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衆号:zhidxcom)
編譯 | 健恩
編輯 | 高歌
智東西9月22日消息,據美媒《華盛頓郵報》報道,上周美國政府高層就“是否将榮耀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這一問題進行讨論,最終陷入分歧。美國五角大樓和能源部的官員支援将榮耀列入實體清單,而美國商務部和國務院持反對意見。
這一分歧表明,在特朗普時代就存在的“如何權衡同中國科技公司做生意的利弊”争論,在拜登上台後依舊存在。知情人士透露,該分歧如果得不到解決,可能會由美國總統拜登做出最終的裁決。
在此之前,美國十多名議員認為華為出售榮耀構成“逃避出口管制”,要求商務部将榮耀也列入實體清單。
本周二,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和安全事務的副部長提名人alan estevez承諾,如果他成功當選,将會對榮耀進行審查,以确認華為是否使用分拆品牌這一手段來最小化或規避制裁。
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提名人alan estevez
今年8月,美國十多名共和黨議員緻信商務部部長gina raimondo,敦促她将榮耀列入實體清單,稱華為出售該業務部門構成“逃避出口管制”。
上周,美國商務部、國務院、能源部及五角大樓的進階官員圍繞是否将榮耀列入商務部實體清單進行了一場讨論,然而他們無法就榮耀是否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達成一緻。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五角大樓和能源部的官員支援将榮耀列入實體清單,而商務部和國務院的官員反對這一做法。如果該四個部門無法在這一問題上達成一緻,那麼問題将上升至内閣層面進行讨論;若問題仍得不出結果,則将由美國總統拜登做出最終裁決。
美國商務部官員拒絕對是否會将榮耀列入實體清單這一問題發表評論,僅說商務部和其他機構将不斷審查一系列因素,包括“技術轉移的風險”,即“被提名公司正在或将要向受制裁實體非法運送美國技術的風險”。
争議僵持不下之際,美國參議院委員會在本周二提名五角大樓前官員alan estevez擔任負責工業和安全事務的商務部副部長,該部門負責管理實體清單。
alan estevez承諾,如果他成功當選,将會對榮耀進行審查,以确認華為是否真的通過分拆品牌來最小化或規避制裁。拜登也在本周二稱他将華為視為“國家安全威脅”,并希望繼續将該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除非“事情有變”。
保守派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中國問題專家derek scissors指責國會對于華為問題過于“癡迷”,稱這不是中美政策中前10甚至前20名的問題。但是他認為将榮耀列入實體清單仍是合理的,因為它曾是“經過充分調查的不良行為主體”的一部分。
美國咨詢公司歐亞集團全球技術政策實踐負責人paul triolo卻認為:“很難證明榮耀的手機制造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因為它沒有核心材料或部件,更重要的是,榮耀的裝置不在美國銷售。”
也有專家稱,如果沒有證據表明榮耀非法地将美國的半導體晶片輸送給華為,或者證明華為向榮耀的采購提供資金,則沒有理由對其進行制裁。
2019年,特朗普當局以“國家安全問題”為由,将華為列入實體清單,要求供應商向華為銷售産品時必須獲得特殊許可。去年11月份,華為稱由于無法再購買“維持榮耀正常運轉所需的元件”,不得不将榮耀打包出售給深圳市智信新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在被列入實體清單之前,華為一直是美國半導體企業全球最大的單一買家之一。華為受到制裁後,多家美國晶片企業抱怨實體清單使企業的銷售額下滑甚至産生虧損,以此要求特朗普當局放寬規定。
這些美國公司稱應該允許它們向華為銷售晶片和其他零件,讓它制造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因為“這些不會對美國構成安全風險”。然而直到現在,拜登政府并沒有采取措施将華為從名單中删除。
離開了華為這棵“大樹”庇佑的榮耀成長迅速。在榮耀獨立後不久,包括高通在内的幾家美國公司便迅速與其達成協定,向其出售晶片。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榮耀ceo趙明曾說道,榮耀獨立後2個月時間内,所有供應商已經全面恢複合作。
之後榮耀先後釋出榮耀v40、榮耀50、magic 3等多個系列的新品,在國内的市場佔有率逐漸提高。上個月,趙明在榮耀magic 3系列釋出會上說,榮耀在國内的市場佔有率已經恢複到14.6%,成為中國手機市場前三的品牌。
榮耀曾對外界稱其正在“迅速與一些世界頂級供應商重建立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并迅速奪回華為失去的市場佔有率。”
榮耀magic 3釋出會上展示的榮耀市場佔有率變化曲線
美國突如其來的制裁使華為陷入困境,自顧不暇的華為不得不出售榮耀讓它“另謀生路”。獨立後的榮耀迅速地與高通等公司恢複了合作,并接連釋出多款新品,市場佔有率穩步增長。
然而在這一切都向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制裁的陰影再次籠罩到榮耀頭上。倘若榮耀也像華為一樣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對于新生的榮耀來說将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在美國制裁的陰影之下該如何有效應對制裁,以謀求企業生存發展,這不僅是榮耀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其他科技企業不得不考慮的一個現實問題。
來源:華盛頓郵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