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嘩仔說魚
魚缸驚現小惡魔, 看着惡心長相矬。 敢問蟲子從何來? 無有答案日蹉跎。
歡迎大家再次回到嘩仔寵魚學院,對不起,我是嘩仔!
幾乎每個禮拜都有人向嘩仔咨詢“蛋白蟲”的問題。
但是每一次嘩仔回答起來都有點遺憾。
雖然可以幫魚友覺解決問題,但是總有一些說不清楚的地方。
蛋白蟲究竟是什麼?
嘩仔的遺憾又是什麼?
不廢話,聽嘩仔說說蛋白蟲那些事兒~·
本文适合家裡有魚缸的朋友,更适合家裡有蛋白蟲的朋友們。預計閱讀218秒。
最常見的蛋白蟲
先看第一種魚缸蛋白蟲,讓魚友們惡心三十秒。(如上圖)
幾乎每個資深魚友都聽說過蛋白蟲,也有很多人親眼見過它們的芳蹤。
但是,你們可能不清楚,地球上根本就沒有“蛋白蟲”這個物種!
很意外是不是?
蛋白蟲,是水族圈獨特的發明,這個概念僅僅出現在了水族圈,除了我們這個小衆的圈子,沒人知道這個詞彙的準确含義,包括世界最頂尖的生物學家。
類似的概念還有一個,叫做“雜鲷”。這是部分魚友對部分人工繁殖的小型三湖慈鲷的蔑稱,其實地球上也根本沒有雜鲷這個“科”,更沒有這個“目”。
繞了一圈,嘩仔是想和大家說:蛋白蟲這個稱呼,是個“綽号”。
如上圖中的蟲子,被寵物魚玩家們稱作蛋白蟲,其實人家有名字,隻是你不知道而已。
它的名字是——蛾蠓幼蟲。請看下圖!
蛾蠓成蟲,有點萌,有點髒
嘩仔科普:蛾蠓是害蟲!
它是很喜歡光的,是以它經常出沒在有人的地方,不管你住的是樓房還是大别墅。
但是,蛾蠓又喜歡把自己的小寶寶送到有水的地方“寄宿”,比如——你家的魚缸。
之是以說它是害蟲,是因為它們也會把自己的寶寶送去下水道。
你仔細想象一個畫面:一群蛾蠓先去下水道郊遊,再去你家魚缸戲水,然後再你家的剩菜剩飯上來頓小燒烤。
咦~~~~~畫面太美,細思極恐啊!
解決方案:看到文末就看到了。客官你别急嘛!
謎一樣的白線蟲
魚友們口中的“蛋白蟲”,還包括另一種蟲子:白線蟲。(如上圖)
可惜的是——這種蟲子一定不叫白線蟲!
線蟲,是這個星球上家族成員最為龐大的蟲子家族,七大姑八大姨加起來超過28000種。
這麼多蟲子,沒有一種的學名的“白線蟲”。
你說它屬于線蟲,嘩仔信;你說它就是白線蟲,嘩仔堅決反對。
在孔雀魚玩家的群體中,還有一種叫白線蟲的家夥,那是生長于土壤中的蟲子,很多魚友繁殖這種蟲子喂小魚,但是,即使是這種蟲子,它的學名也一定不是“白線蟲”。
最近,嘩仔欣賞了一篇重量級文章,是金魚大神“天山雪”老師的文章,根據他的文章,猜測這種蟲子是“寡毛蟲”,而且有可能是寡毛蟲大類中的——紅斑體顠蟲。
于是,嘩仔冒險去“偷來”紅斑體顠蟲的圖例,給大家瞧瞧。
紅斑體顠蟲
這是一種益蟲,可以用來處理污水。
但是,你們會覺得這種蟲子和魚友們口中的“白線蟲”是一個東西嗎?
起碼,嘩仔還是存疑的。
到目前為止,嘩仔的疑問是——
第一,這種蟲子到底叫什麼名字?
第二,它到底從什麼途徑進入魚缸?
這是兩個困擾嘩仔很多年的疑問,對于喜歡刨根究底的嘩仔來說,沒有科學的文獻做支援,這個問題就一直是個問題。
雖然我不認識它,但是嘩仔可以弄死它!嘿嘿!
渦蟲
其實,還有一種類似的蟲子,經常出沒在草缸和蝦缸中,就是上圖中的渦蟲。
渦蟲是科學家們的愛寵,是獨屬于他們的惡趣味。
因為科學家們喜歡把這種可愛的蟲子不停地切,我切,我切,我切切切!
據說,最高紀錄是把一條蟲子切了兩千多份。
結果,一條蟲子成功變成兩千多條蟲子,活的!
就是這麼酷!
嘩仔在這裡提到渦蟲,是想讓大家做差別對待,這不是蛋白蟲,别再問我為什麼治療蛋白蟲失敗了,因為你在提問的時候就誤把“渦蟲幼蟲”當成蛋白蟲了,是以我給你的辦法就是無效的了。
說了這麼多,嘩仔該揭曉答案了——到底該如何殺死所謂的兩種“蛋白蟲”呢?
我餓了
網絡上流傳的最常見的滅殺蛋白蟲的藥物是:腸蟲清,也就是阿苯達唑。
肯定是有效的,但是,被腸蟲清殺死的魚,可能比被腸蟲清殺死的蟲子還要多。
為什麼呢?
因為這是人用的藥。
很多魚友無法掌握好魚藥的用量的!
任何殺蟲藥的的本質都是毒藥,科學的用法下,它是藥,在不科學的用法下,它是毒。
很遺憾,很多魚友會超量用藥。于是結果很悲催。
如果你是養魚高手,并且可以準确地下藥, 你可以用這個辦法。
批判了上面的方案,那嘩仔有什麼好辦法呢?
嘩仔的妙招就是——水族專用阿維菌素。
注意啦!我說的是水族專用的,不是所有的阿維菌素都可以的!
這是一種水産用藥,目前已經有針對魚缸的包裝,效果很好。
最酷的是,它既有粉劑,又有液體制劑,你喜歡哪個用哪個。
最重要的是,這種藥的包裝上會注明魚缸的用法,比人用藥靠譜多了。
網上還有一種滅殺蛋白蟲的方法:使用曼龍魚來捕殺。
據說是有效的。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很多蛋白蟲是不在主缸裡的,而是出現在底濾缸裡,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更何況,不是所有的魚缸都适合放曼龍魚,比如龍魚缸,你的曼龍極有可能會成為龍魚的點心,嘿嘿!
這裡,嘩仔再說一個自己的困惑:有人說,蛋白蟲一定出現在富營養的水裡,也就是長時間不換水的魚缸裡,可是,嘩仔确實看到很多養水三天兩天就出現蛋白蟲的案例。如果是蛾蠓幼蟲,這個很好了解,但如果是那個所謂的“白線蟲”呢?這就不好解釋了。這段文字僅供養魚大神們參考,不喜勿噴,感謝!
嘩仔的心裡話:嘩仔寫養魚的文章已經兩年了,蛋白蟲是一個我一直想要寫的專題,但是最大的障礙就是那個所謂的“白線蟲”。如果哪位大神,或者哪位生物學家正好看到了這篇文章,請以嚴謹地文獻為依據,告訴嘩仔正确的答案,嘩仔将感激不盡!
對于願意把我的文章閱讀完的魚友,嘩仔是一定會送上福利的——關注嘩仔後在我的首頁右上角找到“發私信”視窗,留言“養水”兩個字,你就可以得到《嘩仔獨家魚缸養水秘籍》啦!~限時收藏哦!
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嘩仔說魚》專欄,300片精彩養魚文章等着你。
嘩仔原創文章,嚴禁轉載。
嘩仔和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