲,都因為擾民而變得索然無味。

有人專門做了梗圖,在公共場合聽到視訊外放聲,就像大喇叭怼着你的耳朵高強度輸出。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是以啊,抖音這次說要給外放音量彈出提示,機哥肯定舉雙手支援。

但是,機哥替網友們說個但是喽。

網友們對于這個功能,它最終可不可以起到理想中的效果,還是要打個問号。

因為,你永遠預計不了人類道德的下限在哪。。高贊評論說了,都已經在公共場合開外放的人,會在意這個提示嗎?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唉,一看大家就深受其害,被折磨出經驗來喽。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正因為對外放視訊快絕望了,有網友直接說,幹脆取消外放功能不行麼?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醒醒,當然是不太可能啦。作為短視訊 app,也沒權限關掉手機的外放功能。

但最起碼,抖音給了這麼個高音量提示,希望多多少少能起到作用吧。

至于大家覺得新功能沒辦法阻止外放現象,機哥也十分了解,畢竟前車之鑒擺在那。

從去年開始,北京、上海、廣州、天津、蘭州、長沙、武漢、昆明等地,都有出台過相關規定,在地鐵上,使用電子裝置時禁止外放聲音。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當時就有網友說,光是地鐵禁止外放不夠,高鐵也該一起安排。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沒有具體資料統計過,到底是高鐵上的視訊外放聲比較醉人,還是地鐵裡的外放現象更令人惱火。

但在公共車廂裡,因為視訊外放聲而産生過的激烈事件,實在數不勝數。

無論有沒有乘坐交通工具不能外放視訊的規定,沖突都在上演。

而且,伴随着外放視訊的,還有其他不文明行為。

在浙江溫州,有名女子不但占座、外放視訊,還在别人勸阻她的時候用髒話問候。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怎麼說呢,可能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表現吧。

每次有人因為外放視訊上新聞時,總會伴随着「放狠話」。

上面新聞的女子是罵勸阻者,說要「氣死你」。下面這外放視訊的男子語言暴力更新,直呼要「弄死你、立馬讓你死」。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雖然男子見到民警就秒慫,但在他口出狂言的時候多吓人呀,當時同車廂的乘客都有心理陰影了。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除了視訊外放乘客和無辜受害乘客之間的沖突,比較沒素質的人還會跟前來勸阻的乘務員起争執。

機哥見過最誇張的一次事情,是有個女子外放音樂之餘,在車廂裡罵了差不多 3 小時,還把乘務員打哭了。。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正因為類似案件太多,很多人對「無賴」行為絕望了。

是以,在抖音上線提醒功能之後,網友分析外放視訊人的心理,簡直要看哭。

關鍵在于,外放的人不是真的不知道音量過高,而是不在意。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面對「無賴」心态,受外放噪音影響的其他乘客,能怎麼辦呢?

機哥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前兩年演員葉璇勸阻高鐵外放的處理方法。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葉璇碰到的事情,跟上面幾樁差不多。都是有人在車廂外放視訊擾民,受到勸阻後依然嘴硬,甚至喧嘩辱罵。

外放的老伯還叫葉璇把事情發到網上評評理,于是葉璇發微網誌問大家。

後續是,老伯道歉,說沒想到真的會發上網。。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也有專門拍 vlog 的部落客,用另一種方法去面對外放噪音問題。

他嘗試着遞給外放的人一副耳機,希望他們用上,别再外放。

但結果是,基本沒人會用他的耳機,頂多是把聲音調小些。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部落客本人都懵了,他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不用?”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最令人寒心的是,他看到有小孩看視訊,外放很大聲,但旁邊家長卻沒有發揮教育作用,那小孩不就以為這種行為是正常的嗎?

部落客想上前去提醒,提醒之前,部落客先跟旁邊受影響的乘客聊了聊。

出乎意料,盡管旁邊乘客受到噪音影響,但他勸部落客不要去跟家長說了。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部落客問原因,旁邊乘客說得很無奈,也很真實:

「沒有意義,其實改變不了。」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機哥覺得,這位乘客說的話,才是大多數受影響乘客的真實寫照。

葉璇和 vlog 部落客能夠出面提醒外放視訊的人,并且受到大家關注,是因為他們都有幾百萬、上千萬的粉絲,本身就有影響力。

可普通乘客呢,碰到噪音影響,更多的反應是「不敢說話」。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說實話,本來很多人就社恐了,出門在外也怕惹事,不太敢跟外放視訊的人正面撕。

普通乘客最多隻能,默默錄下當時情景,然後發到網上抱怨一下。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拍完視訊後,該幹啥還是幹啥。。

最常見的解決辦法是,自己戴上耳機。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忍」就一個字,大家已經說膩了。

對于這種進退兩難膈應人的問題,禁止規則已經制定,短視訊 app 也在技術上做出了提示支援,該做的做得差不多。

接下來,我們隻好寄希望于,随着時間推移,人們素質逐漸提高,外放現象越來越少吧。

最後,假期臨近,要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家的盆友們,機哥給大家一個最實際的祝福:

十一假期來了,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喜歡外放的朋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