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下一代搜尋技術:軟體管家堪比真人管家

智能代理不但能夠預測使用者所需資訊,而且可以在無需使用者操心的情況下根據這些資訊執行事件。

下一代搜尋技術:軟體管家堪比真人管家

5月6日消息,随着全球網際網路技術和服務水準的整體提升,線上搜尋這一領域也在不斷地進化發展,與目前“使用者輸入關鍵詞,搜尋引擎随之呈現相關結果”的“先指令後執行”式搜尋不同,未來,使用者不再需要主動“搜尋”資訊,需要的資訊将“自動”找上門來,目前,實作這一願景的三項至關重要的技術——情境搜尋(指綜合考慮使用者背景、興趣愛好以及所處環境等的智能化和個性化搜尋)、物聯網與“智能軟體代理”也正在逐漸成熟。

國外知名科技部落格readwriteweb近日刊登文章,專門分析了第三項技術——“智能軟體代理”,又稱“智能搜尋機器人”或“智能個人管家”将在下一代網際網路搜尋技術中扮演的角色。智能代理不但能夠預測使用者所需資訊,而且可以在無需使用者操心的情況下根據這些資訊執行事件,“貼心照料”使用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智能搜尋機器人”時代來臨

“智能搜尋機器人”技術很早以前就誕生了,不過,這項技術在發展初期的重點應用是創造幫助網際網路商業發展的自動任務處理軟體,比如搜尋引擎所使用的用于尋找和索引網頁的“爬蟲”(web crawler)技術。與此同時,這個領域的研究人員又始終都有一項終極目标,那就是賦予機器以人類的思維能力,将來,人類能把越來越多原本需要人類大腦來操作的工作和任務交給機器。

終于,這項技術誕生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們來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搜尋機器人時代。

說起來,我們等待了如此之久的原因并不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内這項技術的研究發生了停滞,相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因為一項技術蓬勃發展所需要的“天時地利人和”并未出現,整個世界“還沒有準備好”。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剛剛破曉的階段,我們所依賴的,依然是像“搜尋爬蟲”這樣的技術,幫助我們處理網際網路上機械化的、指令性的工作。

反觀今天,網際網路世界的大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顯而易見的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騰飛,移動裝置開始充斥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其次,五花八門的網絡服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需要更智能的技術來突破瓶頸;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資料的崛起,網絡上累積了足夠多的資料以供我們的智能機器人去尋找、參考和利用,進而“前瞻性”和“推測式”地執行人類所需要的工作。在這樣的環境下,将軟體代理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商業領域的困難和挑戰比起其可能帶來的回報簡直不值一提。

軟體服務商clicksoftware 的ceo 莫施·本巴薩特博士(dr. moshe benbassat)可以說是這個領域的研究專家,在他看來,将來,個人智能代理——本巴薩特博士稱之為“個人管家”将可以幫助計劃和實施人們每天的工作。

智能“個人管家”比人類更有效率

本巴薩特博士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某公司的技術支援員工打開智能手機裡的服務應用,檢視今天的工作計劃安排,第一項任務是拜訪市中心的某銀行客戶,他滑動幾下手機螢幕,找出位址,然後從導航應用裡找出路線地圖,出發。到了該銀行,這名員工打開手機找出銀行客戶的聯系人,打一個電話,客戶聯系人下樓帶他到辦公室。不料到了位于17樓的客戶辦公室後,該技術支援員工發現自己将一個替換零件忘在了車裡,于是他隻好下樓再回到車裡去拿。

在這種情況下,本巴薩特博士預計這名技術支援員工光是在手機裡尋找和使用他需要的資訊和功能就要花7到12分鐘,每一天,這名員工類似上述的任務有很多,很多的時間浪費在“機械化”地使用手機這個工具上。

然而,在一個充滿智能個人管家的世界,上述場景會變成:某公司技術支援員工打開手機裡的服務應用檢視今天的工作計劃安排,馬上收到第一項任務通知:拜訪市中心某銀行客戶,“個人管家”接着詢問他是否需要地圖導航,點選“是”之後他立刻上路,接近地圖上顯示的目的地時,“管家”自動給手機裡該銀行客戶的聯系人打電話通知該對方技術支援員工馬上就到,當該技術支援員工下車時,“管家”“感覺”到他的工具箱裡少了一個替換零件,提醒他從車裡拿出來。

類似本巴薩特博士所說的“管家”将通過改變我們對于“網際網路搜尋”定義的方式改變我們工作的方式,“前瞻性搜尋”的軟體代理使我們不再需要在搜尋資訊上浪費時間,它們會預測我們的需求,然後将我們需要的資訊送到我們面前。随着這項技術的日漸成熟,送到我們面前的資訊也在變得越來越準确和實用。

現在,像google now這樣的情境化搜尋工具開始出現,它們綜合考慮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和正在做的事情等資訊進而提供更為精确和有用的資訊,毫無疑問,這代表我們向“前瞻式搜尋”的軟體管家技術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人機溝通”仍是難題

讓機器真正聽懂人類的自然語言仍然是軟體管家技術的最大挑戰。畢竟,再怎麼說,軟體管家終究隻是依靠人類撰寫的程式去執行工作,而人類自身對于現實的表述則有很多靈活的“技巧”、“常識”等,當我們告訴軟體管家“我要找披薩”的時候,軟體管家有可能給你一個标注附近披薩店的地圖,也有可能搜出一堆披薩圖檔給你看。

目前,雖然像蘋果的siri這樣的語音助理軟體不管是從語音識别還是人機溝通的角度看都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随着這兩個方面的日漸改善,不難想象未來siri或者google now可以執行除了“回應要求”以外的更多功能。一旦人機有效溝通的難題被攻克,網際網路将能夠為我們提供“真人助理”般的體驗,照顧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使用者還要不要自己去搜尋?

不管是搜尋網際網路、郵箱收件箱或者是自己的裝置上的資訊,對使用者的工作或者生活來說,都将逐漸變得沒有必要。搜尋不單單意味着借助谷歌(微網誌)搜尋網際網路的茫茫資訊大海,還需要搜尋使用者自己的資料和相關資訊。想象一下,如果你的伴侶臨下班突然要開會無法去學校接孩子,你不再需要經過多方面考慮、通過多個電話、短信或是郵件重新安排一切以確定自己接替伴侶按時接孩子回家,你的軟體管家這時會對你的目标和現狀進行分析,重新協調你的計劃,提供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你要做的,隻是點選“同意”,軟體管家則立刻開始行動。

有了自動化的軟體管家、情境化搜尋、我們的裝置上存儲的大量資訊以及物聯網,搜尋技術毫無疑問将變得更有用、有效和便利。蘋果siri和情境化搜尋工具google now開始将這幾項技術結合起來,如果進展順利,就像上文提到的,我們不用花時間和經曆去尋找資訊,資訊自己會找上門來,那時候的網際網路商業世界将會如何競争,則留給了我們太多的想象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