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年前跟風給孩子起了個四個字的名,結果孩子上學後被嘲笑2年多

網友沁沁來信口述:

我家女兒是2012年出生的,今年5歲了,生我女兒的那時候流行取四個字的名字,是以我跟老公就跟了一把風,因為老公姓李,我姓楊,是以給孩子起名叫李慕之楊,剛給孩子取名的那一兩年我還覺得很好聽,覺得自己和老公挺有創意,但是慢慢的随着孩子上學開始用大名,我就發現周圍的人開始用異樣的眼光或者态度對待我家女兒,我有時候甚至聽到村裡的人說我們給孩子瞎起名字,裝13,還有就是說我們沒文化(确實我和老公都是高中畢業,也算沒咋有文化,當時給女兒取名确實也存在跟風的問題),但是孩子的名字已經起了,我們覺得沒有必要給她改名字,再說了我現在感覺也沒有那麼難聽啊。現在二寶要出生了,為了他的名字我和老公都用盡心思了,不知道是否要繼續取四個字的名字還是簡單的取個名字,大家對待取四個字的名字怎麼看?周圍有和我們一樣情況的父母嗎?

五年前跟風給孩子起了個四個字的名,結果孩子上學後被嘲笑2年多

看到這位網友的來信,相信許多70後80後媽媽都經曆過前四五年流行人造複姓的潮流,那幾年出生的寶寶很多都被父母冠上了人造複姓,那麼對于人造複姓網友都是怎麼看的呢?

五年前跟風給孩子起了個四個字的名,結果孩子上學後被嘲笑2年多

下面就給大家列舉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網友看法:

網友1:漢族人的名字一般就是兩個字或者三個字,為啥很多人給小孩現在流行取四個字,有的取什麼李桃木子,跟日本人名字一樣。

網友2:我對起四個字名字本沒太大偏見,但最後非要帶個“子”就實在不能不懷疑心機了,尤其後兩個字是純子、幸子什麼的,而且這些家長都死撐說不是學日本人誰信啊?說到純子,那個金陵十三钗的選角人是不是腦子抽筋了,找個名字極似日本人的袁楊純子來演南京受害者,什麼思路這是?

網友3:我家寶寶叫“趙闫靈犀”,裡面用了我妻子的姓氏“闫”,而“靈犀”則寓意我和妻子心有靈犀一點通。我覺得這個名字念起來很好聽,起得也很有意義。

網友4:我和老公都是獨苗,無論孩子跟誰姓,兩家人都會有意見,于是就有了折中的複姓,将我和老公的姓組合在一起,叫“張胡天一”,我們比較滿意,還少有重名,一舉兩得。

五年前跟風給孩子起了個四個字的名,結果孩子上學後被嘲笑2年多

以上是幾個網友對人造複姓的看法,各位網友身邊是否有和沁沁一樣的問題呢?大家都怎麼看待人造複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