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過得好的,往往是“嘴緊”的人01、引言02、嘴緊一點,不惹是生非03、嘴緊的人,能守住别人的秘密04、嘴緊的人,不争輸赢05、聞秋聲寄語

作者:聞秋聲
真正過得好的,往往是“嘴緊”的人01、引言02、嘴緊一點,不惹是生非03、嘴緊的人,能守住别人的秘密04、嘴緊的人,不争輸赢05、聞秋聲寄語

文:聞秋聲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德谟克利特在《着作殘篇》中說過:“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語常常比黃金更有效。”

一個人會說話,是一種本事。善用言語者,得人心。

說話,能體驗一個人的修養、能力以及交際能力。會說話的人,往往善于交際,人生路也會少走彎路。

與人相處,嘴碎的人,言多必失,久處令人生厭。

生活中,真正過得好的人,往往是嘴緊的人。嘴緊的人,懂得看場合說話,懂得言而有信,懂得保守他人隐私,尊重他人。

《荀子·榮辱》有言:“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言語能傷害一個人,也能溫暖人心。嘴緊的人,從不輕易用言語傷人。

善于管住嘴的人,懂得言語表達的分寸感。在生活中,是強者。

真正過得好的,往往是“嘴緊”的人01、引言02、嘴緊一點,不惹是生非03、嘴緊的人,能守住别人的秘密04、嘴緊的人,不争輸赢05、聞秋聲寄語

嘴緊的人,善于管住嘴,不惹是生非。

人與人之間相處,管住嘴,是對自己的尊重,更是對他人的尊重。

不背後議論他人,不八卦,不逢人就傳話,是一種交際的高品質。與人相處,嘴緊的人,不惹是生非,更容易讓人信服,讓人尊重。

管住嘴,不在他人背後中傷别人,不在别人面前抱怨,不言語别人的壞話。

朱柏廬說過:“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管住嘴,是一種交際的本事。言語太多,嘴碎的人,往往會無形中傷害到别人。

真正有能力的人,從不放縱自己胡亂言語,不輕易過“嘴瘾”。

管住嘴,嘴緊一點,便能遠離是非。不做是非人,才會有高品質的交際與人脈。

真正過得好的,往往是“嘴緊”的人01、引言02、嘴緊一點,不惹是生非03、嘴緊的人,能守住别人的秘密04、嘴緊的人,不争輸赢05、聞秋聲寄語

人與人之間相處,交換秘密,往往是交心的表現。

當一個人,将他的秘密說給你聽,那是信任你,同時,也會預設,你會替她好好保守這個秘密。

嘴碎的人,聽到别人的秘密,便喜歡傳話,喜歡四處宣揚。最終,一定會傷害信任他,把他當知己的人。

真正嘴緊的人,為人處世,懂得拿捏分寸。

嘴緊的人,不會輕易,将别人的秘密說給他人聽。懂得顧及别人的感受,懂得用心維護彼此之間的信任值。

在聽到别人的秘密時,管住嘴,守住嘴,那是一種誠信的表現。

因為,嘴緊的人,會讓人覺得有安全感,會讓人覺得真誠會,會讓人覺得能守住秘密。

嘴緊的人,更容易獲得真心相待。

真正過得好的,往往是“嘴緊”的人01、引言02、嘴緊一點,不惹是生非03、嘴緊的人,能守住别人的秘密04、嘴緊的人,不争輸赢05、聞秋聲寄語

真正嘴緊的人,不會逢人就抱怨,不會言語過失,不會因為一時的輸赢而爆粗口隻争輸赢。

人生在世,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管住嘴,才能遇到真心相待的人。

嘴碎的人,逢人就抱怨,逢人就說個不停。而嘴緊的人,更懂得“以靜制動”,不輕易宣洩内心的情緒與主見。

嘴緊的人,内心強大,從不在言語上争輸赢。

他們不會為了一件小事,與他人争得面紅耳赤,争論得喋喋不休。嘴緊的人,不會在是是非非上浪費時間,不會與低層次的人反複糾纏。

西晉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蜀書·馬良傳》中有言:“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其意思是一個人,言語虛浮誇張,超出實際情況或自身實際能力,這樣的人不能委以重任。

嘴緊的人,不靠言語,獲得他人的認同。嘴緊的人,更注重自我的感受,更喜歡用行動力的表達自身的實力。

嘴緊的人,會用行動去表達自我的觀點,用最強有力的方式讓他人“住嘴”。

與人相處,嘴緊的人,常常會給予他人務實、踏實的品質。他人,更願意與之合作和深交,進而人生之路也會越走越寬。

真正過得好的,往往是“嘴緊”的人01、引言02、嘴緊一點,不惹是生非03、嘴緊的人,能守住别人的秘密04、嘴緊的人,不争輸赢05、聞秋聲寄語

人生之路,有高,有低。起起伏伏,皆是風景。最後,真正過得好的,往往是那些“嘴緊”的人。

嘴緊的人,善于管住嘴,不會輕易用言語傷害一個人,傷害一段感情。

蒙田在《随筆集》中寫道:“語言隻是一種工具,通過它我們的意願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們靈魂的解釋者。”

嘴緊的人,是善用語言的人。懂得分場合說話,善于管住嘴,能收獲他人的信任。

嘴緊,是一種高品質的表現,也是一種能力的展現。

嘴緊的人,善于守住秘密,善于用心維系一段感情,更得他人真心。

嘴緊的人,往往人緣不會太差。人緣好了,機遇便多了。機遇多了,人生的路便會往上走。真正過得好的人,是能管住嘴的人。

人生路上,遇到嘴緊的人,請用心珍惜。因為,嘴緊的人,往往也是真心待你的人。

-end-

關于作者:聞秋聲,以字為生。秋風煮雨,一杯清酒,三兩故事,在孤獨的路上與你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