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王琳:以開拓者姿态,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10月28日15:00,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口腔科,人頭攢動。

對此,在口腔科這個小小宇宙中,已探索15年之久的王琳早已習以為常,特别是2019年晉升副主任醫師之後。

“這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他說。

溫和、謙遜、上進,這是王琳給人的第一感覺。

“很多時候,他如同一杯溫白開,不溫不火,卻能給人最舒适的溫度。”這是來自王琳同僚的評價。

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王琳:以開拓者姿态,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不過,隻有他自己了解,他的内心藏着一團火,比無數人都期待着“明天”的到來。

“利用好每一個當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早日為更多的病患解除痛苦,這就是我的初心。”說這話時的王琳戴着口罩,但他眼神中傳遞出的是頗具溫度的堅毅。

<b>“不止是牙科”</b>

“很多人對口腔科都有認知局限,認為口腔科就是單純的牙科。”王琳表示。

事實上,綜合性醫院的口腔科并不是大部分人認知中的“牙科”這麼簡單。

王琳說,口腔科也分口腔内科、颌面外科、口腔修複、口腔正畸、口腔種植等,而颌面外科主負責的是颌面部的感染、外傷、骨折以及惡性良性腫瘤等疾病。

“從顱底以下一直到頸部,除眼睛與耳鼻喉,其他部分都歸我們口腔颌面外科負責。”他說。

由于社會上對口腔科不完全認知的存在,外界常給口腔科醫生貼上“危險系數低”“安逸”等标簽。對此,王琳并不認同。

“單純治療牙齒,比如鑲牙、補牙等,這些風險都比較低。但涉及到手術、拔牙及有創操作,就會存在一定風險……”王琳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颌面外科中最常見的病症有面部的間隙感染、外傷、骨折、惡性良性腫瘤等。

此外,颌骨囊腫、腮裂囊腫、甲狀舌管囊腫、唇腭裂以及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的疾病等都屬于口腔颌面外科治療的範圍,以上病症皆需進行一定風險的有創手術。

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王琳:以開拓者姿态,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而這部分正是王琳的領域。

拔牙并不可怕,拔牙後的異常症狀卻不容忽視。王琳表示,患者中走過彎路的并不少,李磊(音)便是其中之一。

60歲的他在一次拔牙後一直有張口受限的症狀,并一直當做術後感染進行抗生素注射治療。然而,治療數日後,一切仍不見好轉。

于是,李磊就來到了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口腔科。

經過拍片檢查發現,并非是術後感染問題,而是拔牙處的下颌骨内長了個惡性良性腫瘤,并且侵犯到了患者的咀嚼肌,需要手術進行切除。

對此,心懷多重顧慮的李磊一直猶豫是否進行手術。

通過王琳及其團隊的耐心溝通與疏解,最終選擇手術的李磊很快解除了病痛。

并且,術後不僅沒有對他進食造成影響,還保持了面部的美觀,極大地保證了王磊的生活品質。

“很多人認為惡性良性腫瘤問題與口腔無關,實際并非如此。”王琳說,唇、舌、頰部以及牙龈都有可能出現惡性惡性良性腫瘤,舌癌與牙龈癌患者并不在少數。

“早發現、早治療。絕大多數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等到問題嚴重時再來就診,往往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王琳說。

<b>向新而行</b>

對于王琳來說,2012年是迅速成長且意義頗深的一年。

那一年,王琳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進修口腔颌面外科和種植牙技術。

短短一年,不僅是王琳迅速成長的分水嶺,更為他帶領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口腔科實作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技術,新發展,新征程。

自2013年王琳進修結束回到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醫院的口腔科不僅可獨立開展颌面外科的正常手術,在口腔種植方面也不斷取得新的技術突破。

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王琳:以開拓者姿态,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口腔科的奮楫笃行,王琳是排頭兵。這在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已被達成共識。

“隻要能為患者帶去便利,我們的付出就值得。”王琳說。

曾有一個患者,年近40出頭就患有牙周病,牙齒逐漸松動、脫落,無法咀嚼,日常進食隻能吃流食。

傳統治療中,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全口拔牙,再等3個月牙床恢複後,進行下一步的修複。

然而,對于3個月的無牙期,很多患者無法接受。

于是,王琳及其團隊采用了“即拔即種 即刻修複”的全新技術,幫助患者實作了從拔牙、植入種植體、到戴上義齒僅用一天時間。

王琳介紹,這種即刻種植全口義齒是一項新技術。不同于傳統活動假牙,它通過種植體(人工牙根)與牙槽骨結合,高度接近患者原本牙齒的使用感,在使用者口腔中固定,與日常生活中的咀嚼功能毫不違和。

“我們引進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提升科室的實力,為的就是給予患者更好的治療與就醫體驗。”王琳說。

來自醫院口腔科的資料顯示,在口腔種植方面,臨淄區每年在該院口腔科的種植量達300-500顆。

<b>步履不停</b>

15年的從醫經曆,王琳認為自身最大的改變是内心收獲充盈、平靜與沉澱,且熱情不減。

“一心一意為病人服務。”王琳表示,這麼多年來,他隻認真且專注地做了這件“小事”。

不過,他也遺憾地表示,或許因為工作關系,自己陪伴父母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如今上國中的女兒,雖然乖巧懂事,能夠了解我的工作性質,但還是覺得愧疚。”

“如果擁有一個假期,我會帶妻子女兒一同去看望我的父母。”王琳說這時,眼神透着溫柔。

提及口腔醫學近年來最大的變化,王琳表示,大環境下,口腔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口腔保健有了更高要求。

“觀念在更新,醫學技術在換代,我沒有理由走在後面。”王琳說。

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王琳:以開拓者姿态,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作為山東省口腔醫學會牙周委員會的委員,以及淄博市口腔醫學會常務理事,王琳常年都與各個口腔委員會的專家們進行學術溝通與交流。期間,新技術、新理論以及學科發展的新方向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王琳還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口腔科作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颌面外科專科聯盟的成員,如遇到疑難病症可與業内專家及時進行溝通,必要時還可請專家到該院進行會診及手術,可以說,真正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專家服務。

“不斷提升自我,解除病患痛苦。”王琳表示,這就是他的初心。

初心炙熱,未來明朗。

在外人看來,小小的口腔科,于王琳來說是無窮無盡的大宇宙。

他表示,未來,他将繼續以開拓者的姿态,保持着初心,懷揣熱愛,奔赴光明無限的山與海……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王琳:以開拓者姿态,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