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鵬進化史:過去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作者:36氪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喬雪,36氪經授權釋出。

對于新造車是重要的衡量尺度,融資,推新款車,新的ota更新,每一步都能說明一家車企的生命活力,如果在快節奏推進下的一家新造車企業觀察周期拉伸到最近的1年,再去觀察變化,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小鵬汽車是其中一個顯著的樣本,2019年,包括小鵬的造車新勢力們普遍遭遇危機,車主們和外界的質疑聲普遍,2020年一切慢慢迎來轉機,再過一年後,小鵬立住了第一梯隊的位置,并把智能的優勢攥在手心。若了解這1年中小鵬的變化,會發現,曾經的懷疑如今都已經被時間消解。有人曾說,感覺小鵬一路走來都很順,何小鵬苦笑,“那是我們哭的時候你不在場。”

如果再把時間拉長,其實每一步現在呈現的表象,都是倒退幾年前曾經方向的指引,沒有人是預言家,也不存在絕對的優勢,隻是,一步步走,保住了自己的差異性和節奏感。

“不相信,難以相信”,是何小鵬在p7傳遞1周年的活動上說過的最多的詞。

夜幕漸漸降在成都太古裡的街頭,成都的年輕人開始包圍住這片熱土,7月27日的太古裡有些與衆不同,很遠處就能看到小鵬p7超閃熒光綠的鵬翼門蓄勢待發,一排排p7也營造出酷炫的氛圍。

小鵬進化史:過去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

左手邊就是嘻哈少年們玩滑闆的競技場,小鵬棱鏡般的立面牆反射出明晃晃的光影,就伫立在巷子的入口處,仿佛像一處訓示标,而右手邊則是開啟進入成都最網紅街頭的入口。

小鵬在成都大慈寺開出的全國第二家城市旗艦店,這裡不斷湧來懷揣好奇和探索的年輕人們,他們是最勇于接受新鮮事物和未來科技的一群人,而這大概是1年前何小鵬無法想象的畫面。

第一重的不相信來自于合作夥伴,創業初期,何小鵬告訴對方,他要做一款定位在30萬的運動型轎車。對方語重心長地說,小鵬,中國沒有一家車企在這個段位做成功過。

1年後,p7的6月的傳遞量是6565台,何小鵬驕傲又自持的表達道,可能再過一段時間p7月度銷量會超過奧迪a4在中國的月度銷量。

第二重難以置信來自于團隊。2017年,p7還是個未知數時,整個小鵬汽車團隊就在讨論,要開始着手做ngp的軟體和硬體。彼時,全球沒有任何一個車廠把軟體,攝像頭,gpu、cpu設計在一款車上,沒人知道怎麼做。

何小鵬回憶,“軟體團隊硬體團隊天天吵架,拉着我去,照樣吵,因為我也沒有做過。”結果是,2020年3月,ngp開啟首測,何小鵬拉上汽車行業的高管上高速體驗,ngp在高速無須接管的效果驚豔了一衆高管,也讓p7成為了第一個獲得i-vista中國智能汽車指數五星認證的、第一個nedc續航破700km的中國智能汽車。

第三重不敢置信來自于使用者,p7剛傳遞時,這樣的價格在那時的傳遞量有一定承壓,大家心裡都打鼓,不知道使用者接不接受,好不好賣。很快,這樣的擔心就打消了,小鵬p7成為最快單車型傳遞破萬的中國智能汽車。

也正是這份來自使用者的驚喜,把何小鵬再次推上了港交所的敲鑼台,小鵬汽車成為了第一個在美國和香港兩地雙重主要上市的智能電動車品牌。2020年8月,在紐交所敲鐘時,小鵬g3每月的銷量并不算多,p7也才剛剛實作規模傳遞。而僅過一年,p7的問世讓小鵬的銷量節節升高,已連續4個月實作傳遞量環比正增長,如今已經有7萬多鵬友相伴。

小鵬進化史:過去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尤其是今年4月啟動傳遞磷酸鐵锂版本車型後,小鵬的車型矩陣得到進一步豐富。下半年,小鵬還将有兩款重磅車型推出:小鵬g3全新改款g3i于7月正式釋出,預計第四季度啟動傳遞,全新第三款車型p5已于四月亮相。近日公布16-23萬預售價格區間,開啟大定預售。

直面使用者的車企,破除所有的懷疑的關鍵,是落實到紮實的使用者信任上,1年時間,小鵬已經初長成。

“拉風”,是顔如對小鵬的第一印象,在深圳出差的時候,街道上有一輛熒光綠的p7開過去,顔如曾隻記得一枚“x”形的車标,以為是什麼國外的跑車品牌,後來查了下才知道,原來這是國産的電動車新勢力。

小鵬進化史:過去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從無感,到認知,對使用者是一個過程,對小鵬,是不斷的嘗試。

第一步是不斷豐富車型,從g3到p7,和即将傳遞的p5和g3i,小鵬的體系越拓越寬,車型的變化在于錨定更多的潛在使用者,把車主的畫像再做延伸。

而在車型之外,讓更多人知道或者了解小鵬,還是因為小鵬的智能化能力。

早起上班時車主突然發現,車上多了一個自動駕駛的功能,能夠實作自動跟車、變道、超車,仿佛重新換了一輛新車;又或者,下班回家開進地庫後,小鵬已經更新了車輛可以自己識别設定的停車路線,并自主進行記憶泊車,這樣的打開方式,發生在大多數鵬友的日常用車體驗裡。

而看似輕巧的背後,是何小鵬很早就押注了“軟體重新定義汽車”,并堅定地開啟了全棧自研的技術路線。2017年,小鵬汽車開始研發 xpilot 3.0 ,着力打造一套适應中國本土化路況及駕駛習慣的自動駕駛産品。

小鵬進化史:過去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首先,是人力的投入,翻閱既往的财報發現,小鵬研發團隊的躍升是飛速的,從幾十,幾百,在2020年迅速達到千人規模,6000多名員工中,有39.8%的員工專注于研發,其中近四成員工緻力于自動駕駛和智慧作業系統。

研發費用的投入也在增加,2018年、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小鵬汽車研發開支分别為10.5億元、20.7億元、17.3億元及5.4億元。tech星球之前在 《“造車三傻”逐鹿港交所,不隻是錢的事》橫向對比過,“蔚小理”三家的研發程度,也才有了智能電動汽車圈如今“蔚硬鵬軟”的說法,xpilot3.0已經達到接近l3自動駕駛級别。

2021年q1财報中,小鵬的整車收入中首次确認了xpilot軟體收入,也是正是這項收入幫助小鵬汽車提升了毛利水準。2020年三季度小鵬的毛利率首次轉正(4.6%),增加了軟體收入後,2021年一季度毛利率已達11.2%,小鵬成為了中國本土唯一一家能靠自動輔助駕駛軟體單獨收費的汽車企業。市面上,另一家是靠軟體賺錢的車企是特斯拉。

小鵬汽車努力的另一面是在基礎設施的投資,他是首家推出終身免費充電服務的新造車企業,截至目前,小鵬超充實作了全國覆寫201個城市,1400個免費充電站點。也才有了從廣州到北京3000公裡的ngp硬核遠征的底氣。

一步步的變化,才構成了現在被使用者感覺的如今的小鵬。

何小鵬在廣州車展的時候,曾下過一個判斷,“2020、2021和2022年這3年都是新能源元年的第一個階段,更多的錢、更多的人、更多的研發和創新,是厚積薄發的階段。”

的确,之後我們看到了更多網際網路大廠、跨界企業争先湧進來,各家看起來都是要大幹一場的駕駛。有一個問題随即出現,在新能源決戰2023年的時候,小鵬還能有優勢嗎?

首先要明白,新能源要競争什麼?

借用投資人朱嘯虎的一句話,智能電動車,你是看中,智能,電動,還是車?

答案很明顯,智能化将是新造車更細分領域的未來方向,車企們都在建構系統和生态去征服使用者的心智。

打個比方,更像是蘋果使用者難以切換成安卓使用者,也是為何華為切入新能源這片市場,讓主機廠顫抖,不願用自己的肉身去接納華為的“靈魂”,堆料的新能源競争應該很快就會過去,對于智能化的戰争,将會是一場隻有戰争,沒有終局的争奪,在使用者端也會感受越來越強烈。

目前來看,小鵬有兩個點是比較有競争優勢的:在智能輔助駕駛,小鵬的先手優勢已經顯示出來了。當其他新勢力及後來者紛紛宣布加強自研投入,大多數自研能力還處于“期貨”階段時,小鵬汽車已先行一步,其自研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xpilot 3.0不僅已經量産落地,而且領先于行業水準。一季度已傳遞的p7中, 96%的使用者支援xpilot 2.5 或 xpilot 3.0。

而這個速度還在不斷加速,過去一年中,小鵬做了6次大的ota更新,平均每兩個月一次,這樣的速度讓同行也加速學習,何小鵬透露,某主打研發l4級别的自動駕駛公司團隊都買來p7研究。

還有一點是,這一年中,小鵬和使用者對話溝通的方式也在一步步改變。旗艦店就是一例證,無論是北京的三裡屯還是成都的太古裡,小鵬賦予每一家旗艦店不同的特色,有點城市限定的意思,每一年都會再增加新的産品和服務,這份用意很明顯,要在年輕人最喜歡的地界刷足存在感。

如果說,p7向年輕人徹底打開了智能出行世界的門,g3i更是改版成更炫酷的門面,用更喜歡的方式接觸年輕人,p5則舉切入“百變智能空間”的場景,開啟了對智能座艙與人車互動新玩法的探索。

小鵬進化史:過去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初期的小鵬更像是創始人的秉性,理工直男,埋頭搞技術,而這一階段的小鵬則用年輕人更能看得懂的方式,貼近年輕人,融入年輕人。

最後來看,小鵬的節奏把控的不錯,何小鵬說過,“創業者最難的,就像一個交響樂團的指揮家一樣,能夠去控制什麼時候出小提琴、什麼時候出大提琴、什麼時候應該安靜、什麼時候應該喧嘩。”從前瞻性的智能化的戰略到一步步部署的節奏感,小鵬走得快中求穩。

跑得最快的,不一定能跑得最遠,不信,回頭看看,新能源的賽道上,有多少曾聲名赫赫現在卻寂寂無聞的屍體。新造車的春秋到戰國,很快就來,保持節奏感,是難得而珍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