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ben goldfarb
勇敢的隆背骨尾魚(humpback chub)成功經受住了水壩和入侵物種的考驗,但氣候變化和河流流量的減少又對它們造成了新的威脅。

在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進行的年度春季調查中,小科羅拉多河瀑布下的隆背骨尾魚從藍首亞口魚(bluehead sucker)身旁遊過。小科羅拉多河是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河的一條支流。隆背骨尾魚行蹤難覓,通常生活在渾濁的水域,需要用裝在小網袋裡的魚食引誘才會現身。攝影:david herasimtschuk / freshwaters illustrated
科羅拉多河被稱為美國西部最勤勞的河流。最近,它一直在賺取加班費。
科羅拉多河是美國重要的水源地,有“西南部的生命線”之稱,每天要為7個州的4000萬居民提供飲水。大峽谷是該流域内頗為壯麗的一段,也是一個熱門旅遊區,每年會迎來600多萬遊客。
科羅拉多河流域也是許多非人類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尤其是那些在其渾濁的深水中遊蕩的奇特而頑強的魚類。這裡是粗壯骨尾魚、剃刀背臙脂魚和尖頭葉唇魚的領地。尖頭葉唇魚是兇猛的捕食者,長約1.8米,早期的垂釣者要把魚線綁在卡車保險杠上才能将它拉上岸。科羅拉多河的下遊地區是北美特有魚類比例最高的地區,8種本地魚類中有6種在地球其他地方都不存在。
在科羅拉多河獨特的生态系統中,隆背骨尾魚是研究最徹底的魚類。它是米諾魚家族的一員,身體呈銀色,長約30厘米,長着大大的橙色鳍,背部有一個肉質脊狀突起。
“它們是大峽谷一個獨特的部分,就像岩石、泉水和其他一切讓這個地方變得特别的東西一樣,”大峽谷國家公園的魚類生物學家brian healy說道。“它們在這裡進化了數百萬年。”19世紀,峽谷裡的一位淘金者報告說,你“可以拽着它們的尾巴把它們拉出來,一次兩條”。
然而,隆背骨尾魚在20世紀的處境并不好。一方面,漁業管理人員開始養殖非本地的鳟魚和鲈魚,并鼓勵漁民殺死隆背骨尾魚和其他“垃圾魚”,之是以這樣,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魚缺乏垂釣魚的價值。另一方面政府開始修建大型聯邦水壩,如美國最大的胡佛水壩,這摧毀了隆背骨尾魚賴以生存的湍急、多石的河段。1967年政府宣布隆背骨尾魚為瀕危物種。
隆背骨尾魚在小科羅拉多河的瀑布下遊泳。攝影:david herasimtschuk / freshwaters illustrated
對隆背骨尾魚進行年度調查期間,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的生物學家randy van haverbeke測量了隆背骨尾魚的體重,之後他将滿滿一網隆背骨尾魚放歸小科羅拉多河。生物學家和攝影師用同樣的誘餌吸引隆背骨尾魚現身。攝影:david herasimtschuk / freshwaters illustrated
近年來,隆背骨尾魚的數量又開始上升,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功于保護措施,比如将魚轉移到未被水壩破壞的高産支流。現在大約有12000條成年隆背骨尾魚生活在科羅拉多大峽谷,還有幾千條分散在上遊的四個種群中。
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在2018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隆背骨尾魚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改善,足以從瀕危物種降級為受威脅物種,這表明它們不再有滅絕風險。
經過三年的審查,10月15日,隆背骨尾魚最終被确定為受威脅物種。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還提議對自1991年以來就被列為瀕危物種的剃刀背臙脂魚采取同樣的舉措。這些裁決表明,科羅拉多河受威脅的生态系統正朝着正确的方向發展,幾十年來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得到了認可。
然而,隆背骨尾魚的未來并不是安全無虞的。聯邦政府最近宣布科羅拉多盆地出現了有史以來的首次水資源短缺危機,這引發了某些州(如亞利桑那州)的用水削減。其他州(如猶他州)正在探索增加用水的可能性。根據一項預測,到本世紀末,氣候變化可能會使科羅拉多河的流量減少一半。
“對于隆背骨尾魚來說,它們的未來不容樂觀,”非營利組織生物多樣性中心的進階公共土地活動家taylor mckinnon說道。“我根本不相信它們已經脫離險境。”
水壩如何威脅隆背骨尾魚的生存
在人類幹預之前,科羅拉多河很容易出現劇烈的波動,從春季的洶湧洪流到夏季的涓涓細流。每年大約有6500萬噸的沉積物(西部山脈和沙漠的液化物質)流經大峽谷。許多科學家認為,隆背骨尾魚是為了在這種不穩定的環境中生存下去,才進化出了背部隆起。一些人認為,這些隆起起到了類似龍骨的穩定作用,讓它們能經受住春季洪水期。另一些人則猜測,這樣的結構使得它們很難被捕食者尖頭葉唇魚吞下。
20世紀30年代開始,大壩改變了這條河流。為了控制洪水、蓄水和水力發電,一座座水壩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巨大的混凝土牆将科羅拉多河分割成了若幹流速遲緩的水庫,不再适合隆背骨尾魚的生長,它們更喜歡湍急的水流,會在河底的岩石上産卵。橫跨内華達和亞利桑那邊界的胡佛大壩和猶他州的火焰峽谷大壩摧毀了附近的隆背骨尾魚種群。
一條隆背骨尾魚在湍急的小科羅拉多河中遊動。在流速很快的水域,它們隆起的背部有助于增加穩定性。攝影:jeremy monroe / freshwaters illustrated
在大峽谷國家公園的保護範圍内,隆背骨尾魚存活了下來。但即使在那裡,這些魚類仍然深受大壩的影響。1963年,政府完成了位于大峽谷上遊的亞利桑那州格倫峽谷大壩的建設,形成了巨大的鮑威爾湖。這個湖泊改變了下面的峽谷,對隆背骨尾魚造成了不利影響。隆背骨尾魚在暖水(至少15.6°c)中才能生長和産卵,但流過格倫峽谷大壩的水都來自鮑威爾湖深處,溫度要比天然河流低11°c左右。寒冷的水流推遲了産卵期,阻礙了隆背骨尾魚的生長,使得幼魚更容易受到饑餓的鳟魚的攻擊。
大壩還攔截了河流中的沉積物。隆背骨尾魚過去常常躲在峽谷沙洲後面平靜的回水中,這些沙洲在洪水期間随着河流沉積的泥沙而形成和移動。但是鮑威爾湖阻截了洪水,攔截了淤泥,抹去了海灘和沙洲,剝奪了隆背骨尾魚的關鍵栖息地。
随着時間的推移,隆背骨尾魚分成了五個小的、獨立的種群。最大的一群聚集在小科羅拉多河周圍,小科羅拉多河是一條支流,在大峽谷與科羅拉多河的幹流彙合。在科羅拉多上遊和猶他州的格林河也有四個較小的種群存活了下來。但這些孤立的種群還在繼續減少。到2002年,野生隆背骨尾魚隻剩下1萬條頭左右。
新種群的建立
在21世紀初,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和其他機構的生物學家開始更積極地推動隆背骨尾魚的恢複。2003年,該部門開始用直升機将小科羅拉多河的隆背骨尾魚轉移到大峽谷的支流,希望建立新的種群,防止它們滅絕。重新安置的隆背骨尾魚現在在小科羅拉多河上遊、哈瓦蘇溪和光明天使溪繁衍生息,這些溫暖的、未築壩的支流為它們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
“如果它們能更快地成年,理論上它們就能更好地抵禦捕食者,并以更高的速度為種群做出貢獻,”亞利桑那州野生動物服務機構的生物學家mike pillow說道。“我們認為重新安置是一個好的開始。”
政府還對格倫峽谷大壩的運作進行了調整。從1996年開始,負責管理大壩的墾務局開始不定時進行“高流量實驗”,以模拟洪水。突如其來的水流及其留下的沉積物本來是為了給船夫們建造更多的露營海灘,沒想到還形成了新的沙洲和回水,隆背骨尾魚是以而受益。
也許最大的推動力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盟友:氣候變化。自2000年以來,科羅拉多河一直遭受幹旱困擾,這是氣候變化引發的災難,緻使河水流量減少了近20%。但鮑威爾湖的水是以變暖了。更重要的是,胡佛大壩後面的米德湖也開始萎縮,現在的水量隻占其容量的34%。沙洲和漩渦重新出現,暴露的急流阻止了入侵的捕食者逆流而上,為本地魚類創造了一個避難所。
更大的威脅即将來臨
隆背骨尾魚從瀕危物種降級為受威脅物種無疑是個好消息,但這不代表它們的前路一片光明。
一方面,在大峽谷以北,隆背骨尾魚仍在困境中掙紮。生活在科羅拉多州黑岩峽谷的一個魚群,隻有450條成年魚--可能是20年前的一半。其他種群已經穩定下來,但未能增加。
貪婪的入侵魚類,如碧古魚、白斑狗魚和小口黑鲈占據着上遊,捕食小隆背骨尾魚。随着氣候變化使河流進一步變暖,這些入侵物種可能會繼續擴張領地。
在大峽谷,隆背骨尾魚的曆史據點,外來的褐鳟和藍綠鱗鰓太陽魚數量已經開始增加。有利于隆背骨尾魚生存的暖水最終也可能會協助更多侵略性捕食者到來。大峽谷國家公園的healy表示:“如果未來我們還要經曆更多的幹旱年份,那麼暖水非本地魚類穿過水壩并在公園中産卵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van haverbeke将一條隆背骨尾魚放歸小科羅拉多河。攝影:jeremy monroe / freshwaters illustrated
科羅拉多河溫暖、幹燥的氣候讓隆背骨尾魚的未來充滿變數。
洛根猶他州立大學的河流科學家jack schmidt表示,為了確定隆背骨尾魚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律師、工程師和政治家必須與魚類生物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合作,早日找出解決方案。
過去,科羅拉多河有鳍居民的福祉一直都是延後考慮的,但未來的解決方案中必須包括促進其生存的措施,schmidt說道。
“未來的所有重大政策決定和重大談判都将對流域的生态系統産生重大影響,”schmidt說道。
這意味着我們可能要通過控制大壩洩洪來維持合适的水溫,或者設計更穩定的水流來促進水生昆蟲的生長。但由于氣候變化加劇了科羅拉多州水資源日益稀缺的問題,這些行動可能很難被接受。
“我們試圖在電力、水源、娛樂和魚類栖息地之間取得平衡,”墾務局的生物學家mark mckinstry說道。“當這種平衡發生傾斜時,其他用途就會受到影響。”
(譯者:陌上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