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賭石是一個發家緻富的捷徑,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賭漲的。由于翡翠原石被風化皮包裹着,很難判定翡翠原石的内部情況,是以賭石也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

圖上是位貝老闆,一捆一捆的緬币,準備去緬甸選購翡翠原石,這位貝老闆可是位行家哦。一到龍肯就看中了一塊翡翠原石 。
首先打燈,看了看表現覺得沒多大的問題,二話不說直接就拿去磨皮。
皮磨完了,打燈看了看裡面,還不知道切開來有多少裂紋。
結果切開一看裂紋沒有多少,直接拿去做牌子首飾。
雙頭龍吊墜、仿古龍牌、帶翠福瓜。專業的去緬甸就是不會被騙。大家應該沒看夠吧,好,小編接下了帶大家看看這位貝老闆購的第二塊石頭。
這是貝老闆看中的第二塊,翡翠原石看着皮殼都已經發黑了打燈時表現也很不錯。
看着這樣子,直接就那去做東西了。
山水牌,自然光下看着非常漂亮。
燈下看着有意境的感覺。
下面這塊是貝老闆,在緬甸公盤購的一塊明料。perfect(完美)
四塊牌子原料直接切出來了。看着這種水肯定花了不少錢。
看着這晴水翡翠,這成品看着就有意境,
這幾個 用晴水料子做的四季豆真的是漂亮的沒話說。那麼寫到這裡很多人就會說緬甸有這麼多翡翠為什麼自己不喜歡呢?為什麼不自己做成品呢?
緬甸格局動亂,我們老祖宗有句古話叫做“亂世黃金盛世玉”,意思是在亂世中,黃金更受歡迎,因為黃金是相當于貨币存在的硬通貨。在亂世中能直接換到生活必需品和想要的東西,而玉石和古董之類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則很難出手。
緬甸這些年來戰亂頻繁發生,政局不穩定,當地人更喜歡黃金這樣的硬通貨以保障他們在戰亂中生存,像翡翠這樣不能直接變現的自然就不受他們的喜歡了。
緬甸經濟條件落後,我們都知道,緬甸的經濟水準相對落後很多,而在落後的國家,解決溫飽問題才是最首要的需求,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是以像翡翠這樣主裝飾和養生效果的東西對緬甸人并沒有太大的誘惑力。而中國改革開放之前,人們對珠寶首飾的購買和收藏力也很弱,直到後來生活水準越來越好,人們的經濟條件上來了,才開始把眼光瞄準到兼具裝飾和收藏升值能力的玉石上來。
我國自古就有玉文化的氛圍,翡翠在中國人的心中不僅是一件值錢的物件,更代表着一種品行和傳承。我們以佩玉為美,甚至将玉當成傳家寶,悉心儲存後傳承給下一代繼續佩戴。而緬甸并不存在玉文化的氛圍,自然不會覺得翡翠代表着品行和美好的事物,也就談不上如何喜愛翡翠了。小編提醒:賭石有風險,入行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