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胖子哥的大資料之路(7)- 傳統企業切入核心or外圍

一、引言

  昨天和一個做網際網路大資料(零售行業)的朋友交流,關于大資料傳統企業實施的切入點産生了争執,主要圍繞兩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讨:

  問題1:對于一個傳統企業而言什麼是核心業務,什麼是外圍業務?

  問題2:大資料傳統企業實施切入點到底是從核心開始還是該從外圍介入?

  兩個問題有關聯關系,如果界定不了核心與外圍的邊界,那麼第二個問題也就無從回答。在此與大家共享,希望更多的人能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觀點。

二、探讨案例

  某品牌電視産品廠商,主營業務是電視機生産。目前規劃要做轉型做資料化營運,通過内嵌入在電視機内的資料采集器,擷取使用者每天觀看電視節目的行為資料,基于該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客戶行為喜好特征,然後展開定向産品營銷(不一定就是電視)。

三、争議焦點

  針對該電視機廠商,使用者的電視節目收看行為特征資料是外圍資料還是核心資料?

四、朋友觀點

  通過使用者行為資料的擷取,可以打通傳統企業線上線下的營銷管道,該資料就屬于廠商的核心資料,該應用就屬于該企業的核心應用,通過切入使用者的行為分析就是切入了使用者的核心業務。  

五、胖哥思考

  首先,非常同意,通過大資料分析打通線上線下的營銷管道的理念。其次,對于一個傳統企業而言,以電視機廠商的例子,與其分析使用者的收視行為,不如是針對已有購買該品牌電視的客戶進行客戶價值發現、客戶群體細分、客戶服務體驗提升。二者之間的價值密度是完全不同的,能夠給企業産生的價值和效益也是不同的。再次、資料化營運不是抛開電視機的生産,跑去賣榨汁機,否則的話賣榨汁機的廠家又該去幹嗎呢?最後關于行為分析有效性問題,使用者行為喜好的單方面采集(收看電視行為)和使用者實際購買行為能否劃等号還需要驗證。朋友言之鑿鑿,舉例印證,這種分析是很準确的,其實我并不認同,可以發現趨勢,但是很難做到準群,因為你的參照名額體系太過單一。

六、醒悟

  突然間發現朋友的在大資料切入核心還是外圍的問題上,其實是有共同點的:核心應用,差別在在于對于核心的定義不同,胖哥是保守派,界定核心的邊界為現有業務或者說是主營業務,企業以此為生,賴以生存的東西。争議産生的原因來源于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核心的原因則是:胖哥是做金融行業的,銀行業務就是支付,櫃面+電子管道都是核心業務,但那時使用者網銀通路的行為軌迹資料隻能歸結為外圍;朋友是做網際網路,是做零售的,電商出身,考慮問題的時候看到的是,隻要能夠營銷機會的,提高客戶轉化率的東西都可以歸結為核心。

公告:2014年4月2日晚20:00 展開專題技術讨論:hbase通用表操作類設計。歡迎參加讨論,qq群:26350572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