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交所開市在即;美聯儲正式啟動Taper丨一周熱點回顧

進博會再推開放新舉措

11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訊方式出席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的主旨演講。習近平指出,中國曆來言必信、行必果。我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宣布的擴大開放舉措已經基本落實。

習近平強調,中國擴大高水準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

習近平指出,中國将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有序擴大電信、醫療等服務業領域開放,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出台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中國将深度參與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國際合作,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定》。

北交所開市在即;美聯儲正式啟動Taper丨一周熱點回顧

中國申請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定》

據新華社,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北京以視訊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上司人第十六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強調,中國已經提出《全球資料安全倡議》,我們可以共同探讨制定反映各方意願、尊重各方利益的數字治理國際規則,積極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中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已經決定申請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定》,願同各方合力推動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11月1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緻信紐西蘭貿易與出口增長部長奧康納,代表中方向《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定》(depa)儲存方紐西蘭正式提出申請。depa由新加坡、紐西蘭和智利三國于2020年6月份簽署,由十六個主題子產品構成,包括商業和貿易便利化、處理數字産品及相關問題、資料問題、更廣闊的信任環境等。

【點評】depa在現有貿易和投資協定之外,單獨提出了關于數字經濟的協定,是全球第一個關于數字經濟的專門規則安排。當下,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前三位的美國、中國、德國,主要代表全球數字經貿規則的三股力量,這三種模式各有差異。中國選擇加入depa,一方面是因為其部分内容與中國的訴求相契合;另一方面,也展現出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決心。

北交所業務規則出齊

10月30日晚間,證監會釋出18件規章、準則及規範性檔案,内容涉及北交所發行注冊、持續監管、再融資等;北交所網站随後釋出了上市與稽核4件基本業務規則及6件配套細則指引。這些規則将于11月15日起施行。

11月2日晚間,北交所再發交易、會員管理的2件基本業務規則,以及相應的31件細則。其中明确,新三闆精選層平移北交所當日,其股票交易實施30%的漲跌幅限制;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的股票上市交易首日,或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11月3日,精選層大面積飄紅。

【點評】至此,北交所基本業務規則全部釋出,這意味着北交所具備開市條件,從規則施行日期看,開市日期大機率在本月中旬。随着北交所的開市,資本市場的大門将向優秀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打開,投資者也将得以參與這場資本市場的大變局,迎來更多的投資機遇。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

當地時間10月31日至11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暨《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締約方大會第26次會議(cop26)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能否全面有效實施《巴黎協定》,各方能否落實已承諾的減排目标,發達國家能否兌現為開發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的相關支援是本屆大會聚焦的重要話題。

11月4日為大會“能源日”,40多個國家在一項新的協定中承諾逐漸放棄煤炭,成為本屆氣候大會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目前,氣候大會上已經累計宣布約200億美元的資金,來幫助各國退出煤炭。

北交所開市在即;美聯儲正式啟動Taper丨一周熱點回顧

【點評】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挑戰。在這一關系人類共同命運的重大挑戰面前,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遺憾的是,由于分歧嚴重,在前幾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各方未能就《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核心遺留問題完成談判。

作為《巴黎協定》進入實施階段後召開的首次氣候大會,cop26被認為是将世界從氣候變化臨界點拉回來的“最後、最好的機會”。是以,要想在關鍵議題上達成承諾,各國不能再像前幾次一樣空談甚至互相甩鍋,而是應該摒棄前嫌,互相信任,積極倡導各方将目标轉化為具體行動。

制造業pmi連續兩月低于榮枯線

國家統計局10月31日釋出資料,10月制造業pmi為49.2%,較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下降,且連續2個月運作在50%以下。

其中,能源價格較快上漲的影響貫穿産業鍊供應鍊。10月份,國内電力、煤炭等能源價格較快上漲,企業原材料成本明顯上升,并通過産業鍊供應鍊向下遊傳導。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72.1%,較上月大幅上升8.6個百分點;出廠價格指數為61.1%,較上月上升4.7個百分點。

【點評】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在榮枯線以下,表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這主要是因為能源緊張、原材料價格較快上漲等因素制約了産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應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提振内需、暢通供應鍊、産業鍊,切實改善企業的生産經營條件,着力鞏固經濟持續恢複向好的基礎。

美聯儲宣布taper

當地時間11月3日,美聯儲公布11月利率決議,維持聯邦經濟利率在0~0.25%,并宣布縮減每月1200億美元資産購買計劃(taper)。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定,從11月開始按月削減國債購買10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援證券(mbs)50億美元。本月晚些時候,美聯儲将至少買入7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350億美元mbs。12月美聯儲将購買至少6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至少300億美元mbs。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明年削減資産購買的速度可能加快或者減慢,取決于經濟前景的變化。

決議公布後,美股三大指數探底回升,現貨黃金短線沖高近10美元,10年期美債收益率探底回升至1.60%,收益率曲線重新趨陡。

北交所開市在即;美聯儲正式啟動Taper丨一周熱點回顧

【點評】由于此前美聯儲圍繞taper的啟動計劃已經和市場進行了充分溝通,且時間和力度都在市場預料之中,本輪taper啟動對市場沖擊有限。在記者會上,相比taper,記者更關心加息的問題。鮑威爾“談加息色變”,極力切割加息與taper的關系,就怕引起市場過度解讀,造成市場恐慌。不過,由于美聯儲對于通脹的态度發生微妙調整,近期市場對于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已經大幅提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