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擋汽車往往會有三個特殊的前進擋,組合方式大緻如下。
l
s/m
l/m
這是比較常見的模式,目前隻有極少數自動變速器(at)會有隻保留l/s擋的機型,剩餘大部分都會是兩種方式的組合。那麼s擋究竟有什麼用,在行駛中又是否能夠直接“掰過來”呢?其實這仨特殊的模式都能直接與d擋切換,因為還有tcu控制單元“兜底”。

這是自動變速器的換擋邏輯,tcu是變速器的大腦(mt手動變速器沒有該子產品);前進擋和倒擋的所有動作都是由控制單元來研判與操作,需要人工控制的隻是幾個特殊的模式。
p
n
s/l/m
p擋釋義為駐車檔或停車擋,這是種防止溜車的停車模式;除了以mt為基礎打造的am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器以外,剩餘的at/dct/cvt都有這個機械結構。
不論用旋鈕、按鍵還是檔杆控制的p擋,實作駐車的基礎都是棘輪棘爪;棘輪遇着變速箱的動力輸出軸一桶旋轉,停車是自然會停轉,此時通過機械操作或按鍵旋鈕的電控操作将棘爪卡入棘輪,棘輪則無法運轉——棘輪不能轉動則傳動系統全數停轉,車輪也無法轉動則等于駐車。
注意事項:p擋應當在車輛停穩并拉起手刹之後再挂入,否則先挂p擋再松刹車并拉手刹的話,被隻是結合但不“别勁”的棘輪棘爪就會互相作用,這會加速材料的金屬疲勞。說白了就是會傷齒輪和棘爪,除非車輛有自動駐車系統,否則還是建議按照正确的順序挂擋。
至于n擋相信不用贅述了,因其就是空擋;在短時間停車等待通行的時候可以用n擋,但是在車流複雜的道路上不要挂p擋。因為在p擋時如果車輛被追尾,棘輪棘爪最理想的結果是因撞擊而分離,運氣不好則有可能崩斷棘爪或造成棘輪斷齒。
「r/d」擋也不需要說明什麼,挂入之後則由人工控制節氣門,ecu通過節氣門信号控制發動機;tcu關聯ecu來決定是否升降擋或倒車,隻要挂擋後就隻需要控制油門了。不過倒擋得在車輛停穩後再切換,否則可能損壞離合器或變矩器以及齒輪。
d擋為drive行駛擋,本質就是用數字标注的前進擋;6mt指有六個前進擋的手動變速箱,6at作為有六個前進擋的自動變速箱。手動擋汽車需要人工操作檔杆換擋,自動變速器無非是在d模式中通過tcu關聯ecu控制前進擋的自動升降——d才是真正的自動擋,prnd仍舊需要手動切換。
核心問題:s/l/m擋是什麼意思?
這三個前進擋實際都等于“限速擋”,在d模式中通過油門的控制,能實作的是前進擋的自動升檔。但有些時候隻需要加大油門拉升轉速而不需要升檔,比如爬坡的時候就得用1-3擋放大動力,而不适合用4-6擋放大車速;如果在加速沖破的過程中自動升檔,結果反而是車速難以提升、加速非常無力,随後tcu又不得不再降檔加速。
用d擋爬坡就會在不斷地升降檔中進行,車輛安全性無法理想控制;那麼此時用且模式切換到l(low)低速擋後,前進擋最高隻能升到3擋,爬坡時就不用擔心車速的忽快忽慢、忽慢有忽快了。在下陡坡的時候也能用l擋,低速擋能夠在下坡時實作有效的發動機制動(限速)。
s·sport運動模式的本質是“降檔超車”程式,在超車時想要快速拉升轉速以提高輸出馬力,最理想的方式就是下調1-2個前進擋,比如6擋巡航、超車降到4擋。但是自動變速器不好手動操作前進擋,是以就設定出了s模式。
說白了這就是個控制程式,用檔杆或旋鈕切換的操作無非是給tcu一個指令,控制單元接收指令後才會按照設定程式自動降檔。整個過程都是在既定程式和标準的安全模式中進行,是以絕對不會損傷變速箱;而從d擋切換或切換回d擋也沒有關系,手動變速器不也是這麼操作的嗎?——無非是升降前進擋罷了,能損傷什麼呢?
m·manual手動模式實際上是半自動,切換到m模式(多用±号标注)後,不論推拉檔杆還是用方向盤的換擋撥片操作;這些機械結構都像是“遙控器的按鍵”,隻是通過按鍵給控制單元(tcu)一個信号,随後在控制單元研判操作的合理性之後才會決定是否執行。
也就是tcu仍舊有保護程式,如果在減速到停車的階段中不斷升檔則不會被執行,因為這樣的操作會損傷變速箱;同時在減速時如果忘記手動降檔,tcu仍舊會自動降檔以防止故障。m擋能做到的隻是手動選項前進擋之後,不手動升檔則不升檔——功能等于某些車輛的面闆上預留的【hold】按鍵,也就是鎖止或限制升檔的功能,假設在手動升到3擋再減速,tcu自動降檔1擋後再加速,最高也隻能到3擋。
m擋主要用于爬坡、下坡、超車(競速),或者牽引挂車與重載時使用;日常超車可以用s擋,m/s都能在高速行駛中随意切換。但是l擋在高速駕駛時不要亂切換,否則會快速降檔以進行發動機制動,低速擋隻适合在低速時進行l/d或者d/l的切換。
這就是變速箱所有模式的功能了,行駛中隻要不把模式切換到r或p即可;基本所有的自動變速器在行駛中挂倒擋都會退回n擋滑行,配備電子檔杆的變速器即使挂p擋也會退回空擋,但是用機械檔杆的變速器如果在低速行駛中挂p擋是真有可能讓棘輪棘爪齧合的哦,是以p擋不能亂挂。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釋出
歡迎轉發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