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蚜是一種很出名的害蟲,在蚜總科已定名的近4000種蚜蟲中,桃蚜是最重要的一個種,它危害50多科352種植物。
桃蚜生活周期短、繁殖量大、除刺吸植物體内汁液,還可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影響植物正常生長;更重要的是傳播多種植物病毒。
桃蚜在溫室中幾乎可以危害任何溫室植物,故又有溫室蚜的俗名。
桃蚜在北韓、日本、印度尼西亞、印度以及北美、歐洲、非洲等地均有發生,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蚜蟲之一。我國各地都有分布和發生。
世界上大約有 20種蚜蟲已經産生了抗藥性。但抗藥性曆史最久、影響最深的卻隻有 3種。桃蚜便是其中一種。
為害狀
桃蚜以若蟲和成蟲群集新梢和嫩葉背面,刺吸樹體汁液為害,受害葉片卷曲皺縮,嚴重影響樹體生長;受害果實凹凸不平,影響果實生長和果品外觀品質。除直接為害外,蚜蟲所排洩蜜露會滋生黴菌,引起煤污病,影響果實品質和商品價值。
桃蚜危害狀(圖檔拍攝于鄭州果樹研究所/2016-3-5)
受害果實凹凸不平,影響果品外觀品質(圖檔拍攝于鄭州果樹研究所/2016-5-15)
發生規律
桃蚜在中原地區一年發生20多代,以卵在桃枝芽腋處越冬。翌年花芽膨大露紅時開始孵化,并在花芽上為害,随着葉片伸展和生長,逐漸轉移至葉片背面群集為害。
桃蚜的越冬卵
拍攝于2016-3-5,鄭州果樹研究所
随着蚜蟲繁殖數量增加,為害逐漸加重,至5月中下旬為害最重。6月初逐漸産生有翅蚜,開始遷飛至蔬菜、煙草、雜草等為害。到10月有翅蚜飛回桃園,在桃樹上産生有性蚜,交配後産卵于芽腋等部位越冬。
拍攝于2016-3-29,鄭州果樹研究所
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
此處重點強調天敵的識别與保護:桃園蚜蟲天敵種類較多,常見且數量較大,控制能力較強的主要有草蛉、食蚜蠅、瓢蟲和蚜繭蜂等,這些天敵多為全變态昆蟲,果農要能夠識别,并注意保護。在使用化學藥劑時,應注意選擇對天敵安全的藥劑,以保護草蛉、食蚜蠅、瓢蟲等蚜蟲天敵。
草蛉幼蟲
草蛉成蟲
食蚜蠅幼蟲在捕食蚜蟲
食蚜蠅幼蟲
瓢蟲幼蟲
瓢蟲成蟲(剛羽化)
>>>>化學防治
桃蚜化學防治注意掌握防治時期和關鍵節點。一般3次用藥即可控制桃蚜為害。
第一次用藥在花芽膨大露紅時,第二次用藥可于謝花後,随後根據蚜蟲發生程度,間隔20-25天,于卷葉前再用藥1~2次。
藥劑可選用氟啶蟲胺腈、吡蟲啉、啶蟲脒、阿維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