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鎖陽,鎖陽科、鎖陽屬多年生肉質寄生草本,無葉綠素,全株紅棕色,高15-100厘米,大部分埋于沙中。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鎖陽寄生根根上着生大小不等的鎖陽芽體,初近球形,後變橢圓形或長柱形,徑6-15毫米,具多數須根與脫落的鱗片葉。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鎖陽莖圓柱狀,直立、棕褐色,徑3-6厘米,埋于沙中的莖具有細小須根,尤在基部較多,莖基部略增粗或膨大。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中部或基部較密集,向上漸疏;鱗片葉卵狀三角形,長0.5-1.2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尖。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鎖陽肉穗花序生于莖頂,伸出地面,棒狀,長5-16厘米、徑2-6厘米;其上着生非常密集的小花,雄花、雌花和兩性相伴雜生,有香氣,花序中散生鱗片狀葉。雄花:花長3-6毫米;花被片通常4,離生或稍合生,倒披針形或匙形,長2.5-3.5毫米,寬0.8-1.2毫米,下部白色,上部紫紅色;蜜腺近倒圓形,亮鮮黃色,長2-3毫米,頂端有4-5鈍齒,半抱花絲;雄蕊1,花絲粗,深紅色,當花盛開時超出花冠,長達6毫米;花藥丁字形着生,深紫紅色,矩圓狀倒卵形,長約1.5毫米;雌蕊退化。雌花:花長約3毫米;花被片5-6,條狀披針形,長1-2毫米,寬0.2毫米;花柱棒狀,長約2毫米,上部紫紅色;柱頭平截;子房半下位,内含1頂生下垂胚珠;雄花退化。兩性花少見:花長4-5毫米;花被片披針形,長0.8-2.2毫米,寬約0.3毫米;雄蕊1,着生于雌蕊和花被之間下位子房的上方;花絲極短,花藥同雄花;雌蕊也同雌花。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鎖陽果為小堅果狀,多數非常小,1株約産2-3萬粒,近球形或橢圓形,長0.6-1.5毫米,直徑0.4-1毫米,果皮白色,頂端有宿存淺黃色花柱。種子近球形,徑約1毫米,深紅色,種皮堅硬而厚。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鎖陽一般播種繁殖。鎖陽的繁衍過程不同于一般植物,與人和動物極為相似。每年五六月份,鎖陽開始露出地面,至七八月份開始成熟。同株的雄性和雌性部分互相授粉、結籽。鎖陽籽極小,顯微鏡下觀察其形狀似人體受精卵,千粒重僅為2克左右。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春秋兩季均可采挖,以春季為宜。3-5月間,當鎖陽剛剛出土或即将頂出沙土時采收,品質最好。采收後除去花序避免消耗養分,繼續生長開花,折斷成節,擺在沙灘上日曬,每天翻動1次,20天左右可以曬幹。或半埋于沙中,連曬帶沙燙,使之幹燥。也有少數地區,趁鮮時切片曬幹。秋季采收水分多,不易幹燥,幹後質較硬。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鎖陽為鎖陽科植物鎖陽的幹燥肉質莖。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曬幹。

鎖陽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莖上着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

鎖陽藥形态,本品呈扁圓柱形,微彎曲,長5~15cm,直徑1.5~5c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明顯縱溝及不規則凹陷,有的殘存三角形的黑棕色鱗片。體重,質硬,難折斷,斷面淺棕色或棕褐色,有黃色三角狀維管束。氣微,味甘而澀。

時珍曰∶鎖陽出肅州。按∶陶九成《辍耕錄》雲∶鎖陽,生鞑靼田地,野馬或 與蛟龍遺精入地,久之發起如筍,上豐下儉,鱗甲栉比,筋脈聯系,絕類男陽,即肉苁蓉之 類。或謂裡之淫婦,就而合之,一得陰氣,勃然怒長。土人掘取洗滌,去皮薄切曬幹,以充 藥貨,功力百倍于苁蓉也。時珍疑此自有種類,如肉苁蓉、列當,亦未必盡是遺精所生也。

鎖陽分布于中國新疆、青海、甘肅、甯夏、内蒙古、、陝西等省區。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與荒漠地帶的河邊、湖邊、池邊等生境且有白刺、批把柴生長的鹽堿地區。

看更多新奇動植物,關注奇文導航,我願為你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