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了|不要再問我小滿是誰了

今日,小滿。

小滿,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

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小滿來臨,标志着炎夏登場。

小滿名稱從何來?

二十四節氣這一被國際氣象界譽為

“中國第五大發明”的時間制度中

有哪些學問?

第三期《知了》帶你盤一盤

首先

小滿是誰?它和大滿有什麼關系?

觀星象 感天意 知節氣

星象研究是二十四節氣的淵源,中國古代對于天象的觀測很早就開始了。

知了|不要再問我小滿是誰了

節氣最初便是依據北鬥七星“鬥柄”的位置變化來制定,即古時星象學家所說的“鬥轉星移”,用北鬥七星在北半球天空的不同方位來辨識四季,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

知了|不要再問我小滿是誰了

北鬥七星示意圖,依次為搖光(alkaid),開陽(mizar),玉衡(alioth),天權(megrez),天玑(phecda),天璇(merak),天樞(dubhe)(圖源:nasa)

而造成鬥轉星移的原因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公元1645年頒行的《時憲曆》一書,根據太陽在黃道(太陽周年視運作線路)上的位置來劃分節氣。

地球繞太陽一周為360度,把整個軌道劃分為24等份,太陽在黃道上每運作15度為一個節氣。

知了|不要再問我小滿是誰了

節氣劃分示意圖。(圖源:中國天氣網)

值得一提的是,《時憲曆》這本書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參與主要編制,我們如今沿用的二十四節氣曆法也是中西方天文學知識融合的産物。

以地球為參照物,二十四節氣是依照太陽的運作節律确定的,而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的一種)也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作周期為基礎制定,是以二十四節氣在公曆中的日期相對固定,相差不過一兩日。

知了|不要再問我小滿是誰了

二十四節氣時間表。(圖源:中國氣象局網站)

小滿即為每年公曆5月20日至22日之間,此時太陽位置達黃經(黃道坐标系中的經度)60度。而節氣到來的時刻也是以嚴格的天文學标準測算和規定的,今年(2021年)的小滿在今日(5月21日)3:36:58分,或許你還在熟睡時已經來臨。

物候推移籽粒未熟江河滿

二十四節氣不僅與天文曆法上的季節演變密切相關,在傳統經驗上來說,也對應了各種物候和農事現象。二十四節氣正是起源于中國農耕文化的發源地——黃河流域。

在黃河中遊地區距今4000年前的陶寺遺址中,考古學者就發現了一種帶有刻度的圭尺,這證明聰明的古人在那時就學會使用圭表測日的方法,準确了解了一年日影變化的周期性,進而掌握氣候規律,合理安排農事活動。

知了|不要再問我小滿是誰了

圭表測日原理示意圖。先人通過持續觀測一年中日影的變化,發現了日影最長的冬至日和日影最短的夏至日。(圖源:共青團中央)

小滿的含義就與物候變化有關,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隻是“小滿”;同時,小滿節氣也意味着将要進入大幅降水的雨季,江河水量逐漸豐盈起來,用“滿”來形容雨水的盈缺。

知了|不要再問我小滿是誰了

小滿插畫。(圖源:中國氣象科普網)

另外,我國古代将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意思是說小滿節氣中,苦菜枝葉繁茂;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陽光下開始枯死;麥子也開始成熟。”

知了|不要再問我小滿是誰了

小滿菜。(圖源:人民網)

不過,起源于黃河流域的二十四節氣與物候的關系更适用于中原地區,因為除了太陽運作周期,地理位置也是影響天氣的重要因素,舉例來說,在我們國家,“立春”時間統一,但南北“入春”時間卻差别不小。

知了|不要再問我小滿是誰了

中國古人對于宇宙奧秘的想象和探索從未停止,逐漸演繹出了一套鮮活深奧的觀星文化,穿越千年,連同對自然萬物和日常生活的細膩感覺,向我們講述了不斷細化的時間刻度。

萬物“小得盈滿”。此時,樂享小滿。

知了|不要再問我小滿是誰了

(圖檔來源:中國氣象科普網)

主要資料來源:

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網站、新華社

主要參考文獻:

[1]于淼.古人問天的智慧——二十四節氣[j].文史知識,2017(05):3-11.

[2]鄭豔.二十四節氣探源[j].民間文化論壇,2017(01):5-12.

[3]劉曉峰.二十四節氣的形成過程[j].文化遺産,2017(02):1-7+157.

福建日報·新福建用戶端 知了工作室

來源: 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