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龜背天牛的為害及防治

龜背天牛的為害及防治
龜背天牛的為害及防治
龜背天牛的為害及防治
龜背天牛的為害及防治

龜背天牛aristobia testudo voet,屬鞘翅目,天牛科。

【寄主】龍眼等果樹。

【為害狀】幼蟲蛀害主幹和枝條,孵化出的幼蟲在皮層下蛀食,後蛀入木質部,形成扁圓形的坑道,每隔一定距離咬一小孔與外界通氣并排出糞便。影響水分和養分的輸送,導緻樹勢衰弱,嚴重的枝幹被鑽空,使大枝枯萎,甚至全株枯死。成蟲咬食當年枝梢皮層,緻使枝梢幹枯。

【形态特征】成蟲 體長20~35mm,長形,鞘翅上滿布橙黃色斑塊,每一鞘翅上有十多個黑色條紋将黃色斑圍成龜殼狀斑塊;雌成蟲觸角與鞘翅等長,雄成蟲觸角超過鞘翅端2~3節;頭部、觸角第一、二節及體驅腹部、足均為黑色;觸角第三節起黃黑相間,黑色為絨毛。卵 長橢圓形,初期乳白色,近孵化時黃褐色。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約60mm,扁圓筒形,白色帶淺赤,前胸背闆黃褐色,并有黃褐色“山”字形紋;胸足退化;無腹足,代以各體節腹面和背面突起的移動器為坑道内的行動器官。蛹 裸蛹,初期乳白色,羽化前為黑色。

【生活習性】一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成蟲産卵位置的皮層下或蛀道内越冬。6月初見成蟲,6月下旬至7月中旬蛹羽化為成蟲,7~8月常見成蟲在果園内取食、交尾、産卵。成蟲在上午8~11時活動較多,常咬食當年枝梢皮層和嫩葉,造成枯枝。午間多栖息在樹冠蔭涼處,有假死性。成蟲交尾後約10d産卵,卵散産在直徑1cm以上的枝條,以1~3.5cm的枝桠處較多。産卵前先咬傷皮層形成半月形的傷痕,幼蟲孵化後在樹皮下蛀食,約有4個月在半月形産卵傷口的皮層下生活,生長較慢。第二年春才蛀入木質部,形成扁圓形隧道。坑道每隔一段距離咬一排糞孔與外通氣,孔口外常有蟲糞可見。幼蟲期約9個月。6月開始幼蟲相繼老熟,在坑道内用糞和木屑堵塞兩端形成蛹室,在其中化蛹。荔枝品種中黑葉、妃子笑受害較嚴重,龍眼品種中雙孖木受害較嚴重。

【防治方法】①7~8月在成蟲盛發期,搖樹枝,成蟲假死墜地收集滅之。②剪除被害後的枯枝,連同幼蟲集中燒毀。或發現樹皮出現半月形的産卵傷痕,用錘敲擊受害部,殺死樹皮下的卵或幼蟲。③幼蟲蛀入木質部後,在幼蟲咬的最新孔口上部1~2個孔口灌80%敵敵畏或90%敵百蟲50~100倍液,然後堵住孔口防止幼蟲上爬,以毒死蛀道内幼蟲。或用棉花球蘸敵敵畏後從排糞孔塞入蛀道内,然後用黏土封堵孔口,毒死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