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納米變色龍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

作者:俚言

最近,在非洲的馬拉加西島上,發現了一隻變色龍,它的成年雄性隻有13.5毫米長,大約是葵花籽的大小。這種變色龍,名為Brookesia Nana,也被稱為納米變色龍。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

納米變色龍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

其中一張納米變色龍圖像,由弗蘭克·格勞拍攝

Brookesia是變色龍的一個屬,通常被稱為侏儒變色龍或枯葉變色龍,因為它們體型嬌小,往往黃褐色,落葉。

那麼為什麼要給這個物種起名叫布魯克斯呢?這是為了紀念約書亞·布魯克斯(Joshua Brooks),他是英國解剖學家和博物學家,是十八世紀最牛的解剖學家。

納米變色龍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

Joshua Brooks,英國解剖學家和博物學家

從研究的名稱中,我們大概可以了解,稱布魯克斯為變色龍并不是很準确,事實上,它有一個斑點狀的棕色死葉皮膚,并且不會改變顔色。它身材嬌小,是以不擅長爬樹,但喜歡躲在落葉灌木叢中。可以合理地假設這就是其獨特的保護顔色的來源。

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布魯克斯。它們都有一個獨特的功能,這是非常迷你的尺寸。平均而言,成年雄性隻有22毫米長,成年雌性隻有29毫米長。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小的爬行動物。

納米變色龍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

Nano Chameleon Photo II,作者:Frank Grau

馬拉加西位于非洲大陸的邊緣,是世界第四大島。馬拉加西面積為592,800平方公裡。馬拉加西,也被稱為世界第八大陸。因為它的生态環境是獨一無二的。

根據地球闆塊構造的理論,馬拉加西與印度闆塊的分離發生在8000萬年前。正是由于與大陸隔絕的悠久曆史,它為馬拉加西的生物多樣性和獨特性做出了貢獻。

納米變色龍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

布魯克斯,枯葉變色龍。攝影:Frank Glaw

是以,馬拉加西是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在馬拉加西,90%以上的野生動植物物種在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各種各樣的變色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馬拉加西島上,變色龍随處可見。在發現納米變色龍之前,德國生物學家Frank Glaw也在2007年發現了迷你變色龍。

迷你變色龍,通常不到30毫米長,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落葉堆中度過,晚上在離地面約10厘米的樹枝上休息。

納米變色龍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

馬拉加西島上獨特的猴面包樹樹種

好吧,這就是問題所在。為什麼馬拉加西島上的變色龍會長得這麼矮?另外,在生物界,這種現象的發生,是單向的,還是雙向的?也就是說,在生物進化和進化的過程中,有沒有越來越大的局面?

在生物學中,布魯克斯的體型越來越小,這可以用島嶼侏儒症更合理地解釋。島嶼侏儒症是指在孤島上生物逐漸小型化的現象。在大多數情況下,島嶼侏儒症發生在哺乳動物身上。主要原因是尺寸越小,需要的生活空間和食物就越少。

納米變色龍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

恐龍患有巨型疾病嗎?

另外,體積比較小,從繁殖的角度來看也是比較有利的。因為,尺寸越小,母親生孩子的時間越短,懷孕周期越短,她在一定時間内繁殖的次數就越多。

在馬拉加西島上,變色龍的天敵很少,是以變色龍不需要有高大有力的身體。此外,由于對可用食物來源的不确定性,變色龍的食物總量周期性地下降到臨界水準(即最低的生存水準)。是以,在極端情況下,隻有被困在島上的越來越小的動物才能生存。

納米變色龍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

大象也非常大

另一方面,大型動物體型也與外部環境密切相關。高大而強大的恐龍的滅絕,以及世界上雄偉的大象的生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也就是說,為了抵抗捕食者,為了獲得一些生存優勢,恐龍和大象有着越來越現實的條件和必然的傾向。

簡而言之,當環境條件允許時,較小的物種傾向于進化成更大的尺寸(巨人),而較大的物種傾向于進化成較小的尺寸(矮人)。如果前者是典型的恐龍,那麼後者就是典型的納米變色龍。

可以看出,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也充滿了辯證法。當然,這不是人為的,而是大自然自身的自然選擇。

納米變色龍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

我們國家的年輕男女越來越大

那麼,與納米變色龍和恐龍相比,再看看我們人類的進化和發展,會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呢?最近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年輕人的平均身高和體重一直是東亞地區的第一名,這是令人欣慰的。在我看來,這是食物豐富和生活水準大大提高的重要标志。

未來,中國人的身高會越來越高嗎?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是,根據生物進化定律,中國人的身高在達到一定水準後應該穩定下來。然後呢?高度名額上下波動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畢竟,人類生存的品質并不完全取決于身高,這是唯一的名額。我們都知道,三寸釘子吳大郎很築巢,但是,如果不是全面發展,哪怕是一個頭哨朝上來,長成黑塔一般傻大個子,其實也沒什麼優勢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