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海軍下餃子是在2010年之後,空軍則在2005年之後開始逐漸進入三代機時代,時間往前再推個十多年兩者都處于青黃不接階段。1996年我們遭遇了一場台海危機,最後以二炮和091型核潛艇勉強逼退美軍雙航母編隊,再往前兩年的1994年。中美黃海對峙發生,主角還是091型核潛艇以及“小鷹”号航母戰鬥群,不過攻守相異落單的091核潛艇成了“小鷹”号模拟攻擊對象。

這件事影響不可謂不大,畢竟代表着戰略級裝備的核潛艇,被美軍公開圍困72小時。而且其中還被模拟攻擊了7次,為什麼當時美軍可以這麼從容部署反潛演練,而在家門口的091型核潛艇卻得不到及時有力支援?回顧曆史,實力上的過分差距才是受困根源,兩者之間主力裝備代差嚴重完全不在一條線上,下圖是黃海對峙中的兩大主角小鷹号航母及091型核潛艇。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小鷹”号航空母艦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091型核潛艇

1994年10月,北方半島啟動石墨反應堆建造,美軍太平洋艦隊“小鷹”号航母戰鬥群随後開赴黃海。目的是執行封鎖及威懾,以阻擊對方研制出實用型核武器,而在此前由于美對台出售f-16等武器。中美雙方關系已經一路跌至谷底,雙方停止了一切軍事交流,這種情況下“小鷹”号有備而來卻故意不事先通報直接開到家門口。

同期,我海空軍正在東海進行聯合演習,“小鷹”号航母順便進行偵察及情報收集。10月27日大事件發生,一方面我軍雷達突然發現有大批戰機信号,高達200架的數量在當時規模空前,最終确認是美軍ea-6b電子戰飛機所為。另一方面“小鷹”号航母在我領海附近活動時,和海軍一艘091型核潛艇(403艇)遭遇,兩者這樣近距碰面的機會不多。難得碰到一起美軍認為這是偵察的絕好機會,然并沒有遵循正常的避讓禮節,而是直接投入大量艦機以其為目标進行模拟反潛攻擊。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ea-6b電子戰飛機

“小鷹”号航母戰鬥群派出三艘驅逐艦,以及及艦載s-3“海盜式”反潛機,全方面無死角的包抄反潛。緊跟403艇闖入我國領海,雙方對峙約72個小時,美方共進行了七次模拟反潛攻擊挑釁行為。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s-3“北歐海盜”反潛機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在美海空立體反潛圍困下403艇無力脫困,當事人回憶:對方連續用主動聲呐探測我艇,"哒哒哒’的聲音異常刺耳,企圖迫使我艇浮出水面。403艇隻能下潛規避同時用長波電台向基地求援,海航及水面艦艇部隊進入一級戰備,包括準備組成水面艦艇編隊、空中戰機編隊解圍。實力不濟也為避免局勢惡化,中方極力釋放善意卻得不到回應,時間過去了60個小時直到29号下午海軍派出首批2架殲-7。受限于航程殲-7不久即返航,美艦機沒消停一會接着圍困,無奈之下隻能再次派出第二批戰鬥機。2架殲-8ii、2架蘇-27帶彈飛抵和美軍2架f-14“雄貓”對峙,也許是鬧夠了再加上目的已達到,美軍在中方強勢警告下終于開始撤離。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殲-7e對f-14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雄貓及大黃蜂

事件雖然告一段落,但雙方實力上的巨大差異則在這場對峙中表露無疑,地攤文學表述對峙中包括蘇-27空中拼刺刀逼退f-14,或者殲-8ii鎖定美航母編隊等描述。雖然不一定準确,但至少敢于以弱制強,我們回顧那年雙方在這場對峙中實力差距有多大,為什麼中方不能及時有效支援家門口的潛艇?

先看美軍一個航母戰鬥群有多少兵力裝備,正常包括1艘航母、2艘巡洋艦、2-3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1-2艘攻擊型核潛艦,以及1艘補給艦。“小鷹”号航母配套一個艦載機聯隊,裝備各型戰機多達82架,包括20架f-14a“雄貓”戰鬥機、24架f/a-18c“大黃蜂”戰鬥機、16架a-6e“入侵者”攻擊機(或ka-6d加油機)、4架e-2c“鷹眼”預警機、4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6架s-3b“北歐海盜”反潛機、6架sh-60f“海鷹”反潛直升機,以及2架hh-60h“黑鷹”救援直升機。

一個這樣的航母戰鬥群在當時完全可以碾壓一個中小國家,而且注意時間點是在90年代初,美軍海空軍協同包括電子戰已經應用相當娴熟(除上述200架假飛機外,包括96台海危機也搞的一夕三驚)。艦載預警機可以提供遠端預警,主力艦載戰鬥機已進入三代實力可觀,再加上海軍宙斯盾系統足以護衛,如果硬碰硬以正常裝備對比基本沒有獲勝可能。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主力艦載機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f-14“雄貓”戰鬥機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标準-2防空飛彈

大概2000年之後,網上有一個擊沉“小鷹”号航母戰鬥群假想,設想以100架以上殲-7、殲-8為代價,大量消耗美軍戰鬥機空空飛彈。然後再以100架以上蘇-27取得制空權,接着後續跟進30架以上蘇-30和飛豹進行反艦作戰,海面之下由091在内的狼群迎戰美軍核潛艇。水面之上則由俄制現代級,外加能用上的國産驅護艦配合作戰,主要發射ss-n-22“日炙”超音速反艦飛彈、c802/803反艦飛彈進行飽和攻擊。

這個設想本身就是以弱制強戰術,裝備水準建立在大量俄制武器基礎上,當年有限的幾艘現代級甚至成為“航母殺手”這樣的核心裝備。可是回到1994年,除了殲-7、殲8之外隻有區區24架蘇-27戰鬥機,海軍也隻有051型老式驅逐艦以及053h1護衛艦等,連這種代價巨大的戰術都難以實施。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ss-n-22“日炙”反艦飛彈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現代級驅逐艦

美國蘭德公司統計顯示,1996年中國空軍有5000多架的規模,其中殲-5、殲-6就達3700架。另有570架殲-7戰鬥機,130架殲-8戰鬥機,24架蘇-27戰鬥機,其他還有1000架出頭的轟-5、轟-6以及強-5。往前兩年空軍實力甚至還不如這個水準,1992年才傳遞的蘇-27實際未完成形成戰鬥力,國産最先進的殲-8還不具備超視超作戰能力。

如前述黃海對峙中殲-8鎖定美國航母準備攻擊,這樣的操作在它小身材攜帶有限航彈下,基本沒有威懾能力。而早期進口的蘇-27航電水準并不高,加上數量有限隻能作為主力中堅使用,比如充當空中護衛作用而不是直接投入空戰。海軍方面實力更弱,以老式051型驅逐艦帶海鷹這樣的反艦飛彈,連接配接近美航母戰鬥群發起攻擊的可能都不大。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殲-8ii外挂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蘇-27戰鬥機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051型發射海鷹反艦飛彈

重新回到403艇脫困之路,雖然近在咫尺卻遲遲未能得到有力支援,很明顯受實力制約隻能寄希望于低調解決。最後雖然以美方後撤結束,但被困72小時足以讓海軍憋了一口氣,時至今日已擠進世界前三的海軍完全具備對等實力,再也不會一夕三驚被區區幾架電子戰飛機弄的雪花一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