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在《當代生物學》期刊報告了蚊子對常見驅蚊劑避蚊胺的反應機制。
研究人員稱,避蚊胺可以“捕捉”人類的氣味,像一張“隐形鬥篷”般将人類的氣味隐藏起來,阻止它們接觸到蚊子。他們發現,當與避蚊胺結合時,空氣中人類氣味分子的數量減少了20%。
避蚊胺簡稱deet,曾經被當作農藥使用,将其噴灑在皮膚或衣服上可以避免蟲蚊叮咬。市面上售賣的許多驅蚊産品中都含有避蚊胺,但此前人們還不清楚避蚊胺的作用機制。
論文第一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阿裡·阿弗非稱,“我們發現驅蚊胺與我們皮膚上的化學物質互相作用并掩蓋它們,而不是直接驅蚊。這将有助于我們開發出具有相同作用的新型驅蚊劑”。
研究團隊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了按蚊(又稱瘧蚊,分布于世界各地)變種。實驗中,當研究人員噴出一種按蚊可以檢測到的氣味時,例如将構成人體皮膚氣味的化學物質噴到蚊子的觸角上,蚊子觸角上帶有熒光微粒的神經元就會被點亮,表明蚊子的鼻子檢測到了信号。
但當研究人員将驅蚊胺的氣味單獨噴到蚊子的觸角上,蚊子神經元中的熒光微粒并沒有亮起來。論文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副教授克裡斯托弗·波特稱,“這表明蚊子無法直接聞到這種化學物質”。
值得注意的是,當人的氣味與驅蚊胺混合,模拟出将驅蟲劑塗在皮膚上的效果時,蚊子神經元對混合物的反應能力大大減弱,隻有對人類氣味反應能力的15%。
為了解釋這種情況,研究人員測量了空氣中到達蚊子觸角的氣味分子的數量。他們發現,當與避蚊胺結合時,空氣中人類氣味分子的數量減少了20%。
阿裡·阿弗非據此表示,“我們認為避蚊胺可以捕捉到人類的氣味,并阻止它們接觸到蚊子”。
研究團隊尚未研究驅蚊胺對其他種類蚊子的影響,并稱他們計劃在未來的實驗中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