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腳踝韌帶損傷退出花滑大獎賽,羽生結弦一定要趕上北京冬奧呀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蒲垚磊

腳踝韌帶損傷退出花滑大獎賽,羽生結弦一定要趕上北京冬奧呀

羽生結弦是絕對的花滑王者。

随着北京冬奧會的臨近,衆多花滑選手都在抓緊每一次比賽機會為奧運會練兵,然而備受期待的日本花滑名将羽生結弦,卻不得不因為傷病暫停。

11月4日,日本滑聯宣布,羽生結弦因右腳關節韌帶損傷将退出11月12日至14日進行的花樣滑冰大獎賽日本站。

事實上,羽生結弦的右腳傷病已經折磨他許久,從平昌冬奧會至今已經多次影響訓練比賽。

想在北京冬奧會衛冕,傷病就是這位花滑名将最大的敵人。

腳踝韌帶損傷退出花滑大獎賽,羽生結弦一定要趕上北京冬奧呀

羽生結弦在比賽中。

因傷退賽,至少休養一個月

距離花樣滑冰大獎賽日本站開賽還剩約一周時間,然而當日本觀衆都在期待看到羽生結弦在主場的表演時,意外突然發生。

據日本滑聯透露,羽生結弦右腳腳踝關節韌帶出現損傷。

“為了日本站我全力以赴了,但沒想到因為一次摔倒受了傷,我覺得十分懊悔。我會認真思考,并且自己能做的事情都會全力以赴。”在羽生結弦自己釋出的聲明中,你能夠感受到他的無奈。

腳踝韌帶損傷退出花滑大獎賽,羽生結弦一定要趕上北京冬奧呀

羽生結弦的腳踝傷勢非常嚴重。

而這也意味着羽生結弦在本賽季花滑大獎賽的亮相還要繼續推遲——大獎賽已進行了美國站和加拿大站,羽生結弦都沒有參加,原本他的計劃就是參加即将11月12日開始的日本站及11月20日的俄羅斯站。

據日本媒體透露,羽生結弦最快也要等到12月的全日錦标賽才能複出。

對于之後的恢複,羽生結弦表示自己會竭盡全力:“現在為了能盡快站在冰面上,就算疼痛也會做适當的調節,做一些康複運動。争取能在最短的時間内恢複到能夠同他人競技的水準。”

腳踝韌帶損傷退出花滑大獎賽,羽生結弦一定要趕上北京冬奧呀

右腳踝成了“定時炸彈”

熟悉和喜歡羽生結弦的觀衆看到他受傷的消息,難免感到心中一緊,尤其是這次受傷的部位,還是他那早已傷痕累累的右腳踝。

近幾年來,羽生結弦已經在右腳踝部位反複出現傷病,也是以休養了許多時間,這處傷病幾乎已經成為了随時可能會引爆的“定時炸彈”。

腳踝韌帶損傷退出花滑大獎賽,羽生結弦一定要趕上北京冬奧呀

早在平昌冬奧會之前,也是在2017年的11月份,羽生結弦在訓練中摔倒,弄傷了自己腳踝的韌帶。休養三個月之後,他出現在平昌冬奧會的賽場并且順利實作衛冕,成為66年來首位衛冕冬奧會男子單人滑金牌的選手。

然而傷病的陰影并未就此遠去。當年11月,他又在花滑大獎賽俄羅斯站的比賽中腳踝受傷,不得不再度養傷并缺席了此後的大獎賽總決賽。

随後的兩個賽季,羽生結弦終于不再遭受腳踝傷病的折磨,但意外同樣不少——比如新冠疫情來襲導緻的訓練比賽節奏被打亂。今年2月,日本宮城縣和福島縣又發生地震,導緻羽生結弦在家鄉訓練的冰場短暫停止營運。

腳踝韌帶損傷退出花滑大獎賽,羽生結弦一定要趕上北京冬奧呀

而當下的羽生結弦,也在競技場上遭到了來自對手的嚴峻挑戰。

去年12月他奪得全日錦标賽冠軍,但今年3月的世錦賽上他自由滑出現失誤,僅獲得一枚銅牌。

賽後羽生結弦也懊惱不已:“我接連失去平衡,跳躍完全不是我的風格,真是太糟糕了。”

腳踝韌帶損傷退出花滑大獎賽,羽生結弦一定要趕上北京冬奧呀

羽生結弦的囑托

如今在冬奧會将近之際,再度遭遇腳踝傷病,羽生結弦心中的郁悶可以想見。

尤其是世錦賽之後,他原本還再一次提起了自己的生涯目标:“之前花了很多力氣練習4a(阿克塞爾四周跳),我想快點把4a練出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正式比賽中跳出4a的人。”但如今,這一目标再度遠離,眼前的任務變成了盡快恢複身體狀況,回到冰面。

對于羽生結弦來說,有了平昌冬奧會前受傷的“經驗”,這次受傷或許他不會慌張,但随着年齡的增長,即将迎來27歲生日的羽生想要繼續稱雄冬奧會的難度也在增加。

今年世錦賽上奪魁的美國選手陳巍就是最強有力的競争者,同時日本花滑界也是後浪洶湧,新科世錦賽亞軍鍵山優真同樣是被外界看好的熱門。

腳踝韌帶損傷退出花滑大獎賽,羽生結弦一定要趕上北京冬奧呀

華春瑩推特截圖。

不過在許多花滑觀衆的心中,羽生結弦依然是那位冰上王者。據《環球時報》今年10月報道,時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轉發了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收到的羽生結弦“囑托”:

“寫給羽生結弦粉絲們,我看到(有日本群眾)發聲:‘現場加油,就拜托中國觀衆了’。交給我們吧!此外,感謝對中國新冠防疫措施的了解。(中國)将在(北京)冬奧會、冬季殘奧會上為包括日本在内各國參賽運動員加油助威。繼東京奧運會之後,(中方)也會為了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而努力。”

此前,冬奧會花滑男單最高的連冠紀錄就是格拉夫斯特倫在1928年創造的三連冠。如今的羽生結弦,也将為了達成這一傳奇而繼續全力以赴。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丁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