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重慶南川區興蜀家庭農場負責人雷光國
“從2月底到現在接了500多單,銷售了1000多隻雞,烏雞蛋更是俏得很,都不夠賣,這一大摞訂單都是這個月發出去的。有的客戶自己買了,還介紹親朋好友來買。”4月22日,記者來到南川區福壽鎮農勝村七社的興蜀家庭農場,雷光國夫婦正在忙着處理微信訂單,指着眼前列印出來的一摞訂單給記者看。

雷光國夫婦攜手打造興蜀家庭農場
2015年,雷光國返鄉創業,在山上搞起了烏雞生态養殖,産品一經投放市場便受到消費者青睐,供不應求。2019年,農場出售成品烏雞2000餘隻,小雞苗6000隻,烏雞蛋20000餘枚,銷售收入達35萬元。“知青”雷光國時隔近40年返鄉創業,用實際行動诠釋了“到農村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新時代含義……
1976年,雷光國高中畢業後,下放到南川區大觀合興社群當了一名“知青”。當地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少年雷光國處處受到村民的照拂,各家有什麼好吃的都會請他去嘗嘗。雷光國感受到絲絲溫暖,銘刻于心。恢複聯考後,雷光國考上大學,回了城。大學畢業後,他進入重慶的一家外貿公司,一幹就是幾十年。
白天烏雞在果林覓食
雷光國一直對知青歲月心懷感激,多年來一直保持着與村民的聯系,偶爾也回去探望鄉親們。交流中,不少村民向雷光國反映現在的農村缺少活力,找不到增收路子,隻能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迫切需要改變現狀的緻富帶頭人。了解到村裡的情況後,雷光國開始查閱相關農業政策,認真考慮自己的專長和資源能為村裡做些什麼。上世紀80年代,重慶選派了一批大學生到鄉鎮當科技扶貧副鄉長,雷光國也入選其中,曾經在西南農業大學接受過為期8個月的畜牧獸醫方面的專業教育訓練,在養殖業方面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有一回,雷光國的哥哥從四川萬源帶回一隻舊院黑雞送給他。這舊院黑雞非常有特色,以黑羽帶翠綠光澤、烏皮、産青殼蛋而著稱。烏雞肉具有的滋補、保健等特殊功效,符合當下市民由吃飽向“吃好,吃精,吃出”健康轉變的新需求。于是,雷光國有了返鄉養殖烏雞的打算。
2015年,雷光國回到福壽鎮農勝村,流轉了60畝閑置荒坡地着手養雞,并注冊成立興蜀果蔬種植家庭農場。這裡山青水秀,植被豐茂,土壤、水源無污染。
考慮到養殖業會産生一定的糞污,雷光國從建立農場那一刻,就意識到絕不能走傳統老路,隻有走綠色生态養殖之路才能夠持續發展,于是不惜高價從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購買了一套發酵床養雞技術專利。
搭建起雞舍後,又在地裡栽種了桃樹、李樹等果樹。白天放養烏雞,保證雞在大自然中得到足夠的運動,吃草捉蟲,也可節省飼料成本;天黑了,烏雞回到幹爽舒适的發酵床圈舍,睡在裡面不容易生病,提高了雞的生活福利。
發酵床養雞
“發酵床養雞,具有很大優勢,一是用水量隻有傳統養雞的1/8;二是根本不需花費大量時間和勞力去清掃雞糞,極大地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三是發酵床上的鋸末、谷殼以及雞糞,在多達19種益生菌的作用下,逐漸發酵分解成可食蛋白和含有氮、磷、鉀等多種元素的農家肥,不但節省糧食10%~15%,還能利用剩餘的發酵物,作為栽培果樹、水稻的基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避免施用化肥。”雷光國介紹說,“城裡人喜愛養花的人士越來越多,我打算将多餘的發酵肥料做成友善好看的顆粒花肥,提高其附加值。”
“發酵床的投入高嗎?”記者問道。
“投入成本較低。按面積算,發酵床原料鋸末、谷殼每立方米的成本分别是40元、30元,可以制作5平方米标準發酵床,每平方發酵床所需有益菌種的投入是四五元,加起來一平米發酵床的成本20元錢不到,一次投入可使用五5年。做發酵床圈舍,不必硬化地面,若是時間久了出現異味,隻需适當補充有益菌種即可解決。”雷光國解釋道。
福壽烏雞
記者走過農場一排排規劃整齊的雞舍、育雛舍,沒有看見一泡雞糞,也沒有聞到什麼異味,更不見蒼蠅、蚊子,整個雞舍保持得非常幹淨。
“在各地對養殖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的背景下,興蜀農場的這種生态養殖模式值得大力推廣。興蜀農場的雞蛋、烏雞完全符合無公害農産品的生産要求。”南川區農産品品質安全中心從業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農場最早的一批雞是從萬源引進的。為了保證引進的雞種純正,我還專門跑到四川萬源的深山裡,從農戶家以每斤90元的價格買回雞種。”雷光國一邊帶記者參觀雞舍,一邊告訴記者。此後,雷光國又先後考察了一些其他地方的名優土雞,如“太和烏雞”“沐川烏骨雞”“三峽五黑雞”等品種,發現它們各有優劣。
“三峽烏雞個小,缺點是成雞體重隻有1千克多點,優點是綠殼蛋率高達99%;舊院黑雞母雞2千克左右,但是綠殼蛋率不高;沐川黑雞可以長到3千克左右,體型偏大,但市場上不好賣。”
為了把幾個地方雞品種的優點彙合在一起,雷光國試着将“三峽五黑雞”“沐川烏骨雞”“舊院黑雞”三個品種進行雜交。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5年的多代選育,雷光國成功培育出遺傳性能穩定的新品種,并将其命名為福壽烏雞;為了打響品牌,還注冊了商标。
自繁自育的福壽烏雞體重适中,成年雞在2千克左右,很适合城市小家庭消費,目前市場統一賣價為150元/隻;綠殼蛋率達到85%以上,據檢測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蛋黃呈橘黃色、清稠、蛋白濃厚、細嫩,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按個賣,3元一個。
烏雞蛋
如今,興蜀農場已經是福壽鎮最大的養雞場,帶動了附近十來戶農戶加入福壽烏雞的養殖。對于建卡貧困戶,雷光國還免費贈送雞苗,包回收;不願養雞的,還可以到農場務工。
“農場在規範化、科學化生産方面做得非常好,福壽土雞和綠殼雞蛋都已申請無公害農産品認證,正啟動有機食品标志使用申請工作。希望能早日獲得重慶‘巴味渝珍’公用品牌的使用許可。”南川區農産品品質安全中心主任徐曉華對興蜀農場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五年了,我對這塊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農村也為我提供了一個發揮自己所長的平台,我相信知識和技術在農村依然有它的價值和市場,目前農村需要的是更多有知識、懂技術的青年加入。”這位語氣溫和、思維活躍的老“知青”告訴記者。
盡管雷光國已過60歲,但仍被村裡人稱為“青年”,因為他留在這裡的青春歲月,更因為他“花甲之年”散發出的光和熱,帶給鄉村的活力與希望。
城鄉統籌發展網-農家科技雜志記者 劉早生 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