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易開蓋,也能掙大錢。
截止于4月7日午間,“中國易開蓋第一股”英聯股份已連續三個漲停闆。因海外疫情擴散,全球居民瘋搶罐頭,專業從事易開蓋等金屬包裝産品的這家汕頭家族上市企業,“備戰”罐頭需求,決定再融資5億新增40億片罐頭易開蓋産能。
“備戰”罐頭需求,英聯再融資擴産40億片易開蓋
汕頭英聯股份
截止于4月7日午間截稿時,“中國易開蓋第一股”英聯股份迎來數日以來第三個漲停闆,股價為34.61元/股,總市值為67.33億元。
自今年1月以來,盡管a股市場出現了較大波動,然這家總部位于汕頭的易開蓋生産企業的股票依舊“波瀾不驚”,呈現波段上升态勢。上周四、上周五至本周二清明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已連續三個漲停闆。
值得一提的是,4月3日公司公告“未來三年(2020年-2022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其中提及“在滿足公司正常生産經營的資金需求情況下,如無重大投資計劃或重大資金支出等事項發生,公司每年以現金形式配置設定的利潤應當不少于當年實作的可供配置設定利潤的 10%,且公司連續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配置設定的利潤不少于該三年實作的年均可配置設定利潤的 30%。”
确定短期三年合理的利潤配置設定方案,在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上,也兼顧公司可持續發展及持續經營能力,并保持公司利潤配置設定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出發點和立足點都是好的。
德國居民瘋搶罐頭食品
近來,鑒于海外疫情擴散及不确定性,許多歐洲、北美及部分拉美國家的城市居民,已不光搶廁紙、洗手液,消毒液,連罐頭食品也瘋搶。
如西班牙罐頭海産品生産商協會(anfaco-cecopesca此前受訪時已表示:“最近歐洲市場上罐頭類商品訂單激增,對罐頭産品生産活動産生刺激作用。工廠又進入了生産旺季,為確定嚴格安全和衛生條件下,盡最大程度保障供應。”
可人們發現,諸如英國倫敦及德國等許多城市的超市,罐頭産品已被搶購一空,貨架上空空如也。
英聯董事長翁偉武(左1)
全球居民瘋搶罐頭,令生産易開蓋的行業龍頭英聯股份訂單大增。英聯董事長翁偉武表示:“最近一段時間随着海外疫情的大規模爆發,海外市場的罐頭銷量激增,很多地方超市基本被搶空。我們最近集中收到了一些新客戶的詢價訂單,有來自意大利的、俄羅斯等歐洲國家的,還有來自東南亞的,新客戶的意向訂單量都比較大。”
4月3日,在深交所上市的英聯股份披露的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司拟定增不超過5836.03萬股,募資5億元用于智能生産基地改擴建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英聯股份公告稱,拟募投的智能生産基地改擴建項目,總投資為4.11億元,拟使用募資3.5億元,将引進多條罐頭易開蓋生産線,滿足未來快速增長的下遊市場需求。
英聯股份旗下,有四大智能化生産基地,即總部在汕頭的“廣東英聯包裝”,以及控股子公司位于東莞的“廣東滿貫包裝”、佛山市“寶潤金屬制品”,以及位于山東省濰坊市的全資子公司“山東旭源包裝制品”。
汕頭電視台《非凡的匠心》節目走進英聯股份
英聯股份現已成為聯合利華、王老吉、奧瑞金、雅士利、佳隆股份等知名企業的供應商,生産鋁箔易撕蓋、食品易開蓋(罐頭用全開式易開蓋)、飲料易開蓋和幹粉易開蓋等四大核心産品。
公司總部廣東英聯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汕頭市濠江區馬滘工業園區,英聯股份于2017年2月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易開蓋,是普通人既熟悉卻不太會關注的生産制造細分領域,小産品“乾坤大”。二年前,汕頭電視台紀錄片《非凡的匠心》曾走進馬滘工業園區裡的英聯。
據介紹,像肉類罐頭食品,是将生的内容物封罐後,經過一定時間的高溫煮沸、殺菌,再噴淋、冷卻而成。這個熱脹冷縮過程對蓋子耐壓性、拉環力度、刻線設計等等,都有嚴格的品質要求。
作為一直專注于金屬包裝行業中的易開蓋細分市場的龍頭企業,英聯每分鐘已從過去的一、兩百片提高到2500到2800片,而這歸功于智能化及不斷疊代的先進裝置,使得生産效率持續提升。
英聯生産線
上市三年以來,英聯業績持續增長,是中國易開蓋國家标準制定機關之一,産品遠銷30多個國家、地區。已披露的公開資料顯示,罐頭易開蓋一直是其海外銷售最主要的産品,占出口産品比重多達七成。
英聯股份此前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本次計劃5億募資擴産之前,已經開始着手提升現有産量。據稱,公司2019年12月左右有一條全新的罐頭易開蓋生産線已經到廠開始安裝,今年3月月開始調試,2020年4月份以後,會持續把罐頭蓋的産量提升到月産量2億片以上,目标是2.5億片左右。
據預測,全球罐頭蓋的消費量大概有500億片以上,預計未來全球會有30%至40%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産,規模大概在150億片到200億片左右。英聯股份還透露,與國外的競争對手相比,國内的金屬易開蓋的報價要低20%至30%。
看好罐頭蓋市場潛力的英聯股份,除了提升現有産量,此次計劃募資擴産的規模更是龐大。據本月3日披露的定增預案,英聯股份募投項目建設周期為18個月,将新增40億片罐頭易開蓋産能,項目營運期内可實作年均營收54873.25萬元,年均淨利潤4495.89萬元。《21世紀經濟報道》對比發現,英聯股份募投項目的預期年均淨利潤,高于2018年的4212.31萬元。
據2月28日英聯股份釋出的業績快報,2019年預計實作營業收入 1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91%;預計實作營業利潤 9711萬元,同比增長83.4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7986.427萬元,增長89.60%;預計基本每股收益為0.41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86.36%。
重家族親情,6個實控人有堂兄弟姐妹、嬸嬸
英聯股份上市儀式
2017年2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時為兩家公司舉辦上市挂牌敲鐘儀式,分别是中小闆上市的廣東英聯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846)和創業闆上市的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300601)。
英聯股份本次公開發行股票3,000萬股,發行價格8.33元/股,新股募集資金2.50億元。本次公開發行a股,也為英聯股份的成長開啟了新篇章,市場也關注到其六位實控人彼此關系,又是一家典型的潮汕上市家族企業,6個實控人多是堂兄弟姐妹。
股權架構,是公司治理體系的基石,從某種程度來說,一個初創公司的股權結構關系,也是其最早創業形态的展示。在潮汕地區,很多像英聯股份一樣,很多家族成員出現于股東名單中。
比如拉芳家化ipo時,曾出現了“創始人和他的30人親友團”現象。其中,除創辦人吳桂謙自己的父親、兄弟、妹妹、配偶及兩個女兒外,還有侄兒、侄女,妻子的娘家兄弟、娘家侄子、外甥等。
另外,像起步老家潮南隴田,發迹于深圳的深交所上市公司“金龍羽”,也是如此,ipo之前,股權完全集中在鄭氏家族手中,除掌舵人鄭有水持有多數股權外,他的大哥鄭會傑、二哥鄭美銀和三嫂鄭鳳蘭均有不同程度的持股,家族持股占比高達99.13%。
英聯股份總經理翁寶嘉
公司登陸a股才4個月,董事長翁偉武退出日常管理一線,将總經理大座讓予其堂妹翁寶嘉。
2017年6月6日,英聯股份公告稱,翁偉武先生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同時,公司聘任翁寶嘉女士為公司總經理、聘任柯麗婉女士和夏紅明先生為公司副總經理。
董事長、也是英聯掌舵人翁偉武,生于1970年6月,其堂妹翁寶嘉,是個80後,生于1980年8月,現為香港居民,是另外兩個英聯翁氏家族實控人之一的翁偉炜與翁偉博之胞姐,同時也是另一個實控人翁偉嘉的堂姐。
值得一提的是,新晉升為公司副總經理的柯麗婉女士,也是英聯股份實際控制人之一,比翁寶嘉大一歲,生于1969年10月,也屬于翁氏堂親家族成員。
英聯股份上市公告書(截圖)
英聯股份上市時,其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翁偉武、翁偉炜、翁偉嘉、翁偉博、蔡沛侬、柯麗婉六人。從招股書及相關資料顯示,這六個人是父輩為翁氏三兄弟,其中,蔡沛侬為6個實控人中人的翁偉武、翁偉炜、翁偉博、柯麗婉的三嬸,即其父輩翁氏三兄弟中三房的配偶妻子,也就是董事長翁偉武三叔的妻子,實控人翁偉嘉及非實控人股東翁瑤佳的母親。
董事長翁偉武(大房次子)和另一個實控人柯麗婉(大房長子之配偶),是叔嫂關系,柯麗婉是翁偉武大哥的妻子,他倆人同為父輩“翁氏三兄弟”中的大房。
此中,現為英聯總經理的非公司實控人的翁寶嘉(二房女兒),和同為公司實控人的翁偉炜(二房長子)、翁偉博(二房次子)胞兄弟均是父輩翁氏三兄弟中二房家族成員。
招股書僅披露了二房翁清欽為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翁偉炜、翁偉博之父親,卻無翁清欽之大哥、三弟之具體資訊。
英聯股份董事長翁偉武
英聯股份翁氏家族,祖籍汕頭。掌舵人翁偉武于1992年7月至2004年5月先後擔任汕頭市汕樟五金工藝廠采購部經理、銷售部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職務;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擔任東莞市廣誠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擔任汕頭市英聯易拉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2013年11月起擔任廣東英聯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家和萬事興,一個家族兩輩人同心合力,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開闊天地。團結力量大,潮汕人做生意以團結著稱于外,這也是優勢,更與其特有的互相認同的人際關系有一定關系。
這種人際關系,從家庭擴充至家族、宗親,再到老鄉、親朋好友,群體的力量總是大于個人的力量。
要知道,和諧的家族關系,是生意興隆的助力,也是企業長大、壯大并持久傳承的重要保證。
汕頭翁氏會館祭祖活動
汕頭、潮州、揭陽等地的潮汕翁氏,和廣東新會翁氏、以及順德、佛山、惠州及梅州翁氏,也包括海南省的瓊崖翁氏,均為福建莆田的翁氏之後。
不過,潮汕翁氏的宗支又各有不同。比如宋真宗景德年間任潮州府學教授的翁俊(字天續),其子後擇居揭陽尖山,即尖山翁氏之始祖。
翁俊的二弟翁傑(字啟駝)也随其兄來潮州,後擇居揭陽駝浦蓬洲,即駝浦蓬洲翁氏之開基祖。總體來說,潮汕地區各地的翁氏,多為翁俊、翁傑兄弟之後裔。
此外,翁俊的四弟翁佳,官拜莆田縣訓導,後因避倭寇之亂,至福建龍岩的汀州、永定居住,其後代子孫有遷移惠來梅林黃田村、普甯的雲落湖寨等地,又有其一脈遷海陸豐、興甯、大埔、五華、梅縣以及普甯的梅林等地,也在潮汕及廣東其他地域繁衍生息下來。
翁俊兄弟的父親翁玄度,為官大理寺評事,後遷鴻胪寺太卿,後遷居福建的福清琴江,其後裔又分住江陰,乃琴江翁氏的始祖。
八閩翁氏始祖為翁軒。唐朝天寶年間,翁軒中甲榜進士,後來遷官入閩,被朝廷派到閩州任刺史,再後來落籍于福建莆田竹嘯莊,即翁氏入閩開基始祖。換句話說,潮汕翁氏,多為翁軒公子孫後裔。
祠堂是祭祀祖先的房屋,在汕頭還有一些罕見的女祠,如汕頭鮀浦蓬洲的翁氏家廟,供奉着一位翁姓姑母(名貞慧)的神位,也被其子孫稱為“祖姑祠”,有門匾書寫“孝烈垂芳”。
本文内容為一波說原創内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