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2016 atf阿裡技術論壇于4月15日在清華大學舉辦,主旨是闡述阿裡對世界創新做出的貢獻。會上阿裡業務平台事業部&淘寶基礎平台技術部負責人玄難闡釋了淘寶經曆13年的發展中,業務平台從零到有,同時又逐漸演進為業務中台。而中台的概念是阿裡巴巴在2015年12月提出,并且按照“大中台、小前台”理念進行組織更新,旨在建設“靈活的前端+強大的中台”,降低整個集團的創新成本,适應新時期的發展。

  下面是玄難演講内容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玄難:大家好,我叫玄難。接下來主要講一下淘寶13年發展中,每個階段的業務狀況、技術挑戰和技術體系的應對政策。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在複雜的電商生态中,我們有4億多的消費者,這是我們最大的資産。我們要服務好這幾億消費者,隻是阿裡巴巴是不可能的,現在有1700多萬商家,在全國有200多萬快遞人員。有上萬家軟體服務商為我們的商家提供企業支撐軟體。随着電商生态的發展,有更多的生态角色不斷出現,例如大家都知道的網紅。這些是外部生态。内部也從淘寶,一步步的發展壯大,現在有幾十個事業部,相關的技術人員有一萬多人。支撐了7000多個應用,上千種現存的業務,每天幾百個業務需求,500多個獨立的變更。面對這樣一個複雜的體系,我們如何應對它呢?這就是我重點要講的業務平台的發展曆史。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在電商技術體系裡面,我們會看到中間有一層非常關鍵的業務平台。淘寶網、天貓、聚劃算,以及1688等耳聞目詳的零售市場,都是基于業務平台建立的。很多業務也是通過業務平台進行串聯的。在業務平台中包括了會員、商品、交易、營銷、資金結算、店鋪、評價等等電商的基礎平台。4億多會員、10多億的商品,雙11一天900多億的成交都是在業務平台中進行管理完成的。業務平台是整個電商業務生态的基礎。這是非常複雜的業務抽象和業務邏輯控制層。這一層的能力,直接決定了業務發展的速度和業務創新的成本。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電商系統的發展經曆了四個階段。第一個就是淘寶生長期,單一業務系統階段。第二個是淘寶集市+淘寶商城時期,分布式業務系統階段。第三個是三淘(淘寶、天貓、一淘)時期、業務平台化階段。第四個就是目前的垂直化事業部、業務中台化階段。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第一個階段是淘寶早期的建立,業務簡單,一個業務系統、幾台機器就支撐了。剛開始系統不穩定,每天晚上都需要把系統重新啟動一下。這是2003年的界面,我們還是保留了曆史的痕迹。

這個階段也分兩個部分,最早是花50萬買的别人的一個php的系統。随着業務的發展,逐漸改造成了java技術體系。系統名字叫denali。随着電商的迅猛發展,業務品類的快速增長以及淘寶商城起來之後,技術人員的增加,這個系統搞不定了,效率和穩定性都變差了。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到2007年團隊已經有了上千人,這個時候我們的項目支撐面臨巨大的挑戰,系統架構必須更新進化。這就到了第二個分布式業務系統階段。我們開始做分布式戰略,把原來的單一系統拆分成多個高内聚,低耦合的中心化系統。現在耳聞目詳的使用者中心,商品中心,交易中心,店鋪中心,就是這個階段出現的。同時也意味着把上千人的團隊拆分成了業務相對比較集中的小團隊。每個獨立的系統可以獨立設計、獨立接需求、獨立釋出,整個研發效率和系統穩定性都上了一個台階。後面小邪要講的中間件體系也都是在這個階段發展起來的。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電商發展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到2011年随着各種b2c網站,各種導購網站的出現,公司也在戰略上進行了調整,把淘寶拆分成立淘寶、天貓和一淘三個獨立的事業部。三個事業部的業務決策鍊路更短,業務發展更快、技術人員也快速增長。而且三個事業部的定位不一樣、業務發展方向不一樣、業務的管控規則不一樣。而且在一些業務規則上可能還互相沖突。我們都知道在做業務系統的時候,為了快速應對每天的業務需求變更,很多時候都是通過代碼來寫業務邏輯的。在業務抽象模組化,系統架構的開放性方面都是不足的。這就會導緻業務邏輯之間的耦合和互相影響,研發效率大幅下降。

系統架構必須更新,這就進入了第三個業務中心平台化階段。業務中心平台化,什麼是平台?就是要把基礎能力跟每個業務方的特性業務拆分,要把業務和業務之間的邏輯進行隔離。比如說天貓的業務跟淘寶網的業務有可能是沖突的,但他們需要在一個平台上執行,這時候我們必須把業務的邏輯分開。這時候就開始更新會員平台、商品平台、交易平台等等。平台化最核心的是業務抽象模組化和系統架構的開放性。業務抽象解決共性的80%問題,系統架構開放性解決20%的個性化問題。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比如說我們看到這個商品的平台化,整個電商體系有10幾億的商品,涉及商品本身的實體屬性、不同管道的銷售價格、庫存等等。還有很多的不同類目的管控規則,比例醫療器械,必須要有企業資質證明,要有檢驗證明等等。而且還有些類目,因為市場定位不一樣,管控的力度也不一樣,比例淘寶和天貓在手機的管控上也都有差異。我們怎麼去解決差異性的問題,這些東西就是在整個商品平台裡面去做的。我們要通過建立中繼資料中心、規則中心、商品釋出界面自動生成、圖檔掃描等等來實作商品管理的平台化。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我們知道每一個人去逛淘寶買東西,每一筆交易都在交易平台上發生,但是在不同的交易的流程和規則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買實物商品、買虛拟商品,還有線下洗頭服務等等,它的交易流程不同,有些是先支付在發貨,有些是先發貨後支付。比如說汽車可能需要在購買的時候同時申請貸款。支付寶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支付方式,但不同業務需要的支付方式是不一樣的,這些東西都是需要通過交易平台來實作。平台化要把不同業務的邏輯隔離開,避免互相影響。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淘寶今年業務方向是内容化,社群化、本地服務化。我們需要為淘寶網未來5年的業務更新搭建新的基礎設施,新的業務平台。像這個内容平台就是其中的一個,需要能同時支援所有業務的内容生産、内容管控、内容的檢索、内容的組織等等。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全球化是整個集團得戰略方向。要能把我們中國的貨賣到國外,國外貨賣到中國,國外不同國家之間的貨物買賣。這些東西都涉及我們整個電商基礎設施的更新,包括多語言、多币種、多時區的支援。但他不僅僅這些,還有更複雜的電商基礎模型的更新。比如中國有一個很好的制造商,商品品質好。但是他們自己本身不具備英語的能力,俄語的能力,這時候在我們的電商體系裡面,如何幫助他把貨物賣到全球去。國外的品牌如何簡單友善的把貨物在淘寶、天貓、聚劃算、1688、農村淘寶上去賣等等。比如說華為生産的手機,在天貓上賣的價格、aliexpress上的價格不一樣,而且整個的營銷模式不一樣。“雙十一”搞活動的時候,你會發現因為時差的問題,我們整個交易營銷的控制邏輯都極大的提升了複雜度。會員安全控制的複雜度等等,都會發生天大的變化。當我們面對全球化的時候,所有基礎的模型都會發生變化,涉及到我們對電商商業領域的了解更新,基礎模型更新,平台能力更新。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到現在為止,平台化的更新改造還在不斷的繼續。而且隻要這個業務存在,這個公司存在一天我們就要不斷的進行平台的更新。

但随着生态的複雜度、業務的複雜度、系統複雜度的更新,我們又遇到了新的問題。我們領域的平台化解決了領域内部的問題。但是我們每一個業務的執行都是誇領域的,涉及會員、商品、交易、營銷、店鋪、評價、支付、物流、售後等等,業務邏輯橫跨幾十個系統。比如說這個衣服,我們的商品釋出規則是什麼樣的,交易規則什麼樣的,營銷規則什麼樣的,這些規則分散在不同的系統中,而且還是互相有關聯的。逐漸的,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全局情況了。最後發現最厲害的是誰?就是我們的程式員,因為他們能翻代碼,能把所有的邏輯還原出來,但代價極大。最後發現做一個需求,我們評估所有系統的需求要1個月時間,開發隻需要10天,但測試又花了10天。真正有效的工作占比很少。整個研發效率和業務響應速度都比較差。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一個技術問題了,而是一個複雜生态的協作問題。我們就到了第4個業務中台化階段。主要解決4個問題:1、資訊擷取成本高。2、互聯互通成本高。3、服務具有不确定性。4、低水準重複建設。

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可去看一下傳統的建築行業和網際網路本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上靠三個東西來共同解決一個複雜生态的協作問題。1、協定标準、運作機制。2、滿足标準的分布式執行單元。3、中心化的控制單元。比如說我們的移動網際網路,我們現在之是以上網能用手機,它的根本是什麼呢?網絡的協定,就是我們整個對網絡的了解,它是最基本的思考。然後我們有很多裝置,不管是什麼品牌的手機,隻要滿足3g協定、4g協定,就可以插上卡上網。也就是通過這張sim卡确定了我們的身份,從營運商控制網絡上擷取了控制資訊。知道我們是誰,能不能上網,網絡速率等等資訊。回頭來看我們的電商生态,就是要根據我們對商業的了解,把一些基礎協定梳理出來。例如什麼是業務?什麼是業務身份?各個業務領域的邊界是什麼?每個領域提供的基礎服務是什麼?領域服務和領域服務之間的流程連結标準是什麼?再在這些思想的指導下去建立業務平台化的實施标準和業務管控标準。電商業務中台由一系列業務能力标準、運作機制、業務分析方法論,配置管理和執行系統以及營運服務團隊構成的體系,提供各業務方能夠快速,低成本創新的能力。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業務中台需要一個中心化控制單元,就是我們的營運平台。它主要由協定标準,能力地圖、業務需求結構分解、全局業務身份、業務全景圖、業務度量等構成。能讓我們有一個地方縱觀全局,把控細節。其中能力地圖是一個最基礎的設施,要能把電商生态裡面的能力都呈現出來,并在過程中不斷的優化完善。就象我們現在出行離不開高德地圖一樣,今後所有的業務方需要做業務規劃,業務創新,都可以到這兒來尋找需要的基礎能力。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為了能将業務邏輯本身與實作邏輯分離,可以将業務邏輯下發給不同實作的執行系統,引入競争,友善業務平台的改造更新,我們要将控制資訊從業務平台中抽離到業務中台,以業務身份為主線來進行組織管理和呈現。并以生态角色的視角來重構資訊架構。這樣的變革對我們原來的系統架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通過業務中台化,我們把所有業務的資料彙集沉澱。每個業務它是怎麼出來的,出來之後做了哪些業務需求,業務活動,每個業務活動的效果是怎麼樣的,都可以沉澱下來。當一個新業務來了之後,我們就可以讓他看到前人成功和失敗的經驗。逐漸可以做一些系統建議,建議他怎麼去做營銷活動,怎麼做效果分析。這樣我們能通過資料最終反過來支撐我們的業務創新。

最後,我想說的是業務平台是在最基礎技術和前端大家能感受到互動技術中間的一層。這一層不是外部消費者和入門級技術人員能直接感覺到的。但是這一層才是真正制約我們整個商業發展速度的核心地帶。業務平台如何能支撐幾千種業務,幾萬人在同一個時間裡面進行變更,這個對業務業務的抽象能力和系統架構能力的要求都是極高的。

大家學一個技術,學一個網絡的協定,今天學完了以後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都可以用。但是我們在做業務抽象模組化的時候,今天你的想法跟明天的想法都會不一樣。為什麼?桌子上的一杯水,今天你看到一個杯子,材質是塑膠的,瓶口是小的,肚子是大的,你可能就做了抽象模組化,但明天發現另外一個杯子的時候,它是大口小肚子的,你對杯子的了解變化了。是以說它是随着你生活閱曆的增長,視野越來越開闊,你對同樣一件事情的了解越來越深刻,你的模組化能力都在不斷的提升,而且基本是無止境的。在業務平台你會對商業的本質有更深入的學習、了解和成長。

關注了解更多阿裡技術内容

阿裡研究員玄難:如何做電商業務中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