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國慶節的來臨,國慶檔的票房大戰也随着拉開序幕。
今年的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足鼎立。趁着“十一小長假”的時間點,這三部作品憑借強大的演員陣容、過硬的制作團隊,吸引了大量觀衆走入電影院。
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之上,“國慶檔”與“春節賀歲檔”一樣,有着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而随着内地電影市場的快速發展,國慶檔的大銀幕上,各類型片之間的厮殺,也是愈演愈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近十年來在國慶檔彌漫的票房硝煙。

2009年:國慶逐鹿戰,主旋律影片一馬當先
2009年的國慶檔上,“博納影業”、“中影集團”、“寰亞電影”、“英皇電影”、“上海電影制片廠”五大制片商聯手,共同打造了“大業三部曲”的第一部——《建國大業》。
該片憑借華麗的台前、幕後陣容,主旋律的故事主題,擊敗了同檔期的其他影片,以4.2億的成績,成為了2009年的十月票房霸主。
雖然在票房上,《建國大業》碾壓同期上映的一切作品,但在口碑上,它還是遇到了一個勁敵,那就是懸疑諜戰片《風聲》。
這部《風聲》由馮小剛監制,高群書、陳國富兩位警匪片名導聯手執導。強大的幕後制作陣容,為影片的品質提供了保障,而周迅、李冰冰、張涵予、蘇有朋等人的出色演繹,更是驚豔了不少觀衆的眼球。
《風聲》上映之後,拿下了2.25億的票房成績,雖然這個結果遠不如《建國大業》,但過硬的影片品質,卻讓它成為了華語諜戰片影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當然,2009年的國慶檔,并非隻上映了《建國大業》、《風聲》兩部作品。孫紅雷的喜劇《窈窕紳士》、範冰冰的文藝片《麥田》也受到了不少影迷的關注。不過在《建國大業》、《風聲》兩部主旋律大作面前,《窈窕紳士》、《麥田》也淪為了票房炮灰。
2010年:港片大戰好萊塢,吳宇森、徐克比拼武俠
2010年的國慶檔,華語電影的表現顯得有些乏力。2010年的9月,好萊塢名導克裡斯托弗·諾蘭的科幻經典《盜夢空間》,被引入内地影院。該片一直到10月31日才下映。
為了避免與這部進口大片正面交鋒,不少片商都放棄了國慶檔的機會。而這一年的國慶檔,也成為了吳宇森、徐克的武俠競技場。
2010年的9月28日,吳宇森監制的《劍雨》登陸各大院線。而2010年的9月29日,徐克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也緊随其後,與觀衆見面。兩部作品,玩兒的都是懸疑武俠片套路,影片的制作,也都十分出色。
不過相比于《劍雨》寫意的武俠情懷,《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特效設計,顯然更受觀衆喜愛。最終,《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拿下了2.95億的票房,而《劍雨》隻取得了6600萬的成績。
2011年:中、韓、俄三方争霸,鄧超、李連傑上演奇幻對決
徐克在2010年國慶檔的突出表現,讓不少港片導演看到了内地巨大的票房市場。2011年的國慶檔,港片電影人顯得異常活躍。
成龍、張黎合作的《辛亥革命》,在9月23日率先吹響了2011年國慶檔的号角。而随後鄧超、陳嘉上的《畫壁》,李連傑、程小東的《白蛇傳說》,郭帆、房祖名的《李獻計曆險記》,馬楚成、彭于晏的《夏日樂悠悠》也都在9月28日、9月29日、10月1日,登上了院線大銀幕。
當然,除了這些國産作品,南韓電影《雞媽鴨仔》、俄羅斯電影《疾速行動》,也都在10月1日登陸内地電影院線。
在2011年國慶檔的中、韓、俄三方電影票房争霸中,奇幻題材的特效大片,成為了市場消費的主流。鄧超與陳嘉上合作的《畫壁》,取得了1.8億的票房。李連傑、程小東的《白蛇傳說》,也拿下了2億的成績,成為了這個10月的票房冠、亞軍。
2012年:國慶檔商業化氣息漸濃,優質佳片漸少
随着票房成績的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片商,看到了國慶檔的觀衆消費能力。2012年的國慶檔,一大批商業大片走上了院線銀幕。
2012年的9月26日,周潤發、劉亦菲出演的《銅雀台》率先拉開國慶檔的序幕。随後,章子怡的《危險關系》、範冰冰的《二次曝光》、布魯斯·威利斯的《環形使者》、馮德倫的《太極1》也相繼走上院線大銀幕。
2012年的國慶檔作品雖然不少,但鮮有佳作。在這些商業氣息濃重的作品中,馮德倫的《太極1》憑借華麗的演員陣容、精彩的特效設計,拿下了1.4億的成績,成為了這一年國慶檔的票房龍頭。
2013年:國慶檔兩極分化,徐克、彭氏兄弟上映3d對決
2013年的國慶檔,出現了佳片、爛片兩極分化的情況。
這一年,徐克帶來了“狄仁傑”系列的第二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在這部作品中,徐克用出色的3d特效技術,震撼了國内的觀衆。而彭順、彭發兩兄弟,也在3d特效上下足了功夫,在國慶檔推出了災難電影《逃出生天》。
憑借完整的劇情,出色的3d特效設計,《狄仁傑之神都龍王》、《逃出生天》兩部作品受到了許多觀衆的喜愛,分别拿下了5.9億與1.29億的成績。
而同在2013年上映的《神奇》、《白狐》、《一路順風》等劣質喜劇作品,則在這兩部3d大作的沖擊之下,成為了票房炮灰。
2014年:國慶檔迎來十億時代,影片品質大幅度提升
2014年國慶檔的影片品質,較之以往有了極大的提升。這一年的十一小長假裡,觀衆們不僅能夠看到《親愛的》、《黃金時代》等文藝佳作,還能領略《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黎明升起》等商業大片的視覺沖擊。
而《麥兜:我和我的媽媽》、《魁拔3》等動漫電影,也讓觀衆們看到了國漫的未來。
2014年的華語電影在國慶檔實作了十億票房的突破。這一年,徐峥、黃渤合作的公路喜劇片《心花路放》,憑借高水準的制作、演員們的出色演繹,拿下了11.49億的票房成績,開拓了國産電影的新紀元。
2015年:劉德華演繹經典,徐峥交鋒沈騰
2015年的國慶檔,一騎絕塵的依舊是喜劇作品。這一年,沈騰、馬麗主演的《夏洛特煩惱》,受到了不少觀衆的喜愛,并在國慶檔拿下了14.41億的票房。
雖然《夏洛特煩惱》的表現驚豔,但面對喜劇大ip的沖擊,還是略顯遜色。2015年的國慶檔,徐峥推出了“囧”系列的第三部《港劇》。該片雖然較之前兩部作品,口碑有所下滑,但憑借大ip的影響力,影片還是拿下了16.11億的成績。
喜劇作品在票房市場之上一騎絕塵的同時,不少票房平凡、口碑極佳的作品,也吸引了觀衆的眼球。劉德華、丁晟合作的《解救吾先生》就是這樣一部作品。雖然該片上映之後僅拿到了1.9億的票房,但過硬的影片品質,卻讓它獲得了不少警匪片影迷的好評。
2016年:林超賢一騎當先,主旋律玩出新花樣
2016年的國慶檔,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成為了爆款。出色的槍戰動作場景,緊湊的卧底劇情設計,再加上張涵予、彭于晏等人的出色演繹,使得這部以“主旋律”為核心的《湄公河行動》,受到了不少觀衆的喜愛。
無數影迷在觀看了《湄公河行動》之後都感歎,原來主旋律電影還能拍成這樣。而在同期上映的《王牌逗王牌》、《爵迹》、《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映襯之下,這部《湄公河行動》也顯得更為難能可貴。
2017年:馬麗上演喜劇經典,成龍、王晶表現驚豔
2017年的國慶檔,出現了低開高走的奇特景象。在這一年的9月29日,大鵬的《縫紉機樂隊》、李晨的《空天獵》率先上映。
這兩部作品的品質,降低了不少觀衆對于國慶檔的心理預期。然而,9月30日,馬麗的《羞羞的鐵拳》、成龍的《英倫對決》、王晶的《追龍》,卻讓觀衆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驚喜。
在這一年的國慶檔交鋒之中,喜劇作品依舊占據了龍頭地位,馬麗的《羞羞的鐵拳》拿下了22億的票房成績,一路領跑。《追龍》、《英倫對決》,也分别拿到了5.7億、5.3億的票房成績。
2018年:張藝謀、莊文強上演“真假遊戲”,喜劇片處境尴尬
以往在國慶檔叱咤風雲的喜劇片,在2018年的十一小長假遇到了尴尬。這一年,開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媽》、巴貝爾的《胖子行動隊》,在國慶喜劇銀幕之上展開了角逐。然而,兩部影片因為品質的問題,受到了不少影迷的争議。
相對于喜劇片,張藝謀、莊文強兩位名導打造的“真假遊戲”,顯然更吸引觀衆。2018年的9月30日,莊文強與周潤發、郭富城合作的《無雙》上映。這個關于“假币”的故事,憑借演員們出色的演技,精妙的故事反轉,獲得了許多影迷的喜愛,最終拿下了12.7億的票房。
而同樣是2018年的9月30人,同樣是“真真假假”的主題,張藝謀的《影》憑借濃重的藝術風格,緊湊的劇情設計,以及演員們精彩的表演,也獲得了觀衆的好評與掌聲,取得了6.2億的成績。
今年的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展開了激烈的票房競逐。在最終的票房戰争之中,你認為哪一個能笑傲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