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x(包含linux)的初學者,常常會很困惑,不明白目錄結構的含義何在。

舉例來說,根目錄下面有一個子目錄/bin,用于存放二進制程式。但是,/usr子目錄下面還有/usr/bin,以及/usr/local/bin,也用于存放二進制程式;某些系統甚至還有/opt/bin。它們有何差別?
當時,他們使用一種叫做rk05的儲存盤,一盤的容量大約是1.5mb。
沒過多久,作業系統(根目錄)變得越來越大,一塊盤已經裝不下了。于是,他們加上了第二盤rk05,并且規定第一塊盤專門放系統程式,第二塊盤專門放使用者自己的程式,是以挂載的目錄點取名為/usr。也就是說,根目錄"/"挂載在第一塊盤,"/usr"目錄挂載在第二塊盤。除此之外,兩塊盤的目錄結構完全相同,第一塊盤的目錄(/bin, /sbin, /lib, /tmp...)都在/usr目錄下重新出現一次。
後來,第二塊盤也滿了,他們隻好又加了第三盤rk05,挂載的目錄點取名為/home,并且規定/usr用于存放使用者的程式,/home用于存放使用者的資料。
從此,這種目錄結構就延續了下來。随着硬碟容量越來越大,各個目錄的含義進一步得到明确。
/:存放系統程式,也就是at&t開發的unix程式。
/usr:存放unix系統商(比如ibm和hp)開發的程式。
/usr/local:存放使用者自己安裝的程式。
/opt:在某些系統,用于存放第三方廠商開發的程式,是以取名為option,意為"選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