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球星,愛武俠,還為毛甯蔡明寫過歌,唐峥這個丫頭片子……

作者:向楠的世界

叫丫頭片子可沒任何的不恭敬。

我認識唐峥時,她的确還是個20郎當歲的“小丫頭片子”。

别看小小年紀,在京城音樂圈裡卻是數一數二的名記。一支筆包打天下,一張嘴舌戰群雄。

現而今是個粉絲經濟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網際網路上戳個名号就是山大王,但遠在20多年前,丫頭片子就用自己的文字吸引了一票粉絲,專門跑到辦公室隻為一睹偶像真容。

丫頭片子長着一副很有欺騙性的清秀外形,讓人見之猶憐。在辦公室寫稿時,常常安靜得像一隻小貓。

但你可千萬别被她騙了,她那支虎虎生威的筆,此時可能正如刀槍劍戟,不知戳向誰的心窩。

作為一個著名娛記,著名樂評人,丫頭片子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跟人聊天兒說的話全都是歌詞,你要沒點兒音樂修養,沒點兒歌詞儲備量,還真接不上她的話。

比如你告訴她:“我現在要去采訪了。”

她張嘴就說:“啊!去吧!沒什麼了不起”。

這是她說的嗎?這分明是蘇慧倫唱的《鴨子》。

再比如你問她,周末去不去逛街?她把頭往鍵盤上一埋,“沒時間,我沒時間。”

這你就得知道,那是莫文蔚唱的《沒時間》。

你說心情不好,她會安慰你,“别想不開,老天自有安排”。

那不是人劉德華的《笨小孩》嗎?

如果外人冷不丁走進我們辦公室,聽一群人沒頭沒腦的對話,肯定以為誤闖了江湖,說的都是黑口。

提到江湖,就得說說丫頭片子的另一個特點了——喜歡武俠小說。

從金庸到古龍,就沒她不愛看的。要知道,那年王朔可是在《中國青年報》上公開發文《我看金庸》,把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金庸小說列為“四大俗”。

俗就俗呗,架不住人喜歡。

喜歡武俠的結果之一,就是借了《天龍八部》阿紫的名字當筆名,專門開辟版面,評論武俠小說。

還别說,丫頭片子那個精靈古怪勁兒,與阿紫沒十分也有九分相像。文字也是刁鑽犀利,與讀者在版面上唇槍舌劍地過招。讓人讀了忍不住拍案叫絕,大呼過瘾。

除了喜歡武俠,丫頭片子還喜歡足球。從小到大,有許多足球偶像。馬拉多納到普拉蒂尼,然後是馬爾蒂尼。

丫頭片子像所有的球迷一樣,用滿腔熱情追逐自己的偶像,就連qq頭像都用的馬爾蒂尼,學習修圖,也是用馬爾蒂尼來練手,把偶像本就英俊的臉修得更加完美無瑕。

2009年那個春天,當馬爾蒂尼宣布退役時,平時久經風浪寵辱不驚的丫頭片子,寫下了一段傷感的文字:

“輕輕的,他走了

正如他輕輕的來

他輕輕地揮手

作别聖西羅的喝彩......

“看着他與衆人的擁抱,眼睛變得酸酸的,從小到大喜歡過很多球星,從馬拉多納、普拉蒂尼那一撥人開始,到現在,馬隊可能會是我喜歡的最後一茬了。從他的青春年少,看着他成熟長大,然後慢慢變老,然後謝幕。

“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還好,今夜我沒有哭,沒有為這一場的失利而遺憾,隻是有一點點的傷感,傷感的不僅是馬隊的告别,而是我喜歡的最後一茬球星的告别,是一個時代的告别。

“那是他們的時代,也是我的時代。

“告别吧!很多東西,我們都回不去了。

“我沒有落淚,我很平靜,但是我的心又死了一塊。”

心死了,不追球星了,但不影響繼續追音樂。

這小丫頭片子,有多麼瘋張,就有多麼細膩。花開是欣喜,花落是悲啼。春天來了,萬般情愫自然要宣洩一下,于是寫一段文字:

“前幾天的夜裡,竟然飛起了春雪,大片的雪花落下來,給人一種錯覺——四月飛雪,這意味着什麼?不願意多想,但無論如何,春天是真的來了。

“這幾天看着路邊的楊樹漸漸長出了‘毛毛蟲’——楊樹的花,呵呵,小時候都管它叫毛毛蟲哦。桃花、玉蘭、迎春們也都開了,柳樹的枝條萌發出朦朦胧胧的綠,心裡就覺得暖和起來,風吹過來,也是暖暖的,正所謂‘吹面不寒楊柳風’啊。

“冷了整整一個冬天的心,終于暖了過來,種種希冀也在複蘇當中……

“我愛這春光。在這無限的春光裡,當然要聽一首應景的歌曲。”

你以為她讓你聽什麼?聽周傳雄的《春神曲》。因為這歌詞,就是她寫的。

“聽那腳步聲,是你踏着雪花來。

蟄伏在大地的深處,不安地等待。

春雷陣陣響,雨絲點點綠山脈。

撒下希望驅散冷冰溫暖我胸懷。

我的心門為你開,把愛寫遍千山外。

春風吹蕩你的裙擺,漫天煙花開……”

這支歌被周傳雄收在他的專輯《星空下的傳說》裡。

專輯封面上,周傳雄第一次沒有戴墨鏡,可以看到他的眼睛在透明眼鏡的後邊微閉着,整個人靈魂出竅一般。仿佛思想已經越過他身後的金屬格子,正飛到窗外的星空下,去尋找那些關于都市愛情的傳說。

正符合我喜歡的類型,是經曆了滄海桑田的感覺。

周傳雄的歌一向被認為具有人文關懷,能夠用唐峥寫的詞,也足可見丫頭片子對人性的洞察。

我特意去音像店買了這張碟,在我聽歌時,人丫頭片子正在泰國悠哉閑哉地看人妖呢。

同僚幾年後,我們最終還是分開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丫頭片子一路風生水起,越戰越勇。從娛樂記者到唱片公司宣傳總監、經紀人。不但為大型演唱會、電視節目等活動策劃、撰稿。還擔任百事音樂風雲榜、華語傳媒盛典、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等音樂獎項的評委。

打開電視,經常隔着螢幕與她撞個臉對臉。

整天嘴裡說的都是歌詞的她,最後終于多了一個我意料之中的身份:詞人。

合作的歌手,有周傳雄、毛甯、蔡明、倫永亮、尚雯婕。

這下好了,丫頭片子可以痛快地說歌詞了。

2007年,所有的計程車裡都能聽到蔡明唱的一首歌《等你回家》:

“窗外的大雨不停下,

我在等着你回家。

今天的份錢夠了吧?

差不多就收吧……”

聽出來了吧?這是寫給的哥的。

這首歌在北京交通廣播《一路暢通》節目首播,然後在全國各大電台、網絡全面熱播。

不但感動了所有的哥,也感動了所有聽衆。

有網友發文:“我悄悄擦去眼角的淚,享受着這份孤獨的凄美。這是一首寫給的哥的歌,可是,又是寫給我們這些在外打拼的男人的歌。錢總是賺不完,工作總是忙不盡的,應酬總去完又來,可是家隻有一個,有一個人在等你回家,家裡有熱茶,家裡有飯菜,還有那個站在窗前看着你回家的路的妻子。”

以往在文字裡總是瘋瘋張張的丫頭片子,看了網友這段話,應該也會很感動吧?

其實唐峥的文字風格,除了犀利的一面,也有作為記者非常嚴謹冷靜的一面。

2008年,香港發生了一件令所有文化人都震驚的意外事件。香港文藝青年著名聚集地青文書屋的老闆羅志華,2月4日在九龍西部的大角咀合桃街貨倉整理書籍時,被20多箱圖書壓困身體失救緻死,屍體直到2月18日才被發現。

羅志華的死,被認為“死得很文學”。很多文化人都紛紛發文評述悼念。

在羅志華去世一年後,香港文化圈為羅志華開追思會,唐峥寫了篇文章《“二樓書店”輾轉二十年》,發在《讀庫》雜志。

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梁文道認為,唐峥此文,是關于羅志華事件所有文章中寫得最好的一篇。

很多年以後,我與丫頭片子在qq上遇見,相談甚歡。

知道這個丫頭片子總喜歡用歌詞聊天兒,我就借用了同僚丁甯寫的一首歌裡的詞:“多想能夠回到從前,再聚到一起輕吐雲煙,把那些遙遠的美好,重新在談笑中上演。”

當年同僚們周末聚會,丁甯聲情并茂地演唱這首歌,唱出了我的眼淚。

這回,丫頭片子破天荒沒用歌詞,而是用了一句電影台詞回複我:

“我們回不去了。”

這是張愛玲在《半生緣》裡,讓曼桢對世鈞說的。

聽完當即淚崩。

追球星,愛武俠,還為毛甯蔡明寫過歌,唐峥這個丫頭片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