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遞小哥要辭職,北京一小區集體“炸鍋”?剛剛記者采訪到這位來自山東的快遞小哥

作者:山東商報速豹新聞

“舍不得你呀!”

近日,一位快遞小哥的離職

讓北京一個小區的業主群“炸鍋”了

到底發生了啥

↓↓↓

快遞小哥要辭職,北京一小區集體“炸鍋”?剛剛記者采訪到這位來自山東的快遞小哥

王冠軍離職了,沒想到整個小區的居民都深情挽留;小區居民的厚愛,讓豪爽的山東漢子王冠軍感動到流淚。這是一個快遞小哥和北京一個居民小區的故事。五年來,在來來往往的日常裡,不知不覺間,小區居民們慢慢喜歡上了勤奮踏實、笑臉迎人、細心耐心的王冠軍;而他們的關愛、寬容和善良,也溫暖着獨自在京打拼的王冠軍。

來來往往的日常

聯系上王冠軍時,他已從北京回到聊城莘縣張魯鎮的老家。這是離家工作五年來,他第一次回家過年。而說起遠在北京回龍觀金域華府二期的社群群裡發生的事情,他不斷地重複着,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快遞員,沒有大家說得那麼好,隻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已。

“北京是首都,就業的機會多。”懷揣着對美好生活的希望,6年前,王冠軍離開家鄉,踏上前往北京的列車,希望在那裡能闖出一片天地,讓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到北京半年多以後,就轉行進了快遞行業,沒想到一幹就是五年多。”

五年來,王冠軍一直負責着回龍觀金域華府二期小區的快件收發工作。正所謂日久見人心。來來往往的日常裡,不知不覺間,小區居民們慢慢喜歡上了勤奮踏實、笑臉迎人、細心耐心的王冠軍;而他們的關愛、寬容和善良,也溫暖着獨自在京打拼的王冠軍。

快遞小哥要辭職,北京一小區集體“炸鍋”?剛剛記者采訪到這位來自山東的快遞小哥
快遞小哥要辭職,北京一小區集體“炸鍋”?剛剛記者采訪到這位來自山東的快遞小哥

“跟小區裡的人基本都認識,見面都會打招呼。送件時如果趕上飯點,或者時間太晚了,大家知道我沒有吃飯,就會讓我帶上幾個自己家做的大包子、烤的蕃薯等,有時還會送零食給我。”而小區裡的孩子們每次見到王冠軍,也都跟在他後面喊着叫着“京東叔叔”“冠軍叔叔”。王冠軍喜歡這樣和諧的氛圍,讓他有種家的感覺。“就跟回到老家,見到父老鄉親一樣,感覺特别親。”

小區居民“炸了鍋”

2021年,是王冠軍闊别家鄉的第五個年頭,他想回家看看父親母親,跟家人一起過個團圓年。為了不耽誤公司的工作,王冠軍離職了。

不想打擾大家的平靜生活,王冠軍悄悄地離開了。然而,五年的相處,或許大家都已熟悉了見面時互問一聲好。知道王冠軍離職後,小區居民們心裡也空落落的。“冠軍怎麼沒來送貨?”“冠軍怎麼了?”“有啥事嗎?”……

王冠軍走後的第二天,當同僚代替他去送件時,小區居民們紛紛打聽王冠軍的消息。得知他離職的消息後,小區居民們就像“炸了鍋”一樣,專門建了一個“感謝冠軍”的微信群。

快遞小哥要辭職,北京一小區集體“炸鍋”?剛剛記者采訪到這位來自山東的快遞小哥

在群裡,小區居民們訴說着王冠軍點點滴滴的好。有人誇他是最棒快遞員,沒有之一;有人贊他把快遞員做出了匠人精神;有人說他是小區千戶人家無一差評的人;還有人說他用最樸實的行動感動了小區裡的每一個人,以緻于知道王冠軍離職的消息後,很多居民都哭了……

銘記在心的一件件小事

從小區居民在群裡的留言可以看到,有時候居民想發快遞,王冠軍會提醒他們不要着急,第二天會有優惠。而他總是會清楚地記着大家的需求,第二天總會準時出現在家門口取快遞。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時候,快遞員不能進小區,快遞隻能送到小區門口。為了不耽誤大家收寄快遞,無論風裡雨裡,王冠軍一直都守候在小區門口。“有一天下雪,地上特别髒,王冠軍就在地上鋪了雨布,還為快遞蓋上了毯子,以免弄髒打濕。”小區一位居民清晰地記着,守在一旁的王冠軍不斷地擦拭着快遞。

一位居民回憶說,隻要王冠軍答應過的事情,無論多晚他都會兌現。原來,去年年底,她要寄件時,系統自動為她配置設定了一位快遞員。許是年底工作太忙了,直到晚上九點一直沒來人取件。正犯愁之際,她碰上了前來送件的王冠軍,把包裹拜托給了他。而讓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手機訂單上就顯示包裹已經寄出,而送貨時間則是淩晨兩點。

“他知道你等快遞的心情,通宵分揀,保證時效;他知道大家喜歡拼單,每一單都會及時提醒;他知道你家裡有小孩,總是輕輕敲門……”在群裡,一位居民的深情留言,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說出了王冠軍的敬業和愛心。而小區居民馬先生則稱,王冠軍是他見過最好的快遞員。

快遞小哥要辭職,北京一小區集體“炸鍋”?剛剛記者采訪到這位來自山東的快遞小哥

2月9日,說起居民們印象中的這些事情時,王冠軍連連說“都是小事”,有些事如果不是居民提起,自己都已不記得。“沒想到大家會為我做到這樣,孩子也說想你,老人也在問這事……”得知小區居民對自己的深情厚誼,王冠軍感動到流下眼淚。

大家的厚愛前行的動力

“我是京東小哥王冠軍,請您準備收貨……如您家中有生活垃圾,在我給您送貨時可以幫您帶下樓。”每次收送快遞時,王冠軍都會給小區居民留言。短短的幾十個字,卻傳達着無限的暖意。

從事快遞行業五年,王冠軍每天單量平均在250單到300單左右,碰上過年過節的時候,單量很更大,最高的時候能達到500多單。“快遞雖然說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是一個很需要精力和體力的工作。”雖然王冠軍有時也會感到疲憊,但每當想起父母自小對自己的教育,想到小區居民的盼望,他都會加足馬力,力求做到最好。

“從小時候記事起,到長大離開家去打拼,爸媽都會叮囑說,在外面不要沾光,要盡量幫助别人,遇事多忍讓,多寬容。”從小到大,王冠軍都牢記父母的教誨,知道要換位思考,懂得替别人着想。“在送快遞時就會多想一點,如果家裡有老人,中午要午休,那就把送件時間跟其他人調配一下;小孩子睡覺容易被驚擾,敲門時就盡量小點聲,以免驚吓到孩子……”在王冠軍看來,這都是力所能及的舉手之勞,并沒有轟轟烈烈的事情,而正是這尋常小事,貼心之舉,觸動了小區居民的柔軟,将這份感動深記在心。

快遞小哥要辭職,北京一小區集體“炸鍋”?剛剛記者采訪到這位來自山東的快遞小哥

說起小區居民對自己的厚愛,王冠軍直言自己并沒有那麼好。“隻要拿自己的真心和善良去對待别人,别人就會用他們的寬容和愛心來對待自己。”王冠軍說,一直以來,這都是自己奉行的做人做事的原則。

“知道我的事情後,公司上司特批了假期,過完年就回去,不辭職了,更重要的是要當面跟大家說一聲謝謝。”王冠軍說大家的厚愛,讓他感到責任重大,也讓自己更有動力繼續努力工作。

網友點贊:真心換真心

這段快遞小哥和小區居民的故事

引發網友紛紛點贊

“真心付出才會收到真誠認可”

“用心做,行行出狀元”

快遞小哥要辭職,北京一小區集體“炸鍋”?剛剛記者采訪到這位來自山東的快遞小哥
快遞小哥要辭職,北京一小區集體“炸鍋”?剛剛記者采訪到這位來自山東的快遞小哥
快遞小哥要辭職,北京一小區集體“炸鍋”?剛剛記者采訪到這位來自山東的快遞小哥

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記者 劉慶英

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編輯 徐曉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