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華是局部藻類擴散,發生在最佳藻類生長條件和捕食者壓力降低的背景下。當特定的微藻(特别是藍藻)在暴發中達到高濃度時,暴發表現出有害特征(圖1)。雖然這些微藻物種隻占自然界的一小部分,但它們會産生有害或有毒物質,可引起各種不良影響,包括對食物鍊的損害,動物死亡和嚴重的人類健康危害(百度百科全書)。也許你沒有想到這種微小的藻類會對人類社會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僅在美國,淡水體内有害的藻華每年就造成約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圖1 中俄邊界的星凱湖(左)和聖克萊爾湖(右)有不同程度的藻華
近年來,關于湖泊和其他水體有害藻華的報道和研究逐年增加,但對全球湖泊藻華程度尚無明确的學術資料,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對藻華的影響之間的關系尚不清楚。
來自美國卡内基研究所和美國NASA的研究人員最近在領先的國際期刊The Newtur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對全球數十個大型淡水湖進行了首次系統調查(圖2),表明過去30年來夏季藻類爆發的強度确實有所增加。
圖2 自1980年以來研究地點藻華變化程度的地圖
雖然有害藻華的巨大影響早已被注意到,但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淡水藻華,要麼集中在單個湖泊或特定區域,要麼研究它們的時間相對較短。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尚未對淡水藻華進行長期的全球研究。為此,研究人員利用美國Landsat 5近地衛星資料,對近30年的高分辨率(30m)衛星資料進行了分析,選取了六大洲33個國家的71個大型湖泊進行長期序列對比分析,并在谷歌地球引擎的幫助下獲得了720億個資料點,最終揭示了夏季藻類泛濫的長期趨勢。
結果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湖泊在夏季藻華中峰值強度明顯增加,隻有六個湖泊呈下降趨勢(圖3),表明藻華實際上變得更加普遍和強烈。另一方面,盡管湖泊中藻華惡化的全球趨勢是顯而易見的,但藻華的原因似乎因湖泊而異。考慮到肥料使用,降雨或溫度等因素,研究人員發現湖泊之間的藻華并沒有持續惡化。
圖3 研究點藻華現象的時空圖
研究人員還指出,氣候變化對湖藻水華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變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湖藻華自我修複的速度。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上,欲了解更多資訊,請點選文章底部閱讀原文并閱讀文章。
公司官方網站:http://www.lszygckj.com
公司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方式:0371-88973899
聯系位址:鄭州市金水區農業東路與如意西路交叉口 建邺總部口岸F室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