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沾化冬棗白吃了!40元一斤還買不到,果農:被騙了許多年冬棗生态旅遊區‍40元一斤的冬棗‍沾化冬棗嫡祖樹‍

作者:老靳行攝

每年的秋冬季節,許多人就喜歡上了一種水果——冬棗。冬棗不同于我們常見的其它的棗,尤其是來自冬棗原産地的沾化冬棗,它們個頭大、皮薄肉脆、核小,口感甘甜清香,成了餐桌和水果盤中最常見的水果之一。

沾化冬棗白吃了!40元一斤還買不到,果農:被騙了許多年冬棗生态旅遊區‍40元一斤的冬棗‍沾化冬棗嫡祖樹‍

沾化是中國冬棗之鄉,沾化冬棗是被歐盟理事會列入的175個中國地理标志名單之一,為“好客山東網紅好物”,而沾化是冬棗的原産地。沾化冬棗種植面積據說達到了50萬畝以上,總産量7億斤多。

沾化冬棗白吃了!40元一斤還買不到,果農:被騙了許多年冬棗生态旅遊區‍40元一斤的冬棗‍沾化冬棗嫡祖樹‍

沾化冬棗的發源地是下窪鎮,鎮上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沾化冬棗生态旅遊區”。前兩天因為一個活動到這兒參觀,突然發現自己吃了許多年的冬棗都白吃了,原産地的地頭買的冬棗40元一斤還買不到,我們經常吃的冬棗在超市和市場買隻有10元左右,自己這是被騙了許多年嗎?

4a級的沾化冬棗生态旅遊區位于省道永館路與濱港路交彙處,徒駭河的支流秦口河從景區穿過,面積約120畝,是以"品嘗沾化冬棗,體驗農家風情,享受自然休閑"為主題的采摘與生态農業觀光景區。

沾化冬棗白吃了!40元一斤還買不到,果農:被騙了許多年冬棗生态旅遊區‍40元一斤的冬棗‍沾化冬棗嫡祖樹‍

景區大門口樹立着4a景區和冬棗之鄉的碑刻,大門内又有一塊3米多高的太湖石上刻着沾化冬棗原産地字樣。

沾化冬棗白吃了!40元一斤還買不到,果農:被騙了許多年冬棗生态旅遊區‍40元一斤的冬棗‍沾化冬棗嫡祖樹‍

順着景區内曲曲彎彎的木棧道,可以看到曲徑通幽、草長莺飛的秦口河風韻,風雨橋、石橋、蘆葦倒映在水中。河的兩側還有不少精美的動物雕塑在草叢中頑皮地嬉戲;也有造型精美的網紅直播間,美的不是網紅,而是色彩絢麗的建築,更有垂釣區,可以在夕陽下抛下魚餌,靜等魚兒上鈎的喜悅……

沾化冬棗白吃了!40元一斤還買不到,果農:被騙了許多年冬棗生态旅遊區‍40元一斤的冬棗‍沾化冬棗嫡祖樹‍

采摘區是數百畝的棗園,沾化的棗樹和我們日常看到的棗樹不一樣,這裡的棗樹隻有2米左右高,但是每棵樹上都挂滿了大棗,沾化的冬棗是綠色的,綠色中透着點黃,偶爾有點點的紅斑,但累累地挂在枝頭,看着就想摘。

沾化冬棗白吃了!40元一斤還買不到,果農:被騙了許多年冬棗生态旅遊區‍40元一斤的冬棗‍沾化冬棗嫡祖樹‍

園區内的冬棗是不同的農戶所有,行走其中,我們和正在摘棗的果農打着招呼,随便問下冬棗的價格,有的8-10元一斤,有的30元每斤,也有40元每斤還不想賣的,那麼為什麼差異這麼大呢?

沾化冬棗白吃了!40元一斤還買不到,果農:被騙了許多年冬棗生态旅遊區‍40元一斤的冬棗‍沾化冬棗嫡祖樹‍

原來冬棗也分品種的,尤其是今年秋季因為雨水多,冬棗的産量不高,唯有大棚内的還能保持稍高點的産量,物以稀為貴,是以價格今年高了不少。

沾化冬棗白吃了!40元一斤還買不到,果農:被騙了許多年冬棗生态旅遊區‍40元一斤的冬棗‍沾化冬棗嫡祖樹‍

當然,最重要的​是沾化冬棗分為一代和二代産品,一代産品和二代冬棗的差别就是二代的個頭更大、果肉更脆甜、口感更好,據帶我們參觀的冬棗研究所的人講,論其口感,同樣的産品,大棚内的更好些,是以這個40元一斤也正常,而且由于需求量大,人家供不應求,基本不外賣。我們給果農聊了半天才買到幾斤。

想要了解冬棗的發展和品種的差異,在距離采摘區不到一公裡的地方,有一處沾化冬棗博物館,可以去這裡好好了解一下冬棗發展。

沾化冬棗白吃了!40元一斤還買不到,果農:被騙了許多年冬棗生态旅遊區‍40元一斤的冬棗‍沾化冬棗嫡祖樹‍

博物館也是冬棗研究所,院内有一棵300多年樹齡的冬棗嫡祖樹,樹冠直徑十幾米,下窪鎮的冬棗樹都是來自這一棵樹的接枝。

不到沾化不知冬棗的故事,不到下窪鎮不知道冬棗還得分品種,原來我們說得不好吃的冬棗,不是人家沾化純正的品種,40元一斤還買不到的冬棗才是嘎嘣脆啊!難怪果農說,雖然都是沾化冬棗,但誰會告訴你差異啊,被騙了多年也正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