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友情濃沁“梨都”

戰友情濃沁“梨都”

安徽省砀山縣,因盛産酥梨而享有“世界梨都”的美譽。

2021年10月26日,“梨都”100多名鐵道兵二團戰友,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從砀山的各個鄉鎮,彙聚到縣城雲尚之星酒店,隆重舉行紀念入伍40周年慶典,濃濃戰友情誼,沁入“梨都”各個角落。

40年聚散離合,40年風雨滄桑,軍魂不散,友誼永存。滄桑,寫在戰友們的額頭;喜悅,挂在戰友們的眉梢。歲月的磨砺改變了戰友們年輕時的容顔,有的疾病在身,行動不便,曾經的熟悉變得陌生,不敢相認,而當自報家門“哎呀”一聲響起,記憶的閘門頓時打開,激動的握手擁抱過後,是萬語千言,是思緒紛飛,是老淚橫流……

當年砀山這批在鐵二團的新兵,有二連、三連兩個連隊。應邀參加慶典活動、新兵三連連長左揚钊從上海趕來。他身穿桔紅色上裝,1米74的身材依然挺拔,兩道濃眉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顯得特别的興奮。剛到住地,他就被戰友們團團圍住,問候、握手、擁抱……分别幾十年,要說的話兒說不完。作為鐵二團也是鐵道兵最後一批新兵的接兵連長,在砀山接兵和新兵連訓練期間的往事仍曆曆在目、記憶猶新……

宣傳征兵政策,動員适齡青年應征,和當地武裝部上司溝通,進行新兵家訪等是接兵重要任務。在砀山接兵的日子裡,左揚钊把每天的工作安排的滿滿當當。有一天為抓緊走訪,左揚钊和區武裝部長騎上自行車,冒着瓢潑大雨,渾身濕透,來到應征對象邵長民父親工作機關果園林場,與家長見面,深入了解情況。李勇當年17歲,家住縣城,一心想當兵,家庭也支援,但因為戶籍關系,受接兵範圍限制,左揚钊特事特辦,和武裝部上司一起商定,并與相關方面協調,把李勇和砀山260多名新兵一起帶到了鐵道兵的隊伍……

怎能忘啊,四十年前的今天,砀山戰友風華正茂、穿上嶄新軍裝,帶着父母和親朋好友的殷殷囑托,告别家鄉,乘上列車,奔向軍營。從此擁有了溫暖的大家庭——“新兵連”,擁有了一個自豪的新稱呼——“戰友”。從此朝夕相處,同吃同住同訓練,不是兄弟勝似兄弟,短短三個月,結下了一生的戰友情誼!

怎能忘啊,四十年前的練兵場,龍騰虎躍。立正、稍息、敬禮;起步、正步、跑步走,從這些隊列操練的基本動作開始,鍛煉軍人的基本素質。投彈、射擊、緊急集合、放哨站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軍營生活,使砀山這批年輕人迅速地從普通老百姓轉變成真正的軍人。老兵班長、排長特别是連首長成為砀山新兵們進入解放軍這座熔爐的領路人。

怎能忘啊,四十年前那生着旺旺爐火、排列整齊的座座帳篷,室外天寒地凍,室内溫暖如春。星期天,以班為機關包餃子,這些從小由母親做飯吃的小夥,哪幹過這活?!手忙腳亂,歡聲笑語像過年。新兵小周,當年15歲,個子小力氣小,操槍訓練吃力,左連長特批他使用木槍先訓練掌握基本功,再持槍操作跟上訓練節奏。他膽子小,夜裡不敢出門尿尿,左連長囑咐班長夜裡叫醒他并帶他去廁所。新兵訓練強度大飯量也大,炊事班有時一頓飯要做兩次。新兵連沒有家底,計劃内的米、面主糧不夠吃,連隊将此事反映到團裡,團供應股立即從市場買些苞谷面送到連隊讓搭配着吃,以保證新兵不餓肚子。早餐的苞谷糊糊和鹹菜疙瘩令戰友們至今難忘。這些細節,似春風化雨,滋潤着戰友們稚嫩的心田,激發了高昂的訓練熱情,新兵三連先後捧回新兵團軍事訓練和歌詠比賽兩面紅旗!

怎能忘啊,四十年前鐵二團砀山新兵訓練結束時的難舍難分,不少戰友在宣布下老連隊的名單後,互相擁抱,眼含熱淚;有的買來筆記本寫上祝福的話語送給戰友,絲絲戰友情牽着未來的風雨歲月。在一個霧氣濃濃寒意濃濃的早晨,戰友們依依惜别,各自登上了去老連隊的汽車,開始了他們修建兖石鐵路直至兵改工各奔東西的戰鬥曆程……

砀山這批戰友,是鐵道兵成立到兵改工的35年中征招的最後一批新兵。他們的兵齡雖然隻有兩年,但鐵道兵的經曆和40年風雨的磨砺,很多戰友已很有出息呢!其中,張樹海就是突出的代表,他從鐵二團警衛班戰士開始,一步一個腳印,三年前出任中國鐵建某集團公司的黨委書記、董事長。這次慶典,他公務太忙不能到會,特地發來了熱情洋溢的賀信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李則領從鐵二團電影組調回砀山後,曾三次進衛校和醫學院學習,2008年、2010年先後任砀山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和砀山縣衛生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21年在南開大學衛生管理系畢業,研究所學生學曆。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醫療技術為砀山的百姓服務,受到好評!白慶良、姜永勤、王建福、阚輝勳四位戰友因軍事動作過硬,光榮參加國慶35周年閱兵國旗方隊,接受黨和國家上司人的檢閱,鐵二團戰友都為他們而驕傲和自豪!更多的砀山戰友耕耘着自己的天地,在天南海北的各條戰線發光發熱,雖然人生機遇各有不同,但戰友情誼随着歲月的延長沒有被時空阻隔,像陳年老酒,更濃更烈、更香更醇!

為搞好這次慶典活動,籌備組侯繼強、邵長民、尚福春、王世華、張世勇、霍傑、李華峰等戰友多次線上上線下開會,就會議地點、會議須知、住宿餐飲、服務機構、會議日程、服裝定制、旅遊參觀、通訊錄、會議音響、錄像及文藝演出等事項進行研究并具體分工和安排,為接待好特邀參會的多位老上司,便于他們了解情況,還把砀山簡介、會期天氣預報等都在會議指南的小冊子裡加以說明。邵長民日夜操勞,連嗓子都累啞了。

這次慶典,從25日下午報到開始,場内場外就其樂融融,一派歡聲笑語。當晚歡迎晚餐進行中,多位老上司應邀登台或一展歌喉或講述部隊曆史,掌聲伴着歡呼聲,離席手機照相成一道風景。慶典開始時,砀山戰友聯誼會會長侯繼強代表組委會緻辭,他飽含深情地回顧當年,說出了戰友們幾十年的心裡話,掌聲不斷熱烈響起。老連長左揚钊專為慶典獻上書法“熱血鑄軍魂”和一幅對聯向大會隆重展示,掌聲雷動,歡呼聲一片。同年入伍的淮北、宿州、蕭縣二團戰友代表和師後新兵連代表,到會緻賀并贈送錦旗,更為慶典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和靓麗的色彩。告别晚宴上,尚福春代表組委會感謝所有為慶典作出貢獻的戰友并宣布閉幕并提議幹杯時,“鐵道兵志在四方”激昂的旋律響起,會場沸騰啦!

舉杯吧,戰友,在這40年一聚的時候,請端起家鄉的美酒——口子窯,不喝酒的,就喝白開水也會醉在心頭。幹杯吧,戰友,隻因軍裝沒穿夠,今天又穿迷彩服,戰友情誼深似海呀,有來世還做好戰友!這濃濃的戰友情誼和發自戰友們心底的呼喚,沁入“梨都”的山山水水……

姚尚明 2021年10月30日于連雲港

戰友情濃沁“梨都”

慶典會場,戰友們身着戎裝。

戰友情濃沁“梨都”

應邀出席慶典的老上司和籌備組部分戰友在主席台就座。左起:邵長民、侯繼強、左揚钊、王從和、姚尚明、吳金榮、張乃法、王長青、王世華、尚福春

戰友情濃沁“梨都”

參加慶典身着戎裝的戰友們合影留念

戰友情濃沁“梨都”

鐵二團砀山戰友聯誼會會長侯繼強代表組委會在大會緻辭

戰友情濃沁“梨都”

老連長左揚钊為慶典獻上書法“熱血鑄軍魂”

戰友情濃沁“梨都”

同年入伍的淮北、宿州、蕭縣鐵二團戰友代表和師後新兵連戰友代表,到會緻賀并贈送錦旗。

戰友情濃沁“梨都”

鐵二團警衛班在山東泗水團部大門前留影。右3為砀山入伍的張樹海,現為中國鐵建某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戰友情濃沁“梨都”
戰友情濃沁“梨都”

本文作者姚尚明(左)與左揚钊(右)在參加鐵二團砀山戰友入伍40周年慶典活動到芒砀山風景區參觀時留影。

編輯: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