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部科幻短片驚豔上影節,更踏出了南派泛娛IP生态的下一步

作者:一起拍電影

作者 / 1674

剛閉幕的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一部短片頗受關注,即拿下“金爵獎最佳真人短片”大獎的《生命之歌》。

這部科幻短片驚豔上影節,更踏出了南派泛娛IP生态的下一步

對于這部影片,評審團給出高度評價——“影片完成度極高,個人風格強烈,極具作者風範,無論從美學或攝影角度來說,都十分到位,是一部令人贊賞的佳作”。

可以看到,改編自著名科幻小說家王晉康同名小說的《生命之歌》憑借極具鮮明特色影像風格、頗有創新性的改編方式等在上影節脫穎而出,而影片此次獲獎更引發觀衆的高度期待,大家紛紛表示“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優秀科幻影片推出”“值得一看的好電影”“有機會一定要去看,太有内涵了”……

那麼,《生命之歌》為何拿下此次上影節的短片大獎?在《生命之歌》的成功背後又給了行業哪些啟示呢?

這部科幻短片驚豔上影節,更踏出了南派泛娛IP生态的下一步

中國科幻文學改編迎來新代表

上影節将《生命之歌》比喻為“中國版《人工智能》”,可謂給出了很高的贊譽。作為于本屆上影節豔驚四座的短片新秀,《生命之歌》也的确是一部品相不俗的華語新銳之作,其優勢也展現在多個方面。

首先,《生命之歌》具備紮實的文本基礎。影片改編自王晉康1995年的同名科幻短篇小說,原著作者王晉康是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的開拓者與思想者”的名家,曾榮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及銀河獎終身成就獎等多項大獎,且《生命之歌》原著也曾獲得中國科幻小說界最高榮譽“銀河獎”特等獎。因而,經典文學作品成為《生命之歌》内容的底色,保證了影片内容根基的紮實與深厚,此外ip加成對于影片亦有助力。

這部科幻短片驚豔上影節,更踏出了南派泛娛IP生态的下一步

與此同時,《生命之歌》出色完成了将科幻經典文學作品向影像視聽藝術轉化的創作。尤其對于科幻小說來說,其所建構的科幻世界與内容氛圍如何通過影像語言進行表達及再現,其實是很具難度的一種創作。眼下盡管華語電影創作高潮疊起,但成功的科幻作品依然不多,其背後原因也正在于創作難度極高。

原著誕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而影片《生命之歌》創作于當下,時代與市場背景的不同、不同年代創作者思維方式的差異以及人類情感精神的共通等,都是《生命之歌》創作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不過影片最終的呈現無疑給出了最好的答案——“短片《生命之歌》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之上,通過電影獨特的視聽語言,以更加集中場景的叙事手法,講述了機器人反抗人類的故事。”

這部科幻短片驚豔上影節,更踏出了南派泛娛IP生态的下一步

可以看到,《生命之歌》的創作成功也為文學作品尤其是科幻文學的影視化改編做出了很好的示範,既繼承和發揚了文學作品的精神與特色,同時融入創作者的個人了解與藝術表達,創造出了藝術碰撞形成的燦爛火花。

此外,《生命之歌》創作背後也是兩代創作者的交流對話,如王晉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通過這樣一部文學作品講述了自己對于人工智能、科技發展與人類文明之間關系的思考,而青年導演仇晟則通過對于小說的改編和影片的打造加入了自己的了解,如在仇晟看來故事的一個關鍵詞在于“放手”,即讓下一代自由的成長,影片故事也傳達了一些對于中國傳統家庭關系的思考,諸如此類創作思想的結合也讓《生命之歌》成為當下市場上更能引發共鳴、且更具内容深度的一部影片。

這部科幻短片驚豔上影節,更踏出了南派泛娛IP生态的下一步

實力團隊完成高難度創作的又一次突破

回看上影節,《生命之歌》無疑是其中最令人驚喜的一部作品,而結合當下的華語電影市場發展現狀來說,《生命之歌》的出現自然也是令華語科幻影視創作倍感欣慰的一次嘗試,影片的精彩與成功,歸根結底在于創作者。例如《生命之歌》台前幕後的團隊其實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如幕後團隊中監制王紅衛、總策劃南派三叔、總制片人葉方倉、導演仇晟,演員陣容中的曹冼、梁景東、蕭李臻瑱等,正是這樣一支實力團隊的通力合作,才有了《生命之歌》的“高亢”。

這部科幻短片驚豔上影節,更踏出了南派泛娛IP生态的下一步

在《生命之歌》的創作團隊中,也是目前影視行業最流行的“老帶新”組合形式,如影片監制王紅衛是業内資深的監制、編劇、導演及制片人,數年來始終堅持對于青年電影人的培育和幫助,合作導演包括郭帆、忻钰坤、馬凱、陸慶屹等,此次在《生命之歌》幕後,王紅衛也再次以監制身份“輔佐”青年導演仇晟。

仇晟在采訪中也曾表示,影片拍完之後拿出過幾個版本給王紅衛看,最初因為叙述方式導緻影片結構不太平衡,後經過王紅衛點撥嘗試了新的叙述方式,結果達成的效果出奇得好。

至于導演仇晟,其正是當下備受關注的新銳導演之一,仇晟的電影處女作《郊區的鳥》曾獲得2018年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長片”、 西班牙novos cinemas電影節“最佳電影”、澳門國際影展及菲律賓qcinema電影節netpac獎,并入圍第71屆瑞士洛迦諾電影節“當代影人”競賽單元等多個海内外電影節。雖然做電影導演這事是“半路出家”,但仇晟的導演才華已得到不少人的認可,此次《生命之歌》于上影節中再獲大獎,也更進一步證明了這位青年導演的實力。

此外,影片幕後總策劃南派三叔、總制片人葉方倉也都是經驗豐富的操盤手,此次在《生命之歌》的創作全程為其保駕護航。值得一提的是,《生命之歌》其實是南派泛娛與王晉康戰略合作計劃中的一部作品,2016年雙方就達成合作,對于王晉康所有的科幻文學ip進行開發與創作,共同推廣中國本土的優秀科幻品牌項目。

前幾日影片獲獎時,王晉康也曾在個人微網誌上發表感言,表示“感謝南派支援科幻,感謝王紅衛老師,仇晟導演,《生命之歌》在發表26年後的今天,能夠以影像的形式與大家見面,我也很激動!祝賀!感謝!“由此可見,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也又向前踏出了一步。

這部科幻短片驚豔上影節,更踏出了南派泛娛IP生态的下一步
這部科幻短片驚豔上影節,更踏出了南派泛娛IP生态的下一步

南派泛娛助力中國科幻的“生命之歌”

《生命之歌》帶來新的希望,也再次證明了南派泛娛打造高品質ip生态的實力與态度。南派泛娛已經是業内熟知的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來,以ip的生态開發與營運為主旨,緻力于打造獨一無二的ip營運體系、“南派世界”的ip孵化體系,以及建構全面的産業生态圈。2016年戰略更新後,公司開“上天入地,天外飛仙”三大闆塊,包括由《盜墓筆記》超級ip為主的盜墓體系、由科幻大王王晉康的百餘部科幻小說構成的科幻體系以及由《花千骨》作者fresh果果與三叔共啟的仙俠新ip。

這部科幻短片驚豔上影節,更踏出了南派泛娛IP生态的下一步

基于南派泛娛和王晉康的戰略合作,雙方目前也正在積極推進王晉康科幻短片合集這個項目,如《生命之歌》的出品人、總制片人、南派泛娛的ceo葉方倉所說“我們擅長的就是用各種藝術形式去做ip,包括電影、網絡劇集、動漫等等。之是以産生做短片合集的想法,是因為看了《愛,死亡和機器人》,意識到這種形式的影視化表達對營運ip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是以我們選擇用短片合集的方式,去做一些新的嘗試與突破。”

在短片合集創作幕後,南派泛娛也邀請了王紅衛作為監制,與國内新一代青年導演合作,共同完成這一次科幻創作浪潮的助推。對于這次合作,王紅衛也曾談到:“我們發現,能夠經得住考驗的制作科幻片的制片和創作團隊,在中國還是比較少的。他們的業務全部都是找年輕導演,而且是不同的年輕導演。同時,也需要開始重視一些短片和劇集,因為它們相對而言,對創意的要求沒那麼高,制作的難度沒那麼大。通過這些短片和劇集的創作,我們為科幻起步所做的普及能夠更紮實一些。我個人其實就沖着這兩點加盟的。”

由此來看,南派泛娛除了在對于王晉康科幻ip的深入全面開發和營運的同時,也在嘗試尋找解決科幻影視作品上升突破點的路徑,并為中國科幻影視的類型細分做探索,方法之一就是科幻短片合集的嘗試。眼下,作為短片合集中第一部完成制作的影片,《生命之歌》初試啼聲赢得滿堂喝彩,這證明了南派泛娛戰略思路的正确以及打造中國本土科幻影視作品的能力,也讓我們對于其合力創造的未來更加期待。

正如王晉康對于這個短片合集項目表達的感慨:“科幻寫作是個人化的,作者更關注的是自由書寫性靈;而科幻電影是普羅化的,編導更關注的是找出大衆口味和陽春白雪的最大公約數。這中間有一條巨大的鴻溝。我相信這些才華橫溢風格獨特的青年導演,能夠幫我的作品跨越這條鴻溝,把它們推介給大衆。謝謝他們的工作!“

南派泛娛及其合作團隊正在做的是一項跋山涉水、極其艱辛的開拓工程,但其正在建構的坦途對于中國影視行業的未來而言意義深遠,希望這支“生命之歌”奏響後,有越來越多精彩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