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小支援埃弗頓,卻成為利物浦名宿:他是英超史上可能最懂球的球員

the athletic進軍英國市場一周年,他們決定冒天下之大不韪,來評選一次英超60大巨星。他們說,這份榜單的價值不在于排名,而在于故事。 關注我們,與我們一同分享ta編輯部精挑細選的這60個故事。
從小支援埃弗頓,卻成為利物浦名宿:他是英超史上可能最懂球的球員

7月23日,當利物浦球員們在kop看台拾級而上時,天空體育的著名足球評論員馬丁·泰勒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阿諾德是利物浦正常首發中,唯一一個土生土長的利物浦人。

解說員與球迷通常會相當看重這樣的事情——一個對球隊有着不同尋常的歸屬感的球員為本地球隊效力并成為主力、核心乃至傳奇。比如在默西賽德的另一邊,球迷津津樂道于魯尼在2002年代表埃弗頓收獲職業生涯處子球,然後在賽後與朋友在默西賽德郊區街頭遊蕩的故事。

但對于球員來說,可能并非如此。

舉一個例子,在7月23日晚上舉起獎杯的張伯倫,曾經表示從未聽說過奧維馬斯——一位他在阿森納的著名前輩。很多職業球員可能很享受在場上踢球的時光,但他們并不一定是這項運動的忠實擁趸。

當然,在7月23日晚上,坐在馬丁·泰勒身旁的解說席上的卡拉格不同。他是一個百分之百的足球人。

傑米·卡拉格不僅是一個出色的球員,還是一本行走的足球百科全書。他在場下熱衷于閱讀足球書籍,也訂閱了大量的足球類雜志。卡拉格在小時候會将每一期的《射門》與《90分鐘》雜志堆在卧室,而如今則換成了《442》。

注:《射門》雜志在2008年停刊,《90分鐘》雜志在1997年停刊。

在如今的足壇,不少球員都在業餘時間将關注放在了其他運動上,比如nba或nfl。但卡拉格不同,他沒有别的愛好,他全身心地熱愛足球。

卡拉格在職業生涯中,經常會與著名的運動心理學家比爾·貝斯維克交流。貝斯維克建議,足球運動員應該找到一個足球之外的興趣,比如說高爾夫。這會讓他們不用時刻與足球相處,也會提升在比賽時的新鮮感與興奮度。

然而,這個建議并不适用于卡拉格。他的防守精髓,便在于對比賽、球隊、球員的了解。若是離了這些,他或許隻是一個平庸的英超後衛。

卡拉格擁有一個傳統老派足球運動員的所有特征:他出生在默西賽德郡本地的小鎮布特爾,他在場上隻穿黑色的球鞋,他職業生涯隻為一支球隊效力……

不過,卡拉格效力的這支球隊,不是他小時候夢想着效力的那支。

1996年,利物浦作客米德爾斯堡。年輕的卡拉格坐在了替補席上,在當時還沒有迎來一線隊首秀。中場休息時,他在球場上做着熱身活動,然後在餘光裡看到了他的父親在看台上。雙目相對時,卡拉格向他的父親豎起了大拇指。

這不是一個關于親情、父愛或是家人激勵的故事。卡拉格向他父親豎大拇指,是因為廣播中播報了另一場比賽的賽果,埃弗頓2-0獲得了勝利。卡拉格不僅是一個毫不害臊的球迷,還是一個毫不害臊的埃弗頓球迷。

對于不是默西賽德本地人的我們來說,很難了解埃弗頓與利物浦之間複雜而又獨特的對立關系。比如說,其實不少利物浦青訓出品的青年才俊,都在年少時是埃弗頓球迷。不過,大部分球員都會有一些借口與說辭,比如在家裡大家支援的球隊不同,又比如他們隻會在利物浦遠赴客場時到古迪遜公園球場支援埃弗頓。

但卡拉格從不掩飾他與埃弗頓的聯系。在他自傳的封底,有兩張照片:一張大照片是他代表利物浦舉起了歐冠獎杯,一張小照片則是學生時期的他穿着埃弗頓球衣。

又比如說,希爾斯堡慘案的當天,卡拉格也在現場觀戰足總杯半決賽,不過是另一場半決賽——埃弗頓在維拉公園球場1-0戰勝了諾維奇。

在年輕時,卡拉格與家人有過糾結,但最終還是選擇加入利物浦青訓。當然,紅軍也沒有辜負他的期待,将他培養成了一個頂級球員。

在當時,曼聯92班的成功無疑吸引了萬千關注,但同一時代的利物浦青訓也并不遜色。在連續三個年齡段中,利物浦青訓先後産出了卡拉格、傑拉德與歐文,一名世界級後衛、一名世界級中場與一名世界級前鋒。

不過,在卡拉格剛剛進入利物浦青訓時,他還是一名前鋒——在當時他代表英格蘭u16出場時,還攻破過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布馮把守的大門。然後,在青年隊裡,歐文橫空出世,将他擠到了中場;再然後,傑拉德橫空出世,将他擠到了後衛。

在這個位置上,他也走向了世界級。

不過,卡拉格的萬金油屬性也對他的職業生涯造成了一些影響。卡拉格在一線隊的第一次首發時,就打進了一粒進球。但他在職業生涯中,卻以烏龍球聞名。而在1999年那場2-3不敵曼聯的比賽中,卡拉格打入的兩粒烏龍球改變了他的職業生涯。

時任主帥霍利爾選擇将他換到了右邊後衛的位置上,而讓海皮亞和亨喬茲搭檔中後衛。當時霍利爾的陣容非常需要邊路寬度的支援,但傳中從來不是卡拉格的強項。

不過之後,在2004年貝尼特斯到來後,卡拉格真正地成長成為了一名世界級中衛。

在貝尼特斯來到利物浦之後,卡拉格翻遍了他收藏的舊雜志,尋找關于貝尼特斯的故事。

在貝尼特斯第一次與卡拉格和傑拉德見面時,他指出後者在場上的跑動太多了。傑拉德對于這樣的批判感到一頭霧水,而卡拉格則非常歡迎這樣嚴格的場上戰術位置劃定。

從小支援埃弗頓,卻成為利物浦名宿:他是英超史上可能最懂球的球員

貝尼特斯的執教哲學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薩基執教下ac米蘭的影響。他将薩基時期米蘭後防四人組的視訊給卡拉格看,并要求他成為利物浦的巴雷西:一個後防領袖。

卡拉格領悟得很快。貝尼特斯要求無論是高位壓迫還是低位防守時,都要保持三線之間最多30米的距離。在那支利物浦隊中,場上的領袖是傑拉德,但場上真正的指揮官是卡拉格。

卡拉格在職業生涯中保持着閱讀的習慣,尤其是足球類書籍。詹盧卡·維亞利與加布裡埃爾·馬爾科蒂合著的《意大利任務》是他最常讀的一本。《意大利任務》中,維亞利系統性地讨論了意大利足球與英格蘭足球在技戰術和文化上的差距。而卡拉格盡管有着相當英式的技術特點,但他在骨子裡有一種意大利情節。

「如果我出生在博洛尼亞而非布特爾,可能會得到更高的評價。」

這與另一位英格蘭頂級中衛形成了鮮明對比——特裡在一次采訪裡曾說,他可以連續24小時看英格蘭聯賽,從英超、英冠到英非聯,但絕不會欣賞西甲與意甲的風格。

而與特裡和費迪南德在英格蘭國家隊的競争,影響了卡拉格職業生涯的地位。埃裡克森常常将他放在右邊衛或者後腰的位置上,讓特裡與費迪南德組成中衛組合。此外,相比貝尼特斯清晰明确的視訊戰術分析,埃裡克森并不樂于解釋他很多戰術安排的原因和目的。這讓卡拉格感到無所适從。

是以,當在埃裡克森的繼任者麥克拉倫也沒有給卡拉格足夠的機會時,他選擇從國家隊退役。

卡拉格的态度很有意思。一方面,他曾說他了解埃裡克森和麥克拉倫:「如果我是英格蘭主帥,我絕對不會不用費迪南德和特裡的組合。」另一方面,他曾在talksport一期讨論他退出國家隊決定的節目中,打電話與主持人在節目裡激烈辯論。當時,他正在開車去訓練場的路上。

2010年世界杯前,卡拉格複出了。卡佩羅接過英格蘭教鞭是一大原因。卡拉格對意大利足球有着長期的青睐,而卡佩羅則是卡拉格眼中過去10-15年世界足壇的最佳主帥之一。

這一切水到渠成,又有一種浪漫主義的色彩。可惜,英格蘭最終折戟南非。

卡拉格究竟是一個什麼級别的中衛?與許多頂級中衛甚至頂級英格蘭中衛同處一個時代,可能是他被低估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賽季裡,他的表現要好過他的英格蘭同胞。

2005年金球獎評選,卡拉格得到了三票,與那一年的c羅并列排在第20。在這個中前場更受各大獎項青睐的時代,對于一個中後衛來說,這已經是不可多得的殊榮了。

在卡拉格巅峰的那幾年,德羅巴毫無疑問是當時英超最好的前鋒。而在德羅巴眼裡,卡拉格是他面對過的兩個最強中衛之一。另一個是普約爾。

不少媒體與評論認為,卡拉格似乎在速度上有些明顯的劣勢。不過在卡拉格自己眼裡,他曾經在對抗上的弱點更加明顯。卡拉格在職業生涯早期曾一直穿長袖球衣,很多媒體謠傳稱是為了遮住手臂上的埃弗頓文身,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年輕時的卡拉格一直認為自己的手臂太過纖細,會招緻對手前鋒的針對。

不過,卡拉格在與速度和身體俱佳的德羅巴對抗時,展現了他的立足根本。他閱讀比賽的能力和極佳的位置感,彌補了他無論是在速度還是對抗上的身體劣勢。他與巴雷西的相似之處就在于此,而巴雷西甚至隻有1米76。

卡拉格在洲際賽場上的表現,要好過他在英超的表現。

2004-05賽季的歐冠,卡拉格在兩場與意大利球隊的比賽中展現出了他混合着英式風格的意式防守:先是用難以逾越的防守成為了尤文圖斯與四強之間最大的障礙,随後在決賽中在下半場拼到接近抽筋力保不再丢球。

在當時賽後的第一時間,不少記者與評論員指出,卡拉格在下半場的表現比起傑拉德的英雄降臨可能更加關鍵。如果再丢第四球,利物浦很可能一潰千裡。

當然,15年後的今天,關于進球的記憶遠較防守的記憶更深。不過,還需要知道的是,卡拉格也是一位點球功臣:他告訴杜德克,可以模仿1984年利物浦歐冠點球奪冠時,門将格羅貝拉的守門方式。

卡拉格了解足球的曆史,也了解自己俱樂部的曆史。

從小支援埃弗頓,卻成為利物浦名宿:他是英超史上可能最懂球的球員

2年後,盡管利物浦在歐冠無緣再度捧杯,但巅峰卡拉格面對巴塞羅那的埃托奧-羅納爾迪尼奧-梅西三叉戟時的表現,成為了他的标志性一役——也是利物浦的标志性一役。

那支利物浦更像是一支來自歐洲大陸,尤其是意大利的球隊,而非英格蘭球隊。

直到卡拉格職業生涯的末期,他的一些決定依舊在影響着自己的足壇地位。

2012-13賽季的上半賽季,在履新的羅傑斯麾下,卡拉格僅僅獲得一次首發機會,這讓他決定宣布賽季結束時将挂靴。然而,賽季風雲圖檔,下半賽季卡拉格重回首發,也改善了利物浦的防線。最後16場聯賽裡,卡拉格隻在做客南安普頓的比賽中缺席,而這場比賽也是利物浦在這段時間裡唯一輸掉的一場聯賽。

不過,卡拉格并沒有重新考慮退役的決定。相反,他選擇急流勇退,并留下一個高光的背影。

在他最後一次作為利物浦球員接受采訪時,主持人問到了他選擇在接下來成為足球評論員的原因。卡拉格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熱愛足球。」球員有很多進入電視評論行業的原因,而卡拉格隻是想要一個多看球的理由。

之後一個賽季,利物浦非常接近奪冠,但最終與首個英超冠軍失之交臂。這賽季的利物浦在聯賽打入了101球,最明顯的短闆就是防守:沒有任何一支球隊能在單賽季丢掉50球的情況下奪冠。卡拉格之前一個賽季末端的高光,以及他在熒幕前的分析,讓幾乎所有利物浦球迷認為,他們距離冠軍就差了一個卡拉格。

當然,卡拉格并不這麼認為。

同樣的,卡拉格也沒有因為職業生涯無緣聯賽冠軍而懊悔,他隻是遺憾常常沒能更有利地參與到争冠之中。比如說2005-06賽季,利物浦距離俱樂部曆史的丢球最少記錄隻差一球,但最後一分之差落後曼聯僅僅排名第三。卡拉格說,他還記得收官戰中,是哪個隊友沒能跟住對手導緻了丢球。

而在成為評論員後,卡拉格對于細節的追求更加明顯。他讨論着預期進球的資料,通過vr技術解釋最佳防守位置。他的播客節目讓他得以深度了解一些前隊友的故事。他即将出版的第二本書,不是第二本自傳,而是一本關于曆史上最傳奇比賽的分析。

卡拉格本人隻在這本書中出現了一次,就是那次神奇的伊斯坦布爾奇迹。不過,他也并沒有過多專注于利物浦的大逆轉,而是嘗試讨論米蘭的後防線是如何突然非典型地崩潰的。

在2020年,一如在2005年一月,卡拉格坐在家,研究着米蘭後防四人組的視訊。

下期人物:第58名,卡洛斯·特維斯。

從小支援埃弗頓,卻成為利物浦名宿:他是英超史上可能最懂球的球員

本文編譯自the athletic,原文作者michael cox。

原文連結:https://theathletic.com/1949368/2020/07/29/the-premier-league-60-no-59-jamie-carragher/

關注「不懂球專欄」,将在英超休賽期持續分享the athletic「英超60星」系列文章。

從小支援埃弗頓,卻成為利物浦名宿:他是英超史上可能最懂球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