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寫孔劉,因為2019年10月份上了一部叫作《82年生的金智英》的電影,如今三個月過去了,這部電影都還屹立在豆瓣首頁。
國内有超過12萬人為這部電影打下了8.6的高分,并将它列入了婚前必看的片單之中。

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在南韓本土引起了強烈反響,它在上映前遭到了許多男性觀衆的抵制,甚至要求政府親自出手,封殺影片。
抵觸情緒如此之強,相關演員自然也不能幸免,影片的主演孔劉、鄭有美等人,都在影片上映前後遭到了輿論攻擊。
許多男性觀衆評論說對鄭有美感到失望,并且批評孔劉媚女權,他們聲稱這是一部小題大做的影片,完全颠倒黑白,誇大事實。
但對于這一切聲音,孔劉的回答卻是:接對作品了。
其實《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部女性作品,孔劉在裡頭的戲份比女一少很多,正處于事業巅峰期的他完全不必接這樣一部“毫無存在感”的作品,來膈應一部分觀衆,給自己找麻煩。
但孔劉不僅接了,還勇敢地站出來回應了争議,沒有逃避同性群體的質疑。
這樣的态度在《熔爐》過去了9年之後,又讓我們重新想起了那個滿懷責任心的演員孔劉,而且巧的是,《熔爐》正好也是孔劉和鄭有美領銜主演的。
《熔爐》在國内太火,它講了什麼故事我們都不用多說了,這部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直接推動了南韓“熔爐法”的發展,被譽為改變南韓國家的電影。
而孔劉,就是《熔爐》的第一波推動人之一。
當時孔劉正在服兵役,他在軍中看到了《熔爐》這本小說,然後就被觸動了,找來經紀人,開始籌劃買版權、拉投資,為影片奔走相告。
當然我們不能說在拍攝之前,孔劉就有了“讓《熔爐》改變國家”的大志,當時的他隻是被故事打動了,而另一方面他也正處于事業焦慮期。
在此之前,他曾因為《咖啡王子1号店》大火,成為了偶像劇圈的香饽饽,但這并不符合孔劉的預期。
他想做一個有質感的演員,演一些獨立藝術電影,至少不是隻做一個單薄的偶像,這時候《熔爐》的到來就是一個契機。
《熔爐》的火爆使得孔劉終于接到了一些有質感的角色,比如《嫌疑者》裡的池東哲,2016年《釜山行》、《男與女》、《密探》、《鬼怪》等多部作品的同時大爆發,更是使得他一夜躍升實力派頂流,火遍大半個亞洲。
我們知道了孔劉的演技與實力,但與此同時,卻淡忘了他的責任心,直到《82年生的金智英》出現,才發現孔劉又不經意間讓我們感動了一次。
其實回想以往的角色,孔劉接作品一向不在意番位與演員存在感。
比如《熔爐》,社會對故事本身的關注遠遠超過了演員;比如《釜山行》,孔劉在裡面的戲份很有限,而且角色也不絕對正向;再到如今的《82年生的金智英》,更是壓根就是一部女性電影。
但對此,孔劉并不在意,他在接受采訪時多次表示過,他接戲從不在乎自己的角色夠不夠高光,戲份夠不夠多,主要看那個劇本夠不夠完整。
如果故事夠完整,有價值和意義,他就覺得自己有義務參與,不論是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在意“主角”的人,如今站在了輿論的中心,身載熱度與光環,成為了我們千萬人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
《82年生的金智英》引起的社會反響告訴我們,女性主義的勝利不單單在女性意識的崛起,更在于男性對女性意識的崛起。
就像我們喜歡孔劉,也不是因為他作為大男主挑起了多少大片,而是因為他心甘情願地扮演一個小人物,去演一些好片。
我們贊賞和欽佩參演《82年生的金智英》的女演員們,為她們的勇敢喝彩;但我們也感謝孔劉這樣的男性,在個人影響力已經如此之大的情況下,還願意站出來做點什麼。
文/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