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韶:年少有為,備受寵信

作者:秉筆春秋呂書生
孫韶:年少有為,備受寵信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說起三國内容,其實人們對于吳國的關注比較少,而吳國算上《走馬樓吳簡》資料也不少。本篇來聊聊孫韶,字公禮。

孫韶身高八尺,儀容優雅,他的伯父是孫河,他們都是吳郡人士,孫河本來是孫堅的族子,隻是過繼給俞氏才改姓“俞”,後來因為孫策的喜愛再次改回“孫”。孫河前去指責妫guī覽、戴員對孫翊yì保護不力時,被這兩人殺害,還是孫翊之妻徐夫人自己報的仇。

當時孫韶年僅17歲,他收攏了孫河的餘部,為了防備有賊寇趁機作亂,孫韶不僅修繕了京城還準備了樓橹lǔ,這裡的“京城”指的是原來的揚州吳郡丹徒,孫權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從吳遷徙到丹徒,是以稱此地為“京城”,等到建安十六年(210年)孫權遷徙到建業後,重新在丹徒設立了京口鎮,或者說京口稱。

孫權也是調皮,他聽說了孫韶這邊的動蕩,就領兵傳回吳郡觀察情況。孫權連夜趕到京城地界,第一反應不是派人通知孫韶前來進見,而是派兵佯攻京城,想看看孫韶布置的防禦效果如何。試探的效果讓孫權很滿意,這邊一弄出動靜,孫韶這邊兵卒就開始登稱防守,互相傳遞軍令,使整個城池陷入了喧鬧聲。

“夜至京城下營,試攻驚之,兵皆乘城傳檄備警,讙聲動地,頗射外人,權使曉喻乃止”——《三國志·孫韶傳》

孫權及時派人通知了孫韶,雖然知道了這是一場“演習”,但兩軍對陣難免有所傷亡,這就是亂世,求存不易。等到第二天,孫權一見到孫韶就表達了對他的器重,當場任用他為承烈校尉,也認可了孫韶從孫河那繼承的一切,包括兵馬、封邑等。

後來孫韶遷任廣陵太守、偏将軍,黃初二年(221年)孫權被曹丕封為吳王時,孫韶升任揚威将軍,并被封為建德侯。黃武元年(222年),曹丕興兵伐吳,魏國的出征名單包含了衆多名将,孫權這邊也有呂範、孫韶、朱然、諸葛瑾、賀齊、徐盛、潘璋等人出戰。

“曹休、張遼、臧霸等來伐,範督徐盛、全琮、孫韶等,以舟師拒休等於洞口”——《三國志·呂範傳》

黃武四年(225年),曹丕親自領兵到廣陵,這一次孫韶派了500死士在半路截擊曹丕,可能還有拿下曹丕的機會,隻不過誤中副車。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封賞群臣,孫韶被任用為鎮北将軍。嘉禾三年(234年),孫權與陸遜、孫韶等人兵分三路伐魏,也是為了響應諸葛亮的攻勢,是以也沒有多少戰果。

“孫韶又遣将高壽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於徑路夜要之,帝大驚,壽等獲副車羽蓋以還”——《三國志·吳主傳》注引《吳錄》

孫韶在吳國邊疆坐鎮數十年,尤其擅長培養士卒,能讓士卒們為他效死。他主張監察敵方的動向,散出了不少斥候,這也使他沒有多少敗績。青、徐、汝、沛有不少百姓前來歸附,徐、泗、江、淮有數百裡無人居住,一般來說邊疆都不會有多少百姓居住的。

孫韶曾經有十多年沒有去武昌進見孫權,直到孫權回到建業才來朝觐。孫權詢問孫韶魏國青、徐二州的情況,無論是諸多軍屯的位置、遠近兵馬部署還是魏國将帥姓名,孫韶對答如流。孫權對于孫韶這麼優秀很高興“我好久沒見到公禮,沒想到進步這麼大”,季漢、吳國“瓜分”天下時,孫韶遙領了幽州牧并假節,在赤烏四年(241年)逝世。

宗室名将,盡忠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