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站要撕的不是巫師,而是“用愛發電”的帽子

B站要撕的不是巫師,而是“用愛發電”的帽子
文丨科技新知,作者丨馬戎

b站手撕巫師财經的消息一出,相關視訊的評論區立即變成一片修羅場。

在巫師财經的最新投稿中,高贊熱評普遍為對巫師财經内容專業度的高度認可,而在按時間排序的置底評論恰恰相反,抨擊巫師的觀點比比皆是。目前,該作品評論區已被當機。

B站要撕的不是巫師,而是“用愛發電”的帽子

分析普遍認為,另一平台給出的高額簽約價格,是巫師出走的重要原因。據36kr報道,有知情人士稱,挖角平台就是位元組跳動旗下的西瓜視訊。位元組跳動方面并未回複此事。

而從b站與西瓜視訊長期就作者歸屬以及獨家内容的争奪來看,西瓜視訊出手的機率非常大。據知乎使用者“莊明浩”表示,西瓜視訊給幾乎所有的b站頭部up主都開出過報價,此次買下巫師财經,簽約金在千萬級别。

b站明顯也急了。

巫師财經的告别視訊,被普遍解讀為對“用愛發電”模式的不屑。巫師在告别視訊中提到,其賬号沒有任何商業化,而且恰飯收入太低,自己用愛發電的積極性降低了很多。巫師慨歎,兼職做科普視訊真是費力不讨好。

這是個十分危險的信号,b站對此反應強烈。

事件發生後,b站很快将雙方合作協定首頁截圖與溝通郵件截圖對外披露。顯然,事件已經從法律戰打到了輿論戰,雙方都在借助公衆情緒的力量。巫師獲勝,可坐穩在新東家處的身價;b站獲勝,可以殺雞給猴看,對有出走意圖的作者是個威懾,同時擡高對手的挖角成本。

B站要撕的不是巫師,而是“用愛發電”的帽子

巫師财經是b站财經内容建構的原點,其内容光速蹿紅引發的馬骨效應,使半佛仙人、沖浪普拉斯等一批财經科普作者湧入b站 。如今風水輪流轉,b站财經内容一哥已不再屬于巫師,正如巫師在告别視訊中範蠡式的觀點——如今平台的硬核内容已經包羅萬象、盈千累萬,多位财經區up主持續輸出優質内容,是以,我的調整不會掀起多少波瀾。

有使用者評論說:“雖然隔着螢幕,但我聞到了醋味。”

孟子是個社會責任感極強的人,《孟子.萬章上》曾有這樣一段: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将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

作為成語“先知先覺”的出處,這句話也往往作為精英主義者的格言。

在成名作《香港金融保衛戰,國際巨鳄索羅斯做空英鎊泰铢,決戰香港》中,巫師财經有一段類似表述:“中西方媒體的傾向性都很明顯——雙方都不客觀,對于任何資料和資料,我必須找到第三方來佐證。資訊源除了新聞、市場資料、采訪和交易公告,還包括索羅斯的《改革全球資本主義》、《金融煉金術》……我不是推薦這些書啊,隻為四個字:以我為準。”

語畢,彈幕一片沸騰。

巫師财經的a面是一席光鮮的袍。b站破圈信号彈、站内硬核财經類内容領頭羊、巅峰播放量520萬、鮮衣怒馬、激揚文字、資本永不眠。巫師财經的風格,使幾乎整個b站财經類内容均附加了精英主義的注腳。b站财經内容分類能夠快速崛起,精英口吻引發的飯圈效應功不可沒。

而b面的巫師财經,爬滿了虱子。

自抄襲門曝光後,巫師财經淪為衆矢之的。在b站檢索“巫師抄襲”關鍵詞,會看到大量揭發巫師财經抄襲的作品。在這些内容中,巫師财經的名言“以我為準”被解讀為電話詐騙的開場白,核心目的是“篩傻”,即讓有理智的人自己退出,讓真正的目标使用者留存。

這次負面事件與半佛仙人在b站的崛起相輔相成,前者像一條減速緩沖帶,為巫師财經在b站無往而不利的擴圈漲粉踩下了刹車;後者攜更偏生活與段子的财經内容,宣告新模式的成功,并在資料與使用者回報方面超越巫師。半佛之後,b站的觀點類内容掀起一股“半佛化”浪潮,巫師财經盯住世界經濟史的陽春白雪風格,在聲浪上被明顯蓋過。

巫師的窘迫,不止于此。

巫師财經在b站出道的2019年下半年,正值b站破圈的關鍵起步階段。财經類内容已經在其它多個内容平台已經較為成熟,而入駐b站,則需要考慮面對年輕學生為主的使用者時入場姿勢的問題。抛去傳統媒體式的冷漠姿态不談,巫師選擇放高姿态站着入場,半佛選擇放低姿态彎腰入場,兩種模式均獲得成功,但低姿态的半佛顯然更受品牌方青睐,而高姿态使巫師的内容變現步履維艱。

事實上,高姿态内容在傳播效果上落後并讓步于低姿态内容的故事,已在b站之前的多個内容平台反複上演過。早在巫師财經之前,有作者将電視或其它網絡平台的純粹金融理财類内容上傳到b站,但效果相當慘淡。如果不是b站破圈決心下的馬骨效應,以及精英口吻下的飯圈效應,巫師财經能否達到今天的影響力,尚未可知。

巫師在告别視訊中透露,自己完全不懂自媒體行業,曾在b站百萬粉絲時開出150萬元的廣告天價(半佛仙人300萬粉時,廣告報價是45萬),使得大廠pr望而卻步。加上b站素來有反金融類營銷内容的氛圍, 便形成了十分吊詭的現象——一個平台細分領域頭部的超級大v,将自身的商業化前景幾乎堵死。

巫師面臨選擇,在b站,有社交分發+推薦流分發的流量紅利,但商業化前景寡淡;在西瓜視訊,則可以擺脫“用愛發電”的窘境,對于巫師來說,盡管内容在b站内屬于頂尖級别,在無流量傾斜的站外也無甚起色,但自抄襲事件發酵以來,b站僅存的社群氛圍優勢也在消散,出走b站成為一種必然結局。

巫師财經個人的發展史,幾乎是b站财經類内容的建立史。而财經區的創業記,基本是b站内容破圈的曆史投影。

b站由小衆文化社群發展而來,長期重視文化調性,不注重商業回報的内容氛圍,使b站的文化輸出的能力極強。而n站、a站的相繼死亡,為b站敲響了警鐘——創作可持續的根本是穩定收入而非文化認同。

而b站接受出圈紅利的同時,正在讓本土内容承擔長期以來重文輕商的代價,這與财經内容的新鮮血液注入後,巫師财經的影響力的削減如出一轍。改革程序意味着利益配置設定高度不穩定,使用者的碎片時間是固定的,每一股新鮮血液的進入,都意味着舊有利益的部分解體。

巫師财經成了前浪,被後浪拍死在商業化的沙灘上。

b站在手撕巫師财經的公告中措辭很委婉:“巫師财經是一位在b站從零成長起來的up主,不僅在開始創作的兩個月内就收獲了一百萬使用者的關注……他的快速成長,離不開站内使用者的支援與鼓勵。”

平台支援的作用被略過了,從聲明看,巫師财經的蹿紅似乎是因内容優質自然發酵的結果。但網友仍然送給b站一個綽号,叫up主新手村,意為從零培養優秀作者,等到其創作成熟時,再跳槽其它平台。

這無疑是b站的心頭刺。

抛去二次元時代的元老不計,b站新興頭部up主的演變軌迹,莫過于賬号從推薦算法中受益做大——頻繁登入首頁推薦,收獲流量傾斜,跻身頭部——遭遇可能發生的内容被錘、賬号被當機等可能出現的黑天鵝事件,ip暴斃,或與其它平台簽署獨家内容協定,脫離在b站原有的社交分發關系網。

以巫師财經為例,由于入場時機的特殊,作者客觀上被納入平台的破圈階段當中。b站主攻月活增長,因而在版權采買等領域動作較大,但對 up主變現機制以保障為主,例如創作激勵計劃給出的10萬播放約300元人民币的收益等看,在電商方面,則完全落後于一抖一快,任由商品連結向平台外導流,恰飯與否全靠作者自己。

b站走了破圈的左腳,還沒走大範圍商業化的右腳。對于産生自使用者興趣的ugc社群,打破使用者圈層已遭受反彈,一旦商業化内容比重增多,反彈可能更大。巫師财經這一類破圈程序中的關鍵up主,随着破圈的左腳孤零零地懸在半空中。

b站需要警惕的,不是個别up主寡淡的契約意識,而是“用愛發電”的大帽子。

巫師财經的教訓不能再度發生,非自媒體從業者轉型up主時在商業化程序上處理失誤,平台方終是難逃其咎。在邁出商業化的右腳之前,b站有必要亡羊補牢,對這批初登新大陸的哥倫布們指導、維護,避免其在平台内的商業化前景斷絕,一味予以流量紅利,無助于頭部up主的抉擇。

巫師離開了,焦慮的b站永不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