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聯考不過文化線,馬嘉祺真的活該被嘲諷至今麼?

今年7月,一條莫名其妙的熱搜吸引了我的注意,一個叫馬嘉祺的少年愛豆因為聯考差了20分過藝術生文化線而引起了一場飯圈大戰,作為一個純路人,我并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事,每年聯考的學生成千上萬,有人落榜是很平常的事,這不代表一個人品行的優劣,也不是劃分三六九等的原因,然而在這條熱搜的評論區,我見證了網絡的可怕,大家肆無忌憚的嘲諷以及人身攻擊,就好像這個少年犯了不可饒恕的罪,有人說他閉關三個月歸來毫無是處,有人說他用粉絲集資的錢補課還考那麼差真是丢臉,有人說他立學霸人設崩塌的,甚至有人說他敗壞風氣應該退出娛樂圈的,讓我實在摸不清楚這件事的本質,這個看起來清秀的少年真的是網絡上說的凹人設失敗還是被惡意針對?不知全貌不予置評,于是我便把這件事淡忘在腦後。

聯考不過文化線,馬嘉祺真的活該被嘲諷至今麼?

之後我偶爾看到有關他的資訊,無一例外都離不開他聯考失利這件事,嘲諷的聲音也一直沒有消失,我有去研究過,抓住這件事不放的大部分是這個少年的黑粉和對家的水軍,路人基本沒有那麼無聊。

前兩天馬嘉祺所在男團釋出了一條記錄他與成員聯考期間故事的紀錄片,直接上了某視訊軟體的熱門,我本着反正無聊的想法點開了它,兩個多小時的記錄片,他隻出現了短短幾十分鐘,紀錄片裡的他沒有在教室裡聽課,沒有老師在旁邊指導,他穿着和普通學生一樣的校服,呆在一間不用的小辦公室,裡面有書桌,有床,牆上有他貼着的單詞記錄和月曆,那時的他沒有曝光,沒有資訊,一個人在一間小屋子裡摸索缺席了三年的知識,因為害怕他會影響其他學生,他甚至連光明正大的參與複習的機會都沒有,來不及修理頭發的他一直低着頭背着生疏的單詞,那一刻我心裡有一根神經扯得生疼。

聯考不過文化線,馬嘉祺真的活該被嘲諷至今麼?

他其實也是一個普通人,一個一個普通學生聯考失利,得到的安慰一定大于嘲諷,而他的失利卻成為了他長達三個月的傷口,那些螢幕後面不費力氣就能刺傷别人的人,甚至可能在現實中還鼓勵過自己的朋友親人。

在一步了解後,我隻覺得這個叫馬嘉祺的男生其實沒那麼糟糕,他能以高超的藝術能力成為熱門門男團的c位,能成為團裡的主心骨,甚至是讓一家公司的計劃起死回生的關鍵人物,他沉穩溫柔注意細節,表演能力也受過許多知名導演稱贊,不論文化分,他的藝考是中戲全國第六。這樣的他或許真的隻是失利了,而不是别人認為的偷懶懈怠。

聯考不過文化線,馬嘉祺真的活該被嘲諷至今麼?

或許有别人成功過,藝考聯考都成功的人當然也很多,但是這就能要求所有人都必須成功麼?何況他所在男團正蒸蒸日上,他作為隊長幾乎忙到日夜颠倒,别人的三年他要如何去用屈指可數的時間追回來,更何況,沒有什麼補課與私人待遇,隻有他孤軍奮戰,還要面臨各種來自同學,老師和粉絲的幹擾。

聽說他選擇了複讀,這是一個好決定,也希望這件事不要在成為中傷他的刀,他真的不應該受人指責,我們也無權去批評一個落榜的,但是努力過的少年。

聯考不過文化線,馬嘉祺真的活該被嘲諷至今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