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飚
父親是武林高手,從小武藝高強,許世友不是他的對手!
新中國成立之後,這些為了國家出生入死的将帥們都獲得了軍銜榮譽。但是,也有一些将領,他們在建國之後解甲歸田,錯過了授銜儀式。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的功績不重要。其中,最讓人惋惜的,應該就是耿飚了。
對中國近代史有了解的人,應該都聽過耿飚的名字。而在耿飚身上,最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打死一隻老虎送給毛主席這件事了。耿飚為什麼這麼厲害呢?這還要從他的父親說起。他的父親耿楚南武功高強,還曾擔任過皇宮侍衛。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慈禧帶着光緒帝向西安逃難。耿楚南因護駕有功,被賜了一對“虎頭雙鈎”,是以他也被稱為“雙鈎大俠”。耿飚的家庭可以說是一個武林世家,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耿飚,從小就跟着父親練功,有着一身好武藝。後來因為鬧饑荒,耿飚也被迫跟着父母一起逃難。為了生存,他很小就出來做工。長期的磨難,沒有壓垮耿飚,反而讓他産生了救國救民的決心。
1921年,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耿飚就參加了紅軍。之後,耿飚一身的武藝功夫,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在湖南革命的高潮時期,耿飚幫助黨組織建立了勞工赤衛隊,開展革命武裝鬥争。耿飚還和其他同志從敵人的兵工廠裡搶到了一批槍支,提高了赤衛隊的武裝力量。
在這之後,耿飚又受到黨組織的指令,回到了家鄉醴陵,上司農民群衆參加了醴陵暴動以及十萬農軍攻長沙的行動。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國民政府不斷打壓我黨的發展。耿飚再次回到浏陽,帶領戰士們積極開展遊擊鬥争,有力地配合了紅軍主力部隊的作戰。第二年,耿飚正式成為一名共産黨員。
耿飚青年(左二)
開始長征後,耿飚因為出色的武藝和臨危不懼的精神,被升為紅1軍團第2師第4團團長,此時的他隻有24歲。紅1軍團擔任了最艱巨的開路任務,耿飚和戰士們浴血奮戰,打了許多硬仗、惡仗。讓耿飚出名的,是1934年的湘江戰役,這場戰役可以說是長征途中最慘烈的一戰。
在這場戰役中,耿飚帶領4團的戰士們負責掩護大部隊過江。戰士們舍生忘死,打退敵軍多次進攻。但是,敵軍的武器精良,又有空軍支援,戰士們沒有絲毫喘息的機會。雖然我軍英勇無比,但是敵軍派出了督戰隊。在督戰隊的威逼下,敵軍也不敢逃跑,隻能與我軍作戰。由于武器裝備的差異,我軍戰士漸漸不敵,陣地接連丢失。
耿飚的心裡漸漸着急起來,但他知道,不能和敵軍硬碰硬。4團傷亡慘重,隻能靠計謀取勝。等到了晚上,耿飚帶領部隊發起了突襲,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子彈很快就打光了,耿飚就拿起大刀和敵人拼殺。在耿飚的帶領下,戰士們紛紛被鼓舞,士氣高漲,誓要把丢失的陣地奪回來!
湘江戰役
在這場戰鬥中,耿飚僅憑着手中的一把鋼刀,就帶着戰士們殲滅了一個排的敵人。敵人見到他,仿佛看到了“殺神”,抱頭鼠竄。戰鬥結束後,耿飚才感到脫力。他癱坐在地上,身上的衣服已經被血浸透了。湘江血戰之後,耿飚的大名傳遍了紅軍。
之後的長征期間更是不用多說,耿飚帶領戰士們屢破強敵。紅軍進入貴州之後,耿飚又率部強渡烏江,搶奪婁山關,為主力部隊的前進開辟通道。毛主席知道他的戰績之後,還親自寫信表揚他。遵義會議後,耿飚擔任紅1軍團第1師參謀長,率部屢立戰功,為中央紅軍赢得轉移的主動權。
中央紅軍成功抵達陝北之後,與紅四方面軍的順利會師。在兩軍會師之後,還發生了一件趣事。紅四方面軍也有一個武藝出衆的将領,就是許世友。許世友年幼的時候,曾在少林寺練武,功夫也不差,在紅四方面軍也是大名鼎鼎。
遵義會議油畫
許世友性情耿直,聽說紅軍隊伍裡有一個國術高手,就一直想和他比劃比劃。如今,兩軍會師,正好給了他這個機會。同樣是習武之人,意氣風發的耿飚也想和許世友切磋一下。面對許世友,耿飚自信地表示,“不管是比刀法還是拳法,你都不是我的對手。”這句話一下子把許世友的好勝心激起來了,一定要和耿飚分個勝負。
本來兩人已經約定好了比武時間,但是冷靜後的耿飚意識到了,兩人比武背後的問題。耿飚的實力不容置疑,如果在比試的過程中不小心出了什麼意外,對雙方的影響都不好。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剛剛會師,如果這個時候兩人公開比武,不管赢輸結果如何,都不利于兩支隊伍的團結。慎重思考之後,耿飚拒絕了這次比武。
進山打獵,漫山遍野的野獸被他打了個遍,捉到老虎令毛主席稱奇!
從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耿飚和許世友的不同。兩人雖然都是練家子,許世友就是一直直腸漢,不會考慮更深層次的東西。但是耿飚的心思更細膩,考慮問題也比較全面。紅軍抵達陝北之後,耿飚又率部參加了東征戰役。1936年,耿飚進入紅軍大學學習。結業之後,他擔任了紅四方面軍第4軍參謀長,加強了紅軍内部團結。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之後,耿飚原本以為自己可以上戰場殺敵,卻突然接到了留守的指令。看着戰友都趕往前線,耿飚的心裡也急不可耐。他多次向上級申請參加戰鬥,但都沒有被同意。這讓耿飚很是不解,在他的再三追問之下,才搞清楚了緣由。
耿飚的實力毋庸置疑,但是毛主席認為不僅前方的戰鬥很重要,保住後方的根基更重要。是以再三思考之下,黨中央決定讓耿飚留守後方拱衛陝甘甯邊區。而耿飚也不負所托,帶領部隊鎮守隴東地區,鞏固了根據地。
許世友
我軍一直踐行“不拿群衆一針一線”的原則,是以戰士們的吃穿用住,大多都是自給自足。在留守陝甘甯邊區時,為了解決後勤儲備問題,大搞生産運動。耿飚積極響應“南泥灣大生産”,帶着戰士們在慶陽地區開墾荒地,自給自足。
但是,有的時候收成不好,部下就問耿飚怎麼辦。耿飚聽了這話卻說:“這山上的野獸,哪個不能吃?”早在部隊剛來到慶陽的時候,耿飚就發現附近的山上有很多猛獸。這些猛獸不僅會糟蹋莊稼,更嚴重的是會威脅到當地百姓的人身安全。是以,耿飚心裡就一直記挂着圍獵野獸的事情。
其實,之前也有将領想到過進山打獵,但是又害怕得不償失。因為士兵們根本都沒有圍獵野獸的能力和經驗,萬一負傷,反而更加麻煩。再加上當時各個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搞生産,存餘糧,即便打到了野獸又能吃多久呢?但是耿飚不同,他武藝高強,有能力,也有智慧。耿飚設計出的陷阱,精巧但殺傷力十足,每次都能抓到很多小型動物。
耿飚和許世友
耿飚的功夫,不僅能吓退敵人,就連猛獸見了他也得乖乖馴服。有名的打虎英雄,大家肯定能想起來武松。耿飚也憑借着自己的實力,打死了多隻猛獸,比起武松也絲毫不差。在大生産運動時期,耿飚就經常帶着戰士們到深山裡打獵。
短短一個月,耿飚打回來的野兔、野狼不計其數,其中還有8隻豹子和4隻老虎。不僅能給部隊改善夥食,還幫助老百姓解決了巨大的威脅。耿飚将其中最大的一隻老虎送到了延安,給毛主席看看。毛主席見到這麼大的老虎,也吃了一驚,還做了一首打油詩。
圍觀的将領都啧啧稱奇,毛主席看懂朱老總後,也打趣他,讓他試一試能不能擡起來。興緻勃勃的朱老總上前試了好幾次都無法挪動,無奈的朱老總隻好風趣地說:“要想擡起來,得先吃了九牛二虎才行。”惹得衆人哈哈大笑,這也展現出了耿飚的武藝高超。
在解放戰争中,耿飚終于踏上了戰場。1945年的張家口戰役中,耿飚帶領戰士們殲滅了附近的日僞軍,攻占了張家口。之後,他又參加了平津戰役、太原戰役等等,為解放戰争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按理說,以耿飚的資曆和戰功,應該是可以參加授銜儀式。那為什麼他卻沒有任何軍銜呢?原因其實很簡單,解放戰争結束之後,耿飚就脫離了軍隊體系,前往一個新的“戰場”。新中國成立之後,急需和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耿飚心思細膩,卻很有原則,在周總理眼裡,他就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外交家。
是以外交部成立之後,周總理就親自下令把耿飚調到了外交部。耿飚也由此開啟了自己全新的人生曆程。在1955年授銜儀式舉行的時候,耿飚已經離開了軍隊,是以自然沒有獲得任何軍銜,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但是在長達2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耿飚的工作也進行的有聲有色。毛主席說他:“敢說真話,反映真實情況,是個好大使。”
周總理
能文能武,帶兵打仗的将軍,脫下軍裝成為外交明星!
新中國成立後,耿飚搖身一變,成為了外交大使。原本對于這個工作,耿飚是有些遲疑的。他找到周總理說,“我連外語都不會說,怎麼能做外交官呢?”周總理卻鼓勵他說,“不會可以學嘛,革命的時候不也是邊打仗邊學習嗎?過去能完成任務,現在肯定也能完成!”在周總理的鼓勵下,耿飚走馬上任,成為了一名外交官。
從耿飚成為外交官後的20多年時間裡,他前往多個國家擔任駐國大使。作為我國第一位駐西方國家的外交大使,耿飚的一言一行都時刻受到關注,代表着中國的态度。耿飚此時對外語是一竅不通,隻能随身帶着翻譯。但在出席一些重要場合的時候,是不适合帶着翻譯的。耿飚找來一名外語老師,苦練口語。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在講話時流利的口語讓大家對這位來自新中國的外交官刮目相看,也提高了國家的精神面貌。
但是耿飚顯然沒有就這樣滿足。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強敵環繞,很多國家都想看我們的笑話。耿飚毫不畏懼,在瑞典期間,他不僅學習了外語,還考取了駕照。耿飚這樣不斷奮進的精神,讓其他人都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以說,在耿飚的努力下,新中國的民族威望也在不斷提高。
在中國的外交界工作的時候,耿飚總是堅定貫徹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越來越多。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往來。西方對中國的封鎖,也漸漸從内部被瓦解。
在其他國家工作的時候,除了和政府部門之間交流,耿飚還經常和民間的一些經貿界人才也保持聯絡。正因如此,這些國家才會在經濟方面,與我國産生貿易往來。在前往巴基斯坦、緬甸等地的時候,耿飚又大力輸出民族自信,改善了中巴、中緬關系。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說到了耿飚在思考問題時,總是非常全面,也能一針見血地看到問題的重點。是以,在擔任外交官時期,站在更高更大的國際舞台上,耿飚發現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新趨勢。在耿飚看來,雖然目前在國際社會上,美蘇處于争霸階段。兩者互相制衡,反而不會爆發世界規模的大戰。但是,這并不代表現在的世界處于和平的時期。恰恰相反,在平靜的表面下,世界危機四伏!
為什麼耿飚會有這樣的看法呢?因為對着科技、經濟、軍事等方面的不斷發展,國與國之間的戰争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以前在戰争中,需要國家之間組成聯盟,互相幫助來取得更高的戰鬥力。但是,随着軍事的現代化和科學化程序,高科技武器層出不窮。
哪怕隻有很少一夥人,隻要他們掌握了這些高科技武器,就能擁有挑戰一個國家的實力。事實上,比起國家之間的對抗,這些隐藏起來的一小部分人,更加具有危險性。他們善于隐藏,難于應對。在他們的影響下,世界上的局勢并不安穩。
美蘇冷戰以來,這些人越來越多。他們總是出其不意展開襲擊,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傷害到大量無辜人士。一些歐美發達國家,為了應對這些情況,就組建了特種部隊。他們從軍隊中挑選出優秀的士兵,進行特殊訓練,配備特殊的武器,大大緩解了危機。
而此時的中國,正面臨着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總是想給中國“找點麻煩”。國内已經開始出現類似的情況,耿飚意識到,中國也需要建立起一支特種部隊。1981年,耿飚擔任了國防部長。
根據自己之前在其他國家學到的經驗,耿飚向黨中央提議組建一支能應對各種特發情況的“特警部隊”。1982年,在耿飚的努力下,從武警部隊中正式成立了一支“反劫機警察特種部隊”。這是新中國第一支特警部隊,耿彪也是以被稱為“特警之父”。
在職期間,耿飚勤勤懇懇,完成了每一項黨與國家交給他的任務。而在退休之後,耿飚仍然在為國家做着貢獻。耿飚和自己的妻子,省吃儉用,将省下來的錢捐給貧困地區或是受災地區。不僅如此,雖然退休了,耿飚的心裡依然記挂着國家大事。他還經常給黨中央寫信,提出自己對建設國家的建議。
耿飚的一生雖然沒有任何軍銜,但是他的功績大家永遠不會忘記。在他的身上,有過少年的意氣風發,有過将領的指揮勇猛,有過鎮守後方的踏實肯幹,還有過出使外國的智勇雙絕。無論他伸出什麼樣的環境,接到什麼樣的任務,耿飚都不遺餘力地做到最好。
2000年6月23日,耿飚因病在北京逝世。在他去世之後,黨中央對他給予了高度肯定。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同志們為耿飚舉行了莊嚴而隆重的追悼會。黨中央的多位進階幹部都出席了他的追悼會,這應該是對這位一心為國為民奉獻的老人,最好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