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迪士尼動畫電影的經典不衰,帶給我們怎麼樣的思考?一、迪士尼動畫創意設計三、結語

作者:元氣鋼筆

迪士尼公司是動畫史上一個傳奇的公司,它開創了動畫的先河。在1937年迪士尼制作了第一部長篇動畫《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在曆屆奧斯卡評選中,迪士尼動畫影片共獲上百個項提名和獎項,迪士尼的動畫大都成為經典之作。

娛樂性

弗洛伊德說過“人類總是尋求快樂,避免不快樂”,歡笑和快樂,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長。我們在繁重的社會壓力下,需要娛樂放松自我,進而選擇一部輕松幽默的動畫電影,在歡笑之餘,放松自我、調節情緒、緩解壓力。作為“歡樂巨人”的迪士尼本人及其公司,在遭遇種種坎珂時,始終不忘創造可愛的形像、動人的故事、美好的人性、完美的結局,愉悅觀衆、撫慰精神,逐漸成就了舉世神往的娛樂王國。

教化性

動畫電影不僅具有娛樂性,還可以通過綜合視聽,闡述具有深刻意義的道理,帶給人們在娛樂之後的思考,有一定的教育和感化作用。具有哲理性的動畫作品可以潛移默化地淨化觀衆的心靈,其中所滲透的人文内涵對意識形态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迪士尼動畫是寓教于樂的典範之作,它所宣揚的勇敢、堅強與努力的精神曾影響幾代人的價值觀。

1941年出品的《小飛象》傳遞給觀衆一個信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力,不要因為外在的缺陷就感到自卑,放棄自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化弱勢為優勢,獲得他人的認可,獲得自我價值的展現。

1961年《101忠狗》圍繞“皮衣材料”的沖突展開,引發觀衆對生命價值的思考,提出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我們應該尊重動物,保護動物,熱愛生命。

2001年出品的《怪物電力公司》教育孩子不要害怕黑暗和孤獨,告誡家長要在歡樂輕松氣氛下教導孩子,不能使用暴力和恐吓,要讓世界上充滿愛和歡笑。

一部卡通片承載了創作者的多重思想和教育意義,迪士尼動畫作品的主題立意具有思想高度和思想價值,這是動畫創作的思想基礎。

情感性

情感既可以滿足觀衆欣賞作品的心理需求,也是動畫創意的主要源泉。動畫創作者常常通過内心情感的表達,讓觀衆體會、感受和共情。

迪士尼動畫中常以多個角色的情感為主線,為觀衆呈現出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如獲第76屆奧斯卡獎的《海底總動員》,講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間愛與被愛的關系。由于妻子喪命于鲨魚之口,爸爸馬林雖然是一隻懦弱膽小的小醜魚,但是一直努力保護頑皮的兒子尼莫。在尼莫被人類捕捉之後,爸爸開始艱苦的尋子曆程,途中遭遇過大白鲨和水母群的攻擊,經曆了海鷗、下水道甚至人類的威脅,最終馬林憑着父愛爆發出強烈的勇氣和毅力,感染了兒子,父子得以團聚。

創作者将一個龐大的海洋與一條弱小的小醜魚作為對比,将爸爸軟弱膽小的個性和尋子途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形成鮮明的情感沖突,凸顯出了父愛的厚重和溫暖。這對父子在互相的思念和尋找中,憑借深厚的愛和超人的勇氣,戰勝了内心的恐懼和怯懦。

本片在這條以親情為主線的故事中,還穿插着馬林和藍菜魚多莉的奇妙愛情,以及尼莫在魚缸中和各種海洋生物的友情。好的動畫作品中,情感創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推動故事發展的根本動力。

積極性

迪士尼卡通片整體采用了健康的、符合道德規範的主題,這種積極樂觀,努力上進的基調,給觀衆一種快樂向上的力量,充滿信心地面對困難和明天。

1966年華特·迪士尼因病去世,媒體這樣評價他“迪士尼是一位富有創造力的天才,他為全世界的人帶來了歡笑。但若我們僅僅從這一方面去判斷他所作出的貢獻,仍是不夠的。迪士尼在醫治、安慰人類心靈方面所作的貢獻,也許比世界上任何一位心理醫生都要大。"

1933年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迪士尼出品的《三隻小豬》給全美帶去不一樣的鼓舞。片中的大灰狼無疑成為經濟大蕭條的縮影,三隻小豬化險為夷,全力對抗的樂觀頑強的态度極大地撫慰了恐慌的人心。

1989年出品的《小美人魚》,迪士尼公司把安徒生童話故事中凄美的悲劇結尾改為美滿的大團圓,讓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的結局旨在鼓勵那些勇于追求和實作自己夢想的人們。根據《巴黎聖母院》改編的卡通片《鐘樓怪人》,迪士尼創作者将原有的悲慘結局改成壞人得到應用的懲罰,有情人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喜劇結尾,将原來沉重的基調轉變為陽光般的旋律。

善與惡的沖突往往是迪士尼動畫的基本線索,諸如白雪公主和皇後,灰姑娘和後母,小獅子辛巴和叔叔刀疤。故事在最後的結局往往是懲惡揚善,正義戰勝了邪惡,是對正确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宣揚。迪士尼動畫還具有維護社會道德标準,重燃人性之美的作用。

二、

題材多樣性、全球化

迪士尼公司堅持在全世界尋找經典故事作為動畫或短片的基礎題材,再加以改編形成自己的作品。例如,《小美人魚》改編于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大力士》來源于著名的希臘神話,《鐘樓怪人》改編于世界名著《巴黎聖母院》,《獅子王》靈感源于英國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名作《哈姆雷特》等。這些經典故事早已經曆了時間的考驗,可以降低制作風險。其次,這樣的題材使觀衆充滿親切感,更利于觀衆接受和喜愛。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其文化中融入了世界各國的文化特征。迪士尼一直緻力于從各種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中尋找新的、有趣的角色,使得其影片不流于雷同。縱觀迪士尼動畫,其主人公既有北歐的小美人魚、非洲的獅子王,也有中國的花木蘭、印度的森林王子,還有中東的阿拉丁、美洲的風中奇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傳統發生着不一樣的故事。迪士尼的創意取材趨于全球化,這既能使得動畫内容形式更加豐富,又能滿足全世界各種人群的需求,進而推動了迪士尼全球化的程序。

本土化加工

迪士尼公司在借用經典故事時,并不是簡單的挪用,而是努力地将其改編成美國乃至全球的文化産品。影片一方面保留故事的異域風格,另一方面又注入鮮明的美國文化元素。如卡通片《花木蘭》取材于的中國傳統民間故事“木蘭替父從軍”

在創作技法中借鑒了中國水墨動畫中的虛實結合、工筆畫和水墨畫相結合的特點,在人物和場景的繪制上透着濃濃的中國味。但是仔細品來,創作者在主人公木蘭的身上傾入了濃重的美國精神。木蘭不再是那個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傳統東方女性,而是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獨立個性的現代女性。

她從軍不是在“忠孝”的驅動下自我犧牲,而是克服困難,自我實作的故事。花木蘭的成功,證明了在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會下,女子一樣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實作自身價值,甚至改變國家的命運。可見迪士尼的創意絕不僅僅是簡單地照搬和挪用,無論是文化重構,還是文化侵略,迪土尼無疑都成功地将自己的風格和本土文化深深的印記在其作品中。

亦師亦友的主角夥伴

一部優秀的作品中必然會有性格特征鮮明的主人公。然而在迪士尼動畫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僅是這些主角,那些出現在主角身邊,扮演亦師亦友的夥伴們同樣讓人不能忘懷。迪士尼動畫創意者常在主角旁邊精心安置各類與其嘻哈打鬧的夥伴,成為逗趣的對象。這些配角大多形象怪異誇張,性格活潑好動,不斷闖禍、出醜,博君一笑,但總在危機時給主角正确的指導,助主角化險為夷。

在《花木蘭》中,為了強化誇張滑稽的風格,特意給花木蘭配上木須龍形象,為龍不尊,猶如小醜,惹人捧腹。它既緩解了木蘭遭難時的緊張氣氛,又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在《美女與野獸》中,座鐘管家和燭台仆人之間一唱一和,配合得天衣無縫,其神情和舉動令人拍案叫絕。茶壺媽媽和小茶壺生動的形象,讓觀衆不得不感歎設計者的無窮創意。創意者還專給小茶壺設計一個小缺口,突顯孩子的頑皮和可愛,讓人忍俊不禁。

這些配角的出場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動畫的觀賞性,他們誇張好動的性格特點襯托出主角的沉着穩重,他們平民化特征襯托出主角的英雄特點,他們滑稽的言行舉止和不适時候的闖禍,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各配角的精心塑造也是迪士尼動畫成功的秘訣所在。

音樂的推陳出新

音樂是迪士尼動畫在表達内心情感方面的獨特優勢。曆數迪土尼奧斯卡獲獎情況,僅在電影音樂方面的提名就達69項之多。從某種意義上說,音樂元素是迪士尼動畫電影的制勝法寶。迪士尼幾乎每一部動畫都有大篇幅的音樂場面的運用,這些音樂場景不僅使動畫更加生動,也更能抒發人物情感、烘托氣氛、推動情節發展。迪士尼動畫音樂強烈明快的節奏配合華麗壯觀的場景,表現出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

在《幻想曲》中,巧妙地将古典音樂和動畫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其成為“一部可以“聽”動畫并且“看”古典音樂的作品”。這是用動畫诠釋音樂的一次重要嘗試,該片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和最佳電影歌曲獎。

在1989年出品的《小美人魚》,電影将百老彙歌舞融入到此片中,将歌曲音樂和劇情完美地融合。其後的《美女與野獸》中,創作者又将熱鬧地搖滾樂和誇張的百老彙音樂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穎的迪士尼音樂場景模式。由席琳·狄翁演唱的主題曲beauty and the beast也開創了迪士尼請當紅歌星為主題曲演唱的先河。

在《獅子王》中,辛巴和娜娜在溪水邊互相嬉戲、共浴愛河的一場戲中,角色沒有對白,隻是配上溫馨浪漫的音樂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卻深深地感動了觀衆。辛巴和夥伴在叢林中那首幽默诙諧的hakuna matata也讓人津津樂道。可以說,音樂成就了迪士尼動畫,迪士尼動畫也捧紅了多首流行歌曲。

反正常的創意

創意就是打破人們的思維定勢,在不可能的情況下發展故事情節。迪士尼動畫中将這種反正常創意理念發揮到了極緻。

影片《料理鼠王》将主角定為一隻夢想當頂級廚師的老鼠,這一定位颠覆了大家對于正常的了解,以全新的視角向觀衆展示這個長毛的小東西。重新評估了鼠類所具備的驚人天分和品質,讓觀衆在幽默搞笑之餘有了思考的餘地,那就是任何人都有擁有夢想的權利,并應該為之努力奮鬥。

影片《怪物電力公司》的故事構思來源于美國兒童的“房間獨處恐懼症”,但影片并沒有以父母的角度教育孩子走出恐懼,而是以幽默诙諧又具詭秘的視角,向觀衆展示了另外一個有趣的怪物世界。迪士尼也沒把閱聽人群局限在兒童世界裡,其内容對成人也有深刻的教育意義,這也是該動畫成功的原因。

而在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60周年之際,迪士尼應景推出的勵志影片《戰鴿快飛》,不同于各類紀錄片和史實片,而是從一群信鴿的角度去描寫這場戰争。這一立意正展現出迪士尼的反正常的創意理念。那隻雖然嬌小但勇敢的信鴿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的故事也深深感染了觀衆。

創意是動畫靈魂,沒有創意,動畫作品就失去了觀衆。迪士尼每部作品都包含創意者豐富有趣的想象和獨特新穎的視角。一個捧腹大笑的橋段,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個寓意豐富的故事,一個令人溫暖的瞬間,都成為迪士尼留給觀衆的美好享受和獨特記憶。随着國際同行的競争壓力日趨增大,越來越多的優秀的動畫作品挑戰着迪士尼動畫王國的地位。但無疑出彩的創意永遠是優秀動畫的必備因素和迪士尼公司的創作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