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長假,是“雙減”落地後的首個7天長假。沒有學科類補習班,不少孩子感到長假輕松了,多了運動和玩樂的時間。完成作業之後,有更多時間到戶外放松一下。
長假期間,滬上長甯區少年宮、少科站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穎方式,讓孩子們參與各類沉浸式體驗活動,不受場地限制,玩轉各類探究實踐活動。
【“穿越”時空,展開紅色探秘之旅】
解讀密碼,識别情報,緊急營救……今天(10月7日),長甯區少年宮全天開展了5場紅色探秘之旅,孩子們通過沉浸式的體驗,在小小偵察員的訓練活動中,第一次完成情報遞送和營救任務。
一早,愚園路第一國小五年級學生趙涵墨和小夥伴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經曆時空“穿越”,經過“破解密碼、遞送情報、拆除‘炸彈’、營救同志”等一項項活動任務,最終取得勝利。
在雜貨鋪裡,學生們通過“慧眼識萬物”環節,學習如何解讀密碼。在“耳聰讀電碼”“智腦辨真僞”環節,學習識别情報、翻譯情報等任務。在“緊急營救”闆塊,通過訓練,完成了“妙手找鑰匙”挑戰,擷取了正确的鑰匙後,最終完成“終極大營救”的任務。每位參與的學生還獲得了一張紅色實踐證書。趙涵墨說:“這7天長假,沒有補習班,可以去公園、少年宮,玩的時間多了,更放松了!”
這場紅色探秘之旅,設定了多個内外景相結合的沉浸式場景,以探秘推理為主基調,融合了戲劇表演、沉浸式互動體驗等多種方式,在豐富多彩的動手動腦活動中,傳承紅色基因。
據介紹,體驗活動通過少年宮公衆号預約,近100個名額一釋出就被秒殺。寶山區楊泰國小五年級學生楊若馨也趕來參加,她覺得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在沉浸式的體驗中學本領。
體驗活動之外,長假裡,長甯區少年宮的老師已提前上班。三樓的合唱排練室傳出動聽的歌聲,這是學生合唱團團員利用假期排練節目,準備參加節後比賽;美術室裡,孩子們跟着老師學繪畫、沙畫等。長甯區少年宮主任李青說,從昨天起,合唱、圍棋、美術、國樂等素質類教育訓練已全部開啟,僅昨天、今天兩天,開放的80多個基礎訓練班、藝術團和社團教育訓練,涉及參與學生達到1500多人。
除了少年宮内的活動和教育訓練,電影社團的中學生跟着老師外出觀看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在老師指導下寫影評。
【線上體驗,探索宇宙感受科學魅力】
沒有燃料也可以發射火箭?直接用眼睛觀測日食會損害視力?用紙也能制作一座橋?長假期間,線上的科學體驗活動同樣精彩。長甯區少科站的老師帶領孩子們開啟一場太空之旅,一起探索宇宙。
40分鐘的太空之旅精彩紛呈。少科站的王老師利用身邊的材料,現場制作了氣壓式小火箭,通過快速敲擊發射台,火箭成功發射。沒有燃料也可以發射火箭,這是為什麼?原來,氣囊中的空氣迅速進入粗吸管中,使得粗吸管的氣壓瞬間變大,氣體形成向上的壓力,沖擊粗吸管上方的橡膠頭,帶動粗吸管向上飛行,進而使氣壓式小火箭成功升空。
太空之旅中,經曆了日食現象。王老師利用日食模型進行日食模拟。他還提醒孩子,日食現象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觀察日食現象時,需要戴上專門的日食觀測鏡,以免視力受損。
在秘密星球上,應老師利用積木搭建了一輛智能小車。智能小車如何控制前進和停止?秘密就在傾斜傳感器和智能集線器中,傾斜傳感器會測量相對于水準面的傾角變化量。當按動傾斜傳感器,它會感覺到變化,将資料傳入智能集線器中,智能集線器根據編寫好的程式代碼将指令回報給小車,進而控制小車的前進和停止。
星球探險的旅程中充滿驚喜,也有挑戰。智能小車前進過程中,遇到一條鴻溝。少科站徐老師利用身邊的紙張,為智能小車搭建一座承重橋,幫助小車成功通過深溝。徐老師說,紙張被折疊形成瓦楞狀,讓紙張能有多個支點,分散紙張承重的壓力。拱形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支力點,這兩個支力點起到了把承重力分散的作用,進而能承受更大壓力。
神奇的太空之旅,讓線下觀看直播的孩子們大開眼界。法華鎮路第三國小四年級學生洪芊羽對降落傘的實驗印象深刻,看完後她馬上動手成功制作了一個簡易降落傘。
長甯區少科站站長姜嵘說,自去年以來,少科站已連續5次在假日推出線上科學體驗活動,分享科學奧秘,引導孩子發現有趣的科學現象,同時也嘗試運用身邊的材料,動手制作體驗,在思考和實踐中走進科學,探索科學,感受科學的魅力。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許沁 圖檔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許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