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衆行為的研究者
為了不在人海中失聯,請把我們設為“星标 ★”哦~點選上方藍字“行舟樂評” →進入新頁面,點選右上角“...” → 點選第一欄“設為星标 ”。

古風音樂作為中國樂壇的一個細小的分支,實力卻不容小視,這個藏龍卧虎之地在近幾年突然活躍在大衆的眼中,而許多古風二次元歌手也被大家所熟知。
2016年,年僅16歲的雙笙在古風圈一鳴驚人,縱使歌迷再有心理準備,16歲的年紀還是會被驚豔到。
從雙笙發表過翻唱作品《故夢》後,人氣便持續生長,至今粉絲竟已高達三百多萬,超過了絕大多數古風歌手。
故夢
陵易/雙笙 - 空
雙笙的歌似乎有種特别的靈性,初聽質感特别,再聽動人心弦,越聽越是沉迷。這種靈性源自從小的不斷陶冶,國小時,雙笙就愛上了古風音樂,初二時,雙笙已經開始嘗試自己直播唱歌,在知名國風電音制作人徐夢圓為她打造了一首《采茶紀》後,雙笙的名号迅速紅遍古風圈。
雙笙的聲音,溫軟細膩,曲韻綿長,初聞不甚驚豔,再聽古風古韻,好比三月春雨細密潤澤,悄悄落入心田。
很多粉絲冠與雙笙“大唐歌姬”之名。這不僅是指她曲風和音色所蘊含的古典美,還有她古色古香的大唐歌姬造型,那種淡泊俗世飄渺出塵的氣質。
2016年,雙笙跨界網遊,為《龍之谷》演唱插曲,次年又涉獵影視劇,為青春版《紅樓夢》演唱推廣曲。2018年夏天,雙笙與gai合作演唱的《都市驚奇夜》,大膽嘗試古風混搭嘻哈的神秘搭配,再度引發歌迷熱議。
行舟樂評:雙笙對古風音樂優美的旋律和獨特的意境情有獨鐘,有着獨特的嗓音,一種略帶沙啞的女聲“又滄桑又稚嫩”。靠翻唱成名之後,雙笙逐漸推出自己的原創作品,都有不錯的點選。這位18歲的古風姑娘收獲大批粉絲的同時也成為古風圈的一位“大咖”。
雙笙的音樂作品
雙笙,2000年5月13日出生于重慶市開縣,00後女歌手。
2015年4月,雙笙在一款音樂app上釋出了自己翻唱的古風音樂《故夢》。同年釋出歌曲《采茶紀》。
采茶紀
雙笙 - 笙音未止
2016年4月,為網遊《龍之谷》演唱插曲《查爾德》;5月13日發行專輯《笙聲不息》。
2017年3月,演唱《紅樓夢》青春版推廣曲《終身誤》;4月,與歌手慕寒為網易網遊《新倩女幽魂》六周年獻唱《倩音流年》;同月,釋出了一首為漫畫《笑傲江湖》原創的東方不敗同人歌曲。
終身誤
雙笙 - 終身誤
2018年1月,發行單曲《少女淨妖師》,gai搭檔最小二次元歌姬雙笙組父女cp 跨次元演唱《都市驚奇夜》;25日,為手遊《楚留香》演唱宣傳曲《馬步謠》;3月,發表單曲《司南歌》;5月,發行單曲《少年志·風清揚》;7月,發行合唱單曲《上裡與手抄卷》;8月,發行單曲《陰陽訣》。11月,發行單曲《春水積木》。12月,發行單曲《謝芳菲》。
行舟樂評:很多人喜歡雙笙,是因為她的音色,她的聲音是沙啞的少女音,咬字也很特别,辨識度也非常高。不得不說雙笙非常會選作品,她那種略顯稚嫩的童音很難在成年人中找到。雖然入行兩年多,但已經憑借獨有的嗓音和作品俘獲大量粉絲,祝願小雙笙未來的道路越走越順。
被贊大唐歌姬
雙笙的粉絲如今已經突破300萬,更令人欣喜的是雙笙的古風音樂已經跨越國界,走向日本。
日本知名網站niconico是中國bilibili站的原型,雙笙在上面釋出的《采茶紀》、《月出》等四首古風歌曲,不到兩周時間裡被點選了25000多次,平均每天有2000個日本網友在niconico上面聽雙笙唱歌。
月出
在5月的榜單中,雙笙演唱的原創歌曲《月出》成了唯一上榜的中文歌。她的聲音甚至被拿來和初音作比較。(初音是日本知名虛拟歌手,在喜歡二次元的年輕人群中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
日本年輕人形容她是“最具大唐感的中國女聲”,“聽完之後前所未有地想學漢語”。
為了把歌唱好,雙笙專門去四川成都某藝術學校學習聲樂,專心學習的她白天與網絡隔絕,隻有晚上才會通過網絡與粉絲互動。藝術學校的老師坦言,雙笙在演唱方面确實要比同齡孩子高出一截,聲音很有辨識度。
因為喜歡古風音樂,雙笙在同學中顯得特立獨行。
起初,雙笙隻是喜歡古風音樂優美的旋律和獨特的意境,偶爾會給朋友翻唱由古風組合“墨明棋妙”或“銀臨”創作的古風歌曲。朋友總是評價:“唱得特别好聽”。
這種喜歡古風的最初階段被稱為“入圈”。“雙笙”也是她國小畢業那年給自己取的圈名。
初二時,雙笙開始用社交軟體直播唱古風音樂,也随着伴奏錄過幾首中國風的小情詩。随着點選量的暴增,雙笙逐漸發現了自己獨特的嗓音。
靠翻唱成名的雙笙期待有自己的原創作品,先後推出《采茶紀》、《查爾德》後,雙笙終于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笙聲不息》并将作品同步到日本網站,同樣收獲大量粉絲。
行舟樂評:憑借獨特的嗓音,雙笙比同齡人更早嘗到了成功的滋味,但她卻沒有是以驕傲,而是靜下心來,自學作曲,聲樂,彌補自己的不足。好音樂不分國界,對于向來重視盛唐文化的日本,推崇雙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我們期待雙笙能夠向李玉剛一樣,将盛唐的歌聲帶到日本。
粉絲帶來的煩惱
2018年12月,網易雲音樂資料顯示,雙笙粉絲數超過240萬,群體的ip位址各個省份都有,分布得比較均勻。
有些粉絲是聽到雙笙翻唱的作品後“入坑”的,有些則是因為喜歡漢服文化而開始關注古風音樂,進而成為雙笙的粉絲。當然還有很多粉絲,是因為跟風粉絲。
龐大基數的粉絲對于雙笙這個剛成年的音樂人來說,可謂福兮禍兮。
粉絲們還自發組成了雙笙粉絲後援團和應援群。前者隻要是粉絲都可以加入,相當于一個官方的粉絲社交平台,後者的成員則分工明确,負責幫雙笙畫一些宣傳海報和插圖,做一些古風音樂的簡單後期,同時承擔一部分宣傳任務。
當然,雙笙粉絲中24歲的女大學生溫莨是雙笙歌曲制作團隊的核心成員。2015年夏天,雙笙發微網誌找到溫莨為她的古風音樂填詞。一次合作後,雙笙和溫莨多次合作,一直延續至今。
溫莨從最初被《故夢》吸引,由路人變成了粉絲。但百萬粉絲給少女雙笙帶來的不隻有甜蜜。
很多人千方百計想要更深入了解雙笙。一位粉絲告透露,之前群裡有人知道了雙笙所在的學校,花錢雇學校的學生偷拍雙笙的照片。甚至還有人專程從上海到開縣去“朝聖”,之後在微網誌上曬出了機票票根,以及十幾張在開縣街頭拍攝的照片。
粉絲的熱情給雙笙的個人生活帶來了不少煩惱。
不僅如此,以翻唱出名的雙笙,其翻唱作品往往被粉絲認為是原創,而跑去原唱或者其他翻唱評論區刷評論,鬧出不少“烏龍事件”,這些極端粉絲認為雙笙是古風前輩,落得雙笙名節不保,還被古風圈人士排擠。
雙笙為了引導和勸誡粉絲,也在網絡平台上發出各種公告。但網絡之大,無奇不有,雙笙有這份心已十分難得。
行舟樂評:在這個粉絲經濟的時代,每位歌手都希望自己有數量龐大的粉絲,雙笙應該也不例外。但作為一個以青少年粉絲為主的歌手,還是應該将重心回歸作品,畢竟最初也是因為作品才吸引的粉絲嘛。
不忘初心 笙聲不息
雖然隻是一名網絡歌手,但雙笙卻真正做到了“堅守初心”。在雙笙在圈内有了知名度後,很多知名綜藝和選秀節目找到她,其中湖南衛視一檔真人秀節目希望雙笙能夠作為嘉賓參與錄制,但最終雙笙選擇了拒絕。
對很多藝人而言,一旦上了綜藝節目就意味着更多的曝光,同時,同齡人中的耳熟能詳,以及足夠的話題炒作,當時還未成年的雙笙也曾心動過。
但現實讓她更加理性,對于她而言,成名隻是個意外,大紅也是個意外,她愛的隻是唱歌,她隻想唱更多更好的古風歌曲,太多的曝光率反而擾亂了她對音樂的追求。
網上走紅的雙笙開始得到了重慶某娛樂公司的欣賞,雙笙也簽約成為旗下藝人。新的平台讓雙笙能夠腳踏實地的做好音樂,根據她的獨特嗓音而改編的翻唱歌曲不斷出品,如《采茶紀》、《竹枝詞》、《陰陽訣》等讓雙笙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現在的雙笙已經成了我國古風樂壇少女歌手的代表。
陰陽訣
雙笙 - 陰陽訣
漸漸成名的雙笙,也吸引了更多強大的合作夥伴。
她是第一個與我國自主研發的虛拟歌手洛天依合作的現實歌手;與同為網絡少女歌手代表的封茗囧菌的多次合作圈了一大批組合粉,除此之外,雙笙還和古風界的各位大大有了強而有力的作品。
除了經紀公司與古風圈,雙笙也不斷涉足漫展和cosplay等二次元圈的活動,網遊《龍之谷》的主題曲,《倩女幽魂2》的主題音樂制作等邀約紛紛而至。
漸漸地,雙笙與主流音樂人展開合作,在2017年5月,與李玉剛合作《逐夢令》,逐漸進入主流音樂圈。2018年國風極樂夜榮獲“最受歡迎女歌手”獎。
逐夢令
雙笙;李玉剛 - 逐夢令
在成都市中心的一間錄音棚裡,雙笙幾乎每周都會來錄制新歌,為了更加認真和腳踏實地的生産更好的歌曲,雙笙也專門拜師和去藝術學校學習。
身為高中生的她,是學校常任的文化部主席。現在十八歲的雙笙,也和常人一樣走到了聯考的人生路口。縱觀所有年少成名的藝人來看,聯考都會選擇相關的藝術類院校,可能雙笙則會如此吧,但不論做何種選擇,雙笙低調的努力都值得被稱贊。
行舟樂評:雙笙是古風音樂難得的好歌手,年少成名的她也擁有了更多的機會,這和她自己的勤奮努力分不開的。從她的作品封面可以看出,雙笙正在涉足作詞和編曲等創作内容,相信在保持初心的同時,雙笙能順利發展成為一個全能藝人。
版權聲明:以上文章部分資訊來自網絡公開資訊,如涉版權請聯系行舟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