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大資料時代傳統商業存儲的思考: 中心存儲 VS 分布式存儲

      尊重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anzhan.me ; http://blog.csdn.net/anzhsoft 

      今天和我們部門的老大1*1, 大家面對面溝通了一下到新的項目組的想法。而且也将我對傳統商業存儲在目前大資料雲計算發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如何改進,融合交流了我的看法。

       傳統的商業存儲,誕生于大型機,小型機時代。那時候将所有的硬碟集中的放到幾個機架上,大型機通過光纖,iscsi等高速連接配接到存儲系統上。存儲系統需要保證高并發,高io讀寫速度,資料備援備份等保護。

     現在x86伺服器,尤其是google這種網際網路公司都是通過廉價的硬體組裝成高大上的叢集,分布式檔案系統(gfs,hdfs),各種基于記憶體的系統(memcached, gemfire, ramcloud),它們都是通過相對廉價的硬體來建構了高并發,高讀寫速度,高可靠性(雖然每個節點有很高的故障率,但是叢集可以快速failover這種失敗節點而使得整體的服務不受影響),高擴充性:這種它的天性。

      顯然,傳統的商業存儲需要适應這種計算發展的趨勢,并且做出回應。

關于大資料時代傳統商業存儲的思考: 中心存儲 VS 分布式存儲

      open-stack之是以受到各大存儲廠商的追捧,在于openstack的cinder可以友善的接入商業存儲,也就是說,openstack所使用的存儲系統仍然是各大商業存儲系統。但是這個解決不了傳統商業存儲還是中心存儲的劣勢。也是它從跟不上不适應目前的雲計算的大環境的根結。出路,或者是有将現有産品整合,真的是使用software defined storage(軟體定義存儲),或者說是datastorage as a service。

     目前我看到的隻是存儲廠商被動的去增加api,來被動的融入雲計算的環境。我們應該需要轉變,真正的實作軟體定義存儲,真正的去建構分布式的存儲系統。希望,這些掌舵手可以把握好方向,也希望這次轉型過後,我們依然能引導時代,進而改變這個世界。